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了在口腔门诊中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体会.包括在候诊的患者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包括对老年人、中青年、青少年学生、婴幼儿家长的不同宣教,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相应的宣教措施,向患者讲解口腔卫生护理与疾病防治保健的相关知识.认为口腔健康十分重要,保持口腔卫生对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因此,健康教育在口腔门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口腔护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口腔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属于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随着21世纪的到来,新一代的口腔护理工作者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不仅需要了解更加宽阔的基础口腔医学理论和掌握更加高超的护理技能,还要有口腔保健观念,不断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做到熟悉新术语、新概念、新技术,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实际工作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口腔保健服务,体现新世纪护理的社会价值,完成护士在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3.
龋病是我国学龄前儿童中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情况、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都与儿童的口腔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因子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0例口腔扁平苔藓组织及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早期生长反应因子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口腔扁平苔藓组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的早期生长反应因子阳性表达率在上皮细胞中分别为60%、73.3%及20%,在固有层及间质细胞中分别为13.3%、100%及96.7%;三组之间早期生长反应因子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参与了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有效的在贫困山区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预防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方法 对陕西省略阳县21个乡镇卫生院、21个村卫生室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及对2100名农村人口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进行调查.结果:① 农村县乡村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已经形成,但大部分形同虚设.②已经开展健康教育的乡镇卫生院为100%,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的几乎没有;已开展健康教育的村卫生室占全部村卫生室的28.6%,按规范开展的为零.③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51.1%和54%.结论:①山区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较差,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较低;②山区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亟待规范和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患者对超声波洁牙的误区并分析产生误区的原因,探索临床口腔科医生在患者洁治前后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收集50例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CPI≥2),分有洁牙史和无洁牙史两组,做牙周检查和洁牙误区问卷调查,得到对各种洁牙误区持肯定观点的百分率.结果:在有洁牙史和无洁牙史患者的洁牙误区问卷调查中,对超声波洁牙的几种错误观点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大约占60%-80%左右.结论:人们由于缺乏对超声波洁牙的正确认识,对洗牙产生很多误解,提示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向患者介绍洁牙的相关知识,同时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口腔健康观念和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对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奠定了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属于桥梁学科的范畴.笔者一直从事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工作,在此浅谈几点教学体会,以期与同行共同交流、探讨口腔解剖生理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组织补片(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口腔颊黏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例由于不同原因所致的口腔颊黏膜缺损的患者行组织补片移植修复,观察其愈合及修复效果.结果:术后经3~12个月随访,24例患者均获满意效果,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口腔组织补片具有来源充足,组织相容性好,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易成活等特点,修复效果满意,是理想的口腔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家庭干预护理对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将佩戴矫治器的106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向患者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家庭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并在正畸过程中严格监控口腔卫生.对照组仅按常规向患者交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一般知识宣教,比较2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龋牙及牙龈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佩戴矫治器6~12个月后,龋牙及牙龈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卫生宣教及家庭干预有助于降低正畸患者佩戴矫治器时口腔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了解医学生对乙肝发病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的掌握情况,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和预防传染病以及为今后开展医学基础教育和临床培训提供基线资料.方法:对我院06、07、08、09级200名学生以班委单位做抽样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动态分析.了解医学生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医学生对乙型肝炎疚情报告有关规定的认知情况的正确回答率在20.0%-89.5%之间;对乙型肝炎流行特点,危险性及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在10.9%-85.0%之间;对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正确回答率在21.5%-96.0%之间.结论:总体上医学生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掌握良好,但对疫情报告工作规范,乙肝的传染性和医务人员职业的危险性、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的认知相对薄弱,是今后教育和培训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