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强 《中国电梯》2001,12(2):20-21
在电梯业界激烈的竞争中,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新技术不地被应用到电梯中,使电梯向着更安全、更快捷、智能化程度更高等方向发展着,因电梯本身的故障导致停梯困人的情况日益减少,而同时,因各种因素导致电梯供电中断以致使电梯停梯困人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停梯困人对被困乘客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利影响,电样急装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电梯经安装、调试合格后,便能正常地工作。由于电梯各零、部件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只要能正确地使用、保养和维修,便能继续正常工作下去。电梯一般可连续运行20~30年,并且不会发生严重事故。电梯的安全设施,可能从来没有开动过一次,但是对安全设施必须定期进行保养,以便随时准备在急需时能立即无误地工作。所以,电梯的安全装置必须十分可靠。电梯的安全装置,分为机械式和电气式两大类。本文主要介绍机械式安全装置中的限速  相似文献   

3.
苏立鹏 《中国电梯》2006,17(5):55-56
电梯应急装置是电梯系统的选用配套装置,适用于电梯运行过程中供电系统突然停电,轿厢终止运行,乘客被困在电梯内,能迅速自动投入救援,驱动电梯运行到平层位置,打开轿门和厅门,放出乘客。它是近年来在电梯中逐渐普及的一种自动应急救援装置,在电梯招投标中也经常要求提供。但由于该类产品国家暂无统一标准,有时会因设计或使用的疏忽,使得该类产品存在不安全因素。而国家标准和检验规程对电梯应急装置检验都没有涉及,为了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笔者根据几年来对电梯应急装置检验的经验,提出电梯应急装置检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梯行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对电梯运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电梯制动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5.
苏盛信 《中国电梯》2004,15(7):39-40
为了电梯检修以及事故状态下乘客援救的需要,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7.7.3.2条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发布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第6.9.1条,对电梯紧急开锁装置都做了明确规定,即要求每个层门都应有紧急开锁装置,并能从外面借助一个与开锁三角孔相匹配的钥匙打开层门,开锁后能自动复位。  相似文献   

6.
黄玉生 《中国电梯》2004,15(6):48-48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电梯的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电梯事故也不断发生。归纳起来.80%的电梯事故是由于层门的原因造成的。解决好电梯层门的安全防范.就可以大大减轻电梯的事故率.将电梯的伤亡事故减小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7.
任天笑 《中国电梯》2004,15(13):5-7
电梯是在垂直方向上的交通工具。尽管在此之前升降装置已经使用了多年,但电梯界都认为电梯是美国的OTIS先生于1853年发明的。这是因为是OTIS先生首先给钢丝绳悬挂的升降机加装了一个安全装置,使其变成了电梯。所以,电梯自发明之日起就已打上了安全标记。今天的电梯其安全性与150年前已经无法相比了,据有  相似文献   

8.
吴思勉 《中国电梯》2004,15(5):28-29
制动器是电梯设备的重要部件,制动器是否安全可靠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电梯电气控制的各个环节作了全面规范和要求。其中第12.4.2.3条规定:“正常运行时,制动器应在持续通电下保持松开状态。”第12.4.2.3.1条规定:“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  相似文献   

9.
黄俊伟 《中国电梯》2004,15(9):30-30
在《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实施后,由于相当一些在用电梯以及少数新装电梯在制动器控制电路上不符合《检规》第2.8.3条的规定。因此,在整改过程中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整改方案以及错误的制动器控制电路。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照GB 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相关条款进一步加深对《检规》第2.8.3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电梯已经成为生活中最常见的垂直方向上下运行的交通设备.本文以韩国现代电梯为例,详细地介绍了电梯的内部结构装置及功用,并就安全乘坐电梯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