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面向对象的输电线路钢管杆CAD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孟 《电力建设》2005,26(4):71-0
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以VB为设计平台,开发出“输电线路钢管杆CAD系统STPCAD1. 0”。利用该CAD系统软件,可以轻松地完成钢管杆在反复试算设计中的烦琐劳动,满足输电线路对杆塔的复杂要求。根据钢管杆制造工艺的不同,可扩充该系统的设计功能,实现钢管杆结构的智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高压电器》2015,(4):40-45
针对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被埋置于孤堡中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进行孤堡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偏移实时监测方法。首先确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位移检测笛卡尔坐标系,有效获取孤堡杆塔基础支撑脚处位移量;其次提出以笛卡尔坐标系为基准的孤堡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偏移算法;最后结合相关检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获取了一段时间内基础位移与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对该曲线的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对孤堡输电杆塔基础偏移预警效果好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输电线路上孤堡输电杆塔因土壤破坏而缓慢偏移乃至倾覆等现象,建立了以STM32L系列32位ARM微控制器为控制电路核心的孤堡输电杆塔偏移状态检测系统,实现对孤堡输电杆塔偏移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该系统将采集的输电杆塔偏移实时数据通过GPRS模块传输至上位机存储、分析及展示,可快速识别孤堡输电杆塔偏移趋势、倾斜角度,具有稳定性高、精度好等优点,可提供可靠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状态量数据,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由于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自身抗撞能力较差,对于河中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一般需进行防撞设施设计。本文参考公路桥涵设计防撞相关规定中的设计原则,结合输电线路自身特点,探讨了河中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防撞设计原则,介绍了当前较适合河中输电线路的船型防撞挡墙和防撞排护桩两种防撞措施,并分析了各自的适用情形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电力输电线路设计的目前状况,提出用AutoLISP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研制出电力输电线路设计软件。该软件能够完成输电线路平断面地形图的自动绘制,杆塔的布置,导线悬链线的自动绘制,垂直安全距离的检测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鲁先龙 《电力建设》2012,33(11):19-22
我国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工程需在杂填土地基中立塔,而杂填土地基杆塔基础选型、设计、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工程设计参数,在相关设计技术规定和规范中均未给出具体规定。对杂填土地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工程技术进行探讨研究,给出了杂填土地基桩基础、筏型基础以及基于杂填土地基处理的杆塔基础方案及其适用条件,同时提出了通过试验确定杂填土地基工程性质的试验方法,相关成果可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风压不均匀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的输电线路设计规程对于风压不均匀系数取值的规定及差异, 提出我国输电线路设计规程的风压不均匀系数取值的修正方案。同时对在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执行该修正方案的可操作性以及对线路杆塔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估。在以后新设计的输电线路工程中, 对于杆塔规划、塔头尺寸的确定和杆塔定位后导线与绝缘子串的风偏校核等各环节,可按照该修正方案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输配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要依据输电线路平断面图,对杆塔位置进行复核和定位,要依据杆塔中心桩位准确地测设杆塔基础位置,对架空线弧垂要精确测量。施工完毕后,对基础、杆塔、架空线弧垂的质量须进行检测,以保证送电线路的运行安全。输电线路施工测量工作包括线路复测分坑、基础的操平找正及杆塔检查、架空线弧垂观测、交叉跨越测量等。本文通过介绍复测分坑的操作让读者了解线路测量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季节性冻土地区的输电杆塔基础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季节性冻土地区地质情况,结合我国规范的要求,在季节性冻土地区需要根据冻土地区基础设计原则进行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验算输电杆塔基础极限抗冻拔稳定。另外某些输电杆塔基础需要采取技术措施,包括采用回填非冻胀性材料、坡形基础或桩基础等使冻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更符合地理、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季节性冻土地区地质情况,结合我国规范的要求,在季节性冻土地区需要根据冻土地区基础设计原则进行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验算输电杆塔基础极限抗冻拔稳定。另外某些输电杆塔基础需要采取技术措施,包括采用回填非冻胀性材料、坡形基础或桩基础等使冻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更符合地理、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1.
Revit软件擅长创建BIM模型并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显示为工程图纸,但不便于"画图";AutoCAD则擅长于"画图",但不便于创建BIM模型。在越南某600 MW火力发电厂的钢结构主厂房的施工图设计中,首次尝试了BIM正向设计方式和传统二维CAD设计方式的结合,分别利用Revit和AutoCAD的长处,采用Revit软件中完成结构的布置设计,采用AutoCAD绘制钢结构节点详图和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果表明,对于常规的框架结构而言,用Revit代替AutoCAD完成结构的布置设计,效率不低于传统二维CAD"画图"的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2.
华桦  华栋  何宾宾 《江西电力》2005,29(3):49-52
介绍了一个利用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VBA开发出的配电网工程图绘制软件,该软件提供给绘制人员现成的工程图元件,并建立了数据库保存元件的信息以便工程人员进行配电网的潮流计算,既提高设计人员的绘制效率,又方便读取工程图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3.
基于VB的输电钢管塔的参数化设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电钢管塔设计工况复杂, 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工作量大且多为重复性工作。根据钢管塔设计需要, 以计算机参数化设计方法代替传统的设计方法, 运用Access 数据库技术, 结合AutoCAD 二次开发技术, 运用VB6.0 编程语言平台设计了“参数化设计钢管塔设计系统”, 做到从参数输入到自动绘图的钢管塔设计全过程, 使复杂的钢管塔结构设计、强度计算、刚度及稳定性计算更为准确, 提高了钢管塔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智能变电站图模一体化设计软件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面向设计的智能变电站图模一体化软件实现方案,通过以智能变电站各一、二次设备为配置对象,通过提供丰富的配置界面,实现智能变电站内从主接线图、装置建模、物理通信连接、虚拟二次回路连接等一整套完整的设计工作;并依托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将智能变电站中的配置数据按照用户的需求自动生成各类AutoCAD施工图纸。  相似文献   

15.
送电线路绘图工具软件不仅能提高设计人员工作效率,而且能大大减少线路设计的差错.送电线路绘图软件的开发及应用主要是借助于数据库接口及图形平台.本文全面介绍了线路杆塔明细表绘图工具软件的开发环境、设计思路、主要功能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冷却塔配水系统包括布置设计、配水均匀性校验、配水管管径及喷头型号确定、施工图绘制和材料统计。整个设计过程繁琐、数据多、计算量大、极易出错。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提出一种冷却塔配水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以Revit软件为中心,采用C#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布置设计、配水计算、模型创建、图纸生成以及材料统计等功能。最后以具体工程为例对本方法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表明整个设计过程可实现数据传递无缝传递,设计全过程可视化,该设计方法可提高设计成果的质量,减少配水系统的设计的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7.
制图知识随着生产技术的改造得到应用和补充,本文就装配图知识进行了实用性的增舍,围绕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上采用了有效的手段,把制图知识引申到输电线路铁塔装配图中,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兴趣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VB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的技术,通过VB与AutoCAD链接,并以前者控制后者进行自动绘图,完成了直流电磁铁三维实体造型设计.试验结果表明,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对各类电磁铁造型设计均适用.  相似文献   

19.
发电厂和变电所避雷针设计计算软件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曦 《电力建设》2002,23(2):58-0
避雷针是用于保护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设备。避雷针布置、保护范围的计算和绘图非常繁杂,且很容易出错,劳动强度较大,有必要开发防雷保护软件。该软件采用AutoLISP 和VB6. 0 编制,由3 部分组成:避雷针的布置距离、避雷针的防雷保护计算、保护范围图的绘制。该软件已先后用于几个工程的设计计算,提高了设计效率,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设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邓丽梅 《东方电气评论》2001,15(1):56-58,28
介绍了AutoCAD的绘图软件包中开发出的符合包装设计标准JB/T2862-92、GB7284-87的包装箱CAD设计应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爬犁底三视图,框架结构的参数化设计、结构件图库、典型图库的建立及自动绘图输出。指出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包装设计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图样质量,达到了同行业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