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经上映,便广受赞誉,成为近些年来中国动画电影里程碑式的佳作。该片内容方面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改编,形式方面颇具中国美学风格。但是,针对动画角色造型中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尚有值得辨析与反思的问题。传统文化符号承载形式与意义双重属性,该片在形式层面,通过传统文化符号表现了角色造型的形式美感。但在意义层面,传统文化符号尚未满足剧情文本需求。即符号意义与故事内容、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应形成逻辑自洽的审美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动画电影衍生品市场的兴起,衍生品越发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重要利益增长点,是动画电影的延续体验.本文通过对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衍生品发展现状的分析,就我国动画衍生品原创力不足、未形成产业链以及开发计划滞后、版权保护意识弱等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动画衍生品的设计思路,进而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索中国传统色彩观的传承意义,以及中国传统色彩观对国产动画中色彩设计的指导意义,指出中国传统色彩观传承与再设计的必然性和对国产动画的基础性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阐述了色彩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色彩观的文化内涵与意义,梳理概括了“五行”与“五色”的发展脉络与象征意义,并以几部最具有代表性的早期国产动画为例,以角色设计及场景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为重点,分析了早期国产动画中中国传统色彩观的设计与表现,总结出传统色彩观在中国早期动画中的表现特征。中国早期国产动画对于传统色彩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意立象”上,以意为本,以象为表,注重文化的内置与外化,从而在内涵与表象上独具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动画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决定了动画的情感和艺术表现力.目前国产动画创作人员由于在动画表现艺术层面上的缺失,导致动画主体表现几近陷入失语状态,国产动画的主体创作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变化发展过程.本文从动画主体表现的两个重要方面——作为美术视觉层面的意指和电影情节层面的叙事出发,分析思考了国产动画主体失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徐英 《湖南包装》2012,(3):37-39
在网络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动画的传播媒介已经从电影电视扩展到网络媒介。互联网为传统动画产业打通了全新通道,同时在创作、传播、接受等方面全面出新,在动画的艺术审美、感觉和思维方面产生深刻变革,进而产生一个全新的艺术形态——网络动画。网络动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主流媒体的关注,一些商业动画也开始通过与大型视频网站合作的方式专门制作一些用于网络发布的动画。网络动画是影视动画的一种网络延伸,由于网络动画与影视动画在传播媒介和传播受众上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网络动画应该根据媒介的特点和受众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创作。本文就是通过研究网络媒介的特点以及网络受众的特点,提出网络动画设计和创作的若干原则。本文所讨论的网络动画指的是以通过互联网作为最初或主要发行渠道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6.
动画作品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如果一部动画片当中的色彩运用得合适,会让这部动画片的观赏性提升,同时也能感染观众.动画中的动画场景有不同的色彩,刻画着不同的情感和氛围.观看者在感知到场景色彩时,会结合剧情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色彩在层次上丰富了,加上角色设计和场景的配合,可以推动故事情节一步步发展,可以很好地诠释动画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涂杰 《湖南包装》2011,(1):28-30
我国动画产业虽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动画从业人员愈来愈多,但是动画产业的角色造型设计却严重缺乏娱乐性和个性。在最近几年中国的动画作品中,缺少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原因是作品没有时代性,没有科技含量,角色的性格鲜明性不够,同时出现了严重的抄袭和模仿日本、欧美动画片的情况。从解  相似文献   

8.
1.古代文学人物与动画电影的联姻 1.1早期以本土古代文学为素材的动画的繁盛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的名著、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其中脍炙人口的作品被当作蓝本制作成动画、漫画和游戏.国漫创作者抱着深深的民族情感创作了很多以中国传统文学故事为背景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和《山水情》等. 1.2古代文学题材动画为何止步不前?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得到了世界观众的认可,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原型的作品的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国产动画在国际动画界里有"中国学派"之称.但是后期国漫遇到了发展瓶颈停滞不前,面对耳熟能详的日本和好莱坞动漫作品的持续传入与冲击,中国动漫是暂时的低谷、还是真的溃败?是内容匮乏,还是技艺衰退?  相似文献   

9.
国产动画片从起步、成长,发展,给每一代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仔细观察中国动画的发展,不难发现我国早期的动画创作在设计上更加注重运用传统的绘画艺术,在风格上也很能体现中国特色美学风格。本文从早期优秀中国动画表现形式为起始点,通过分析对比以及列举实例,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失败原因,提出对现在不够成熟的国产动画片一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三维动画作为电影艺术的一部分,它以独特的形式存在着,作为动画制作重要元素之一的场景设计来说,它为动画角色的活动、生活背景和故事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场景的造型、色彩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作作品的成败,动画场景设计时要研究其造型规律和色彩规律,设计出富有艺术特色的动画场景。  相似文献   

11.
Flash动画创作中的综合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力 《中国科技博览》2009,(20):167-167
从Flash动画发展的趋势看,出现从短片向系列片或故事片,从互联网向电视屏幕或电影银幕发展的趋势。Flash动画无论从作品还是从发展趋势来说,都要求Flash动画在技术和艺术上重新进行定位,加强动画造型能力,把握动画运动规律,注重镜头设计,提高Flash动画的视觉表现力。只有不断提高Flash动画技术和艺术含量,才能有利于Flash动画的发展,并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扩展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我国动画影片起步较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动画创作达到了发展的高潮,七、八十年代又迎来了第二次高潮。那个时期的中国动画真可谓光辉灿烂,在世界动画影坛享有"中国学派"的盛誉。然而上世纪末,欧美日的动画笼罩了整个中国动漫市场,中国动画一度进入了低谷,经过努力追赶——效仿——失败——反思——崛起,人们终于发现,只有坚持走本民族特色的道路,才能发展国产动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创作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走民族化的道路"已成  相似文献   

13.
为期8天的“设计韩国2007(Design Korea 2007)”活动包括了设计展览。设计论坛以及设计颁奖等活动。以宣传韩国本土以及海外的优秀设计作品和企业。与此同时。论坛上主题聚焦在“设计管理在全球经济环境中的应用”也成为了活动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4.
《包装与设计》2008,(5):97-97
2008年7月初,由沙建军组织策划的卜蜂莲花·力士环保袋设计竞赛圆满结束,共有近千件作品踊跃参与。竞赛历经作品设计、专家评审、网络和卜蜂莲花75家门店的展示、顾客投票评分等环节,经过精心宣传和组织,活动获得了较大的关注和影响,一方面发掘了环保袋的设计创意,另一方面也使活动本身成为一次倡导环保意识的公益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园林制图》网上教学的需要,开发了《园林制图》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深入研究了系统制作中的图形技术,设计了大量的园林建筑看图思路虚拟动画,提出了三维仿真矢量图形的生成方法及3DMAX-Flash组合动画、图形渐变动画、遮幅动画等多种动画方法,提高了网络教学的启发性、思维性和趣味性,为网络课件制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初,由沙建军组织策划的卜蜂莲花·力士环保袋设计竞赛圆满结束,共有近千件作品踊跃参与。竞赛历经作品设计、专家评审、网络和卜蜂莲花75家门店的展示、顾客投票评分等环节,经过精心宣传和组织,活动获得了较大的关注和影响,一方面发掘了环保袋的设计创意,另一方面也使活动本身成为一次倡导环保意识的公益行为。  相似文献   

17.
真小灰  王家平 《影像材料》2012,(12):144-147
出生江南,画风字句绮丽细腻,他的动画公司被许多热爱国产动画的粉丝寄予厚望,个人的微博因画意摄影而备受关注,作品转发次数无以计量,张春分享了他创作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王雪峰 《包装世界》2014,(4):108-109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离不开对人性的精彩阐述,我们常说某某故事感人至深,大抵就是如此。反过来我们会看到,凡是对生活缺少观察、对人性缺乏真实的描绘的文艺作品,通常不会获得观众的认可。"人性"是一部动画的灵魂,近些年来,国内动画作品在此方面,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是难以超越。因此,国内动画作品要想同国外动画大片抗衡,在艺术创作上就必须向国外的经典学习,回归人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画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到90代以后,中国动画陷入低迷,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大量动画作品大肆进攻与占领中国动画市场,导致中国动画市场消失殆尽。近年来,国内政府注意到动画产业的重要性,各个省会级城市纷纷建立动漫产业基地,各大高校也纷纷建立动漫专业,在这样大好的环境下却出现了动画人才匮乏,原创国产动画产量严重不足的现实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呢?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国产动画一直在为“探民族艺术形式”而上下求索,在50、60年代及70、80年代两次“民族化”进程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创立了享誉世界的“中国学派”。然而从80年代中后期起,由于受到西方动画电影风格影响,国产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上有所变化,但这一创新在国际比赛中遭到否定。国产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创立“中国学派”,受世人瞩目,关键的一条就在于它不断地借鉴其他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并将它们揉合到动画作品之中。可见,借鉴是必需的,关键是看怎么“借”和“借”什么。本文通过对《宝莲灯》和《大闹天宫》两部作品进行比较,考察分析两部影片在不同历史时期满足观众不同的审美需求时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