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理的煤粉细度对磨煤机的工作情况和锅炉燃烧的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以某电厂600MW锅炉ZGM113G型中速磨煤机为研究对象,在改变磨煤机挡板开度、加载油压、出力、出口温度的条件下,对磨煤机的煤粉细度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磨煤机挡板开度及出力的增加时,煤粉变粗,当磨煤机加载油压及出口温度增加时,煤粉变细。并利用这些结论,提高了电厂的安全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磨煤机是发电厂重要的辅机设备,沙角C电厂燃用印尼A煤时,发现磨煤机内出现煤粉结块的现象,影响了机组的正常出力。文章分析认为磨煤机出口温度设置偏低是引起煤粉结块的主要原因,并通过煤质分析与计算,在保证制粉系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以解决煤粉结块的问题,运行表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为保证磨煤机出口各煤粉管或者管路分叉后的煤粉均匀分配,需要设置煤粉分配器。目前国内设计的用于改善煤粉分配的部件,主要是一般分配箱、节流孔板;至于管道的分叉则都采用三通管。淮南电厂OP—380型锅炉的制粉系统中,装置了二种煤粉分配器。遵照毛主席“洋为中用”的教导,于73—75年间,在电厂  相似文献   

4.
在某电厂2号660 MW机组上进行了提高HP983磨煤机出口温度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磨制多种烟煤及印尼煤时,煤粉气流中CO、CO2和O2的浓度,并比较了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前后磨煤机和锅炉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磨煤机磨制烟煤时,将其出口温度提高至82~100℃,磨煤机磨制印尼煤时,将其出口温度提高至75℃,可保证制粉系统及燃烧器喷口安全运行;随磨煤机出口温度升高,煤粉细度会略微变粗,NO排放值略有升高,磨煤机功率明显下降,机组运行经济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陈亮  孙锦余 《广东电力》2011,24(6):80-83
为了分析某电厂燃烧印尼煤对机组运行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掺烧印尼煤试验研究,方法为:通过看火孔,用红外高温仪对炉膛不同标高处的火焰温度进行测量;取磨煤机出口的煤粉样进行煤粉细度分析;对空气预热器出口氧量和NO<,x>排放浓度进行测量;对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飞灰进行取样分析并对其烟气温度进行测量等.得出结论:在C、E磨煤机烧印...  相似文献   

6.
煤种变化对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德山  阎维平  李钧 《电力学报》2006,21(2):166-168,171
针对某电厂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在变煤种工况下出现的问题,讨论了煤种变化对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燃烧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煤种变化与减温水量增大和排烟温度升高的定量关系以及燃烧器布置高度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的关系,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电站锅炉启动用油是构成电厂发电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新的点火技术,减少电厂燃油耗量,降低发电成本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后,实现了等离子无油点火。为此分析了点火过程中一次风速、煤粉浓度、磨煤机出口温度和煤粉细度等对等离子点火的影响。通过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约了锅炉启动过程中燃油的消耗。  相似文献   

8.
章良利  沈利  陶军  王准  裘立春 《中国电力》2016,49(8):181-184
电厂在制粉系统实际运行中,需要部分加入冷风以调节磨煤机出口温度,因此合理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对ZGM型中速磨煤机出口温度提高后的安全性进行定量评估,主要是通过磨煤机出口煤粉管的一氧化碳浓度、磨辊轴承润滑油温度和燃烧器喷口壁温的变化趋势这3个方面进行衡量。基于磨煤机在安全运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磨煤机出口温度提高后对制粉性能和燃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对制粉性能和燃烧都有好处,但应有一定的温度限值,以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岳阳电厂~#2炉系 HG111-35/39-1型煤粉锅炉,1960年投产。原设备主要规范如下:额定蒸发量 3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 39kg/cm~2过热蒸汽温度 450℃给水温度 150℃热风温度 220℃排烟温度 134℃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电厂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由于燃用煤种多变、煤质下降,炉内出现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以及水冷壁易结渣等问题,采用水平浓淡燃烧技术对其一次风进行改造。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看出,利用偏流挡块和分隔板控制煤粉流向,浓侧出口的煤粉质量与淡侧出口的煤粉质量之比约为1.5,实现炉内水平浓淡燃烧,炉内燃烧器布置区域温度水平有所升高,煤粉着火容易且燃烧状态稳定,同时降低了水冷壁结渣的可能性。通过与锅炉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具有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预测控制问题.考虑传感器与控制器、控制器与执行器间皆有时延和数据包丢失,充分利用网络传输数据包的容量,提出一种方案,在控制器节点获得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数据以在线辨识对象模型参数,并利用辨识模型设计预测控制器,给出了算法的推导过程和时延及数据包丢失的补偿方法.校园...  相似文献   

12.
周成虎  李娜  王克福 《电气自动化》2013,35(3):45-46,53
众所周知,矿井风机的排风量受到外部风向、风道畅通程度影响。通过帆板偏转角度测试可以准确检测矿井的排风量。基于此提出并制作了一种用于矿井通风机风道的帆板控制系统,能够智能检测与控制矿井风机的排风量,且可由电脑远程控制。为了保证测量和控制的准确性,采用了数字滤波算法和改进的PID积分算法。电脑可实时显示并控制帆板角度和风扇转速。实验证明其控制速度快、超调量小、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
皇金锋 《电气时代》2007,(1):124-126
众所周知,变频器控制方式是决定变频电源使用性能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对变频电源控制方式进行讨论,并给出变频电源不同控制方式的技术参数,以便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选型和设计.  相似文献   

14.
首先研讨复杂控制气路调节阀运行问题,其次论述控制气路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5.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一种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岚  乔晓利  张爱玲 《微电机》2003,36(2):29-30,42
介绍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中SVPWM的一种控制方法,并对实际电动机进行了控制。通过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曲轶龙  廖威 《电力电子技术》2012,46(6):48-49,76
基于双馈感应电机(DFIG)的五阶数学模型,建立了以电网侧电压和转子电流为控制量的简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网电压波动时的定子暂态电流的变化机理,提出一种转子电流前馈控制策略,通过转子阻尼电流消除电网电压波动引起的定子输出电流波动,从而提高DFIG的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直接转矩控制的十二区段控制方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由于直接转矩控制具有算法简单、动态响应迅速、对参数变化鲁棒性强的特点,至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采用六边形磁链控制或六区间的圆形磁链控制,造成转矩脉动大,而且当考虑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时,其区间选择存在缺陷。针对传统六区段控制方式电压选择表的缺陷和当定子磁链处于区段线附近时控制性能差的特点,本文推导了磁链和转矩控制公式,分析并指出了考虑定子电阻压降影响时,传统六区段方式电压选择表的缺陷,提出了十二区段控制方法及其电压选择表和实现方法。理论和试验分析比较了六区段和十二区段控制方法控制性能。结果表明十二区段控制方法较六区段控制方法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单周控制有源滤波器控制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单周控制的基本原理,叙述了单周控制的两种波形调制方法,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电网侧产生电流直流分量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单极控制能有效抑制直流分量,是今后有源滤波器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马林  李玉华 《电气开关》2007,45(1):4-5,8
过程PID控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过程PID控制简单易懂,参数较易整定.过程PID控制参数P、I、D可以根据过程的动态特性及时整定,使闭环变频调速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将系统进入闭环运行,利用过程PID控制自动调节达到稳定转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异步电动机高性能驱动,提出了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结合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结合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优点,将电流矢量控制和电压矢量开关表结合,控制结构相对简单,避免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一些实现难度.通过仿真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实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