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幼儿营养膳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城市和农村家长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幼儿营养膳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城市家长的KAP得分高于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家长的KAP得分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广西学龄前儿童家长在幼儿营养膳食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分不高,仍需加强营养宣教和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农村小学教师膳食宝塔的知晓情况,并进行知、信、行分析,为开展小学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KAP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广东省某市150名农村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有效问卷149份),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膳食宝塔知识得分为45.97±26.961,性别(P0.01)、年龄(P0.01)、职称(P0.01)和月收入(P0.01)是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大部分被调查者的营养态度良好,学历(P0.01)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大部分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的不良的营养行为,月收入(P0.01)是影响其营养行为的主要因素。从知、信、行三者的关系来看,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关系(R=0.379)。结论:该市农村小学教师营养知识相对缺乏,营养行为需进一步改善。因此,应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幼儿园开展一系列儿童营养教育,通过膳食调查的方式,对此营养教育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改善幼儿的营养教育和膳食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促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配合幼儿的健康饮食。方法:根据《中国学龄前幼儿膳食指南(2016)》,针对幼儿饮食行为习惯及幼儿膳食摄入基本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将得到的幼儿膳食调查问卷中的食谱录入营养计算器中计算出各营养素的摄入量,对食育前后期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营养教育后学龄前儿童通过膳食摄入的维生素B1含量有了显著提高,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D的摄入也趋于合理。结论:通过开展蒙台梭利教学法系列活动,促进了学龄前儿童膳食摄入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成都市某高校全科医学生营养知信行及心理健康现状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成都市某高校全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2022年6月采用自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和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以电子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423例全科医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7.48±2.51)分,营养态度得分为(15.94±3.06)分,营养行为得分为(25.22±4.56)分,KAP总体平均得分仅为(48.64±7.90)分,其中女性得分高于男性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人数为229人,占比54.14%。男生中抑郁的人数,显著高于女生(P<0.01),失眠、吸烟和饮酒的人群抑郁比例均高于无以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P<0.01);男生中焦虑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P<0.01),失眠、吸烟和饮酒的人群焦虑比例均高于无以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级高低、父母婚姻状况、是否失眠、KAP得分是全科医学生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年级高低、父母婚姻状况、是否失眠和营养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儿童营养不良的护理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抽选2017年4月-2018年10月我辖区6所托幼机构营养不良患儿(80例)做研究,随机分为乙组(40例)、甲组(40例)。乙组是常规健康教育,甲组是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路径,总结营养不良好转情况、家长知晓儿童营养知识程度、家长满意度。结果 :甲组患儿营养不良治愈或好转率高于乙组患儿,差异显著,P 0.05。甲组患儿家长的儿童营养知识总掌握度高于乙组患儿家长,差异显著,P 0.05。甲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高于乙组患儿家属,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在儿童营养不良的护理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改善营养不良,并提高家长满意度以及掌握儿童营养知识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同伴营养教育模式对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和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营养教育模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个年级不同专业24个班共89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对照组和同伴教育组,从同伴教育组中选择同伴教育者60人,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营养教育,由同伴教育者向同班级、宿舍同学宣传营养知识和营养态度、行为的纠正。对照组和同伴教育组大学生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和24 h回顾法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共发放KAP调查问卷892份,回收问卷855份,有效问卷823份,回收率和合格率分别为95.9%、96.3%。同伴教育组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膳食营养状况中蛋白质、钙元素和维生素C摄入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营养教育模式可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使饮食行为和膳食营养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同伴教育模式在营养教育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摄取营养和热能的主要方式为家庭日常膳食,家庭环境在影响幼儿膳食营养摄取方面,不仅有膳食本身结构的因素,也包括父母营养KAP(知识、态度、行为)、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进餐环境、父母饮食习惯、家庭烹饪方式等影响。因此,家长需要不断提高对幼儿膳食营养的认知程度,确保每天幼儿能够充足地摄取营养,以便确保幼儿身体健康以及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梳理国内外学校营养教育效果评估常用方法,为评估我国学龄儿童学校营养教育干预效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营养教育、效果评估、学龄儿童为关键词,查询发表在SCI期刊和国内期刊的若干文章,综述应用KAP为指标评估学校营养教育效果的研究,总结并寻找经验。结论:知信行理论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众多营养教育效果评估均基于此进行,KAP变化是评估学龄儿童营养教育效果常用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四川某综合性大学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与体质数据,分析大学生营养KAP、体质情况及其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和改善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制KAP调查问卷,对该校1 2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体育老师的协助下获得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所收集数据按年级、性别、文理分组进行分析,用Excel软件录入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学生的营养KAP得分、体质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和饮食行为较差。性别和专业是影响大学生营养KAP得分的主要因素,差异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之间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得分差异显著(P0.05),高年级优于低年级。女学生消瘦比例与男同学超重比例较高,消瘦与超重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较低。营养知识得分与BMI呈负相关,饮食行为与BMI呈正相关。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与体质测试成绩呈正相关。结论:四川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较为缺乏,消瘦和超重是影响大学生身体体质的不良因素,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专业系统营养教学,加强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营养健康知信行理论应用于海员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在舟山市指定的2家医院进行船员健康体检的海员62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不同方法进行营养健康干预1年,随后于2020年与2021年期间再次进行健康体检,两组在体检时分别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结果 在干预后,干预组海员谷薯杂豆类、蔬菜类、水果、大豆及坚果的每日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海员,食用油每日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海员,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海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为76.0%,较干预前的92.0%明显降低(Z=-4.249,P<0.05)。Topsis法综合评价显示,干预组C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更接近于1。结论 通过对海员进行营养KAP干预,海员膳食营养状况及体检结果得到改善,营养KAP干预可有效保障海员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某社区489名45-70岁的中老年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老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营养知识方面,75.2%的中老年人有一定的营养知识,且维汉民族间的某些营养知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态度普遍较好,94.4%的中老年人认为饮食与健康有关,愿意接受营养宣教;饮食行为方面,调查人群的饮食结构不太合理。84.7%的人群每天吃早餐,也有81.6%的人群喜爱油炸食物。维吾尔族中老年人食用油炸类食物、坚果类、甜食、肉类的频率高于汉族,而食用蔬菜水果的频率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人尚需掌握营养健康基本知识,端正营养态度,改善饮食行为,为此社区营养宣教工作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连云港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探讨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他们的体质提供科学依据,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连云港市4个县的4所农村中学13—17岁初中学生637人,其中留守儿童422人(66.2%)、非留守儿童215人(33.8%)。采用问卷调查,对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留守儿童的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进行评定。结果:留守儿童三餐营养搭配基本合理、留守儿童存在不吃主食情况、优质蛋白摄入严重不足、日饮水量(500raL)过少、睡眠时间不足、吸烟、喝酒等男女生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留守儿童所占当地农村儿童的比例较高,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有待改善,其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高职院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进行膳食指导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某高职院校12个系,每个系随机抽取10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的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得分的及格率仅为59.3%,不同性别、文理科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女生、理科生得分高;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普遍较好,其中,90.8%认为合理膳食与健康关系很大、52.7%愿意选修营养方面的课程或参加相关讲座;调查学生中存在不合理的营养行为,96.7%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挑食偏食,有吃夜宵和零食习惯的人分别占80.9%和71.7%,仅29.2%的学生一日三餐饮食规律等。结论:应加强学生的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合理膳食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对初中生进行营养宣教,并评价营养宣教的效果,为在初中生中开展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5所中学(其中示范校2所、普通校1所)初一、初二的学生1215名,进行营养“K-A-P”调查。然后,从中抽取1所学校初一年级的29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教,并进行宣教后的问卷调查与结果比较及效果评价。结果:本次调查的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66.9±15.4、6;5.5±I6.9、65.3±10.7,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同期调查结果。参与营养宣教的学生干预后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显著高于营养知识宣教前水平。结论:营养宣教对提高初中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把营养教育纳入到重点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南京市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方法:随机抽取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会计专业大学生223名,通过KAP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膳食营养具有浓厚的求知欲,并愿意从事膳食营养的推广与指导工作。相比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具有更全面的膳食营养基础知识,但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还不强。结论:大学生还需对良好的饮食习惯有进一步的认识,应制定并落实大学生膳食营养教育计划,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膳食营养指导的动手能力培训,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并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苏省4市普通消费者对无根豆芽的认知情况及消费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分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常州、盐城、宿迁4个市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附近280人进行无根豆芽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结果:70.1%的消费者了解或者听说过无根豆芽;50.5%的消费者知道如何分辨无根豆芽和有根豆芽;68.6%的人认为食用无根豆芽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有43.5%的人通过电视了解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和高中或大专,两组间对食品安全信息关注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费者受教育程度与其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度间有相关性;消费者对无根豆芽的相关知识了解缺乏或者存在误解,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北京和上海市高校教师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教育管理部门针对高校教师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上海两所高校教师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73%的高校教师营养基础知识良好,营养误区(58%)和常见病(52%)方面的营养知识普遍欠缺。94%的高校教师希望多渠道更准确便捷的获得营养知识,26%认为有些宣传不规范不全面。规律进食一日三餐的高校教师占比82%,不经常吃水果和奶类的各占16%和55%,33%饮水不足1 500mL。40岁以上教师营养知识和行为优于低年龄段教师(P0.05)。结论:高校教师基础营养知识水平良好,存在很多营养误区,疾病营养预防知识欠缺。营养态度积极,营养行为存在不合理之处,需关注高校教师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肺结核患者愈后膳食情况、营养知识及相关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为促进肺结核患者愈后健康恢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县愈后肺结核患者545例,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膳食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及营养相关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膳食情况调查显示,愈后肺结核患者每日三餐不规律者143例,占26.34%;一周饮食中种类〈5种者及很少吃奶蛋肉类者分别占26.34%和43.12%;常吃较成食物者176例,占32.29%;BMI〈18.5者67例,占12.11%;食欲不佳者45例,占8.26%;患者愈后膳食种类较患病时有明显提高(P〈0.001),平均食用种类为5.2种。影响肺结核患者愈后膳食种类的因素主要为性别(P〈0.05)和知识知晓率(P〈0.001)。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仍有呼吸困难者或气喘者92例,占16.88%;常感乏力者216例,占39.63%。肺结核患者愈后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率为68.69%;对哪种食物含铁较多的知晓率是42.02%;对常吃什么食物可以防治贫血知晓率43.30%;治愈后的肺结核患者对人体超重/肥胖容易引起哪些疾病知晓率为58.70%;引起糖尿病的原因知晓率是49.91%;糖尿病患者是否比正常人更易患肺结核知晓率67.52%;肺结核患者是否比正常人更易惠糖尿病知晓率57.43%;肺结核患者是否比正常人更易患糖尿病知晓率57.43%。治愈后的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4.6%,影响知晓率的主要因素为文化水平(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愈后膳食结构仍不够合理,膳食营养知识以及营养相关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干预用于糖代谢异常孕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糖代谢异常孕妇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营养组29例、对照组29例,给予营养组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应用营养干预措施。统计两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转阴率以及治疗后两组的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体质指数)。结果:营养组随访率高于对照组(P〈0.05),2年后糖代谢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除比较2hPG、TG、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孕妇糖代谢异常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营养护理对产妇泌乳的影响,为产妇科学饮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3年01月我院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为实验组产妇应用营养护理,对照组由家属提供饮食,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实验组生产后48h、72h、96h泌乳的人数分别为27例、20例、3例,对照组对应为13例、23例、12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实验组泌乳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0%VS 76%,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泌乳效果更佳,产后营养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