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圆盾构小曲线近距离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圆盾构穿越建筑物在国内外少有先例,无成熟的理论和施工实践可借鉴。通过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土建11标双圆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双圆盾构小曲线超近距离穿越多层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为施工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海地铁10号线同济大学站-国权路站双线盾构长距离平行穿越下立交深基坑,穿越距离为630m,隧道与下立交基坑围护净距约2.0 m,施工现场环境复杂,盾构施工可能导致下立交深基坑围护结构发生侧向位移并产生附加内力。采用三维数值方法,模拟分析在基坑底板浇筑与未浇筑等情况下盾构施工对基坑围护结构侧移及内力影响的规律。分析表明:在底板施工后进行盾构施工,盾构施工引起基坑开挖面以上的围护侧移量较少,但底部侧移量变化非常明显;随着围护结构插入深度的增大,盾构施工引起基坑围护底部的弯矩值有增加的趋势;在底板施工完成的情况下,双线盾构穿越下立交基坑将致靠近基坑底板位置处的弯矩值由正弯矩逐渐变为负弯矩。数值计算较好的指导了实际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3.
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三元站—太平寺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成贵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机场路隧道工程穿越裂隙发育、富水强/中风化泥岩地层,盾构隧道与客运专线隧道平面夹角仅为21°、垂直净距仅为10.1m,盾构隧道下穿距离169.5m,受影响的客运专线隧道长达148.8m。面对上述恶劣施工条件,工程实施前,通过充分调查评估并采用FLAC3D软件建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优化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制定严格的工程控制标准;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客运专线隧道采取针对性的预加固措施,通过试验段优化盾构掘进参数,采取天窗期穿越、严控掘进参数、严控出土量、强化注浆、远程实时监测等施工控制措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及盾构施工与客运专线安全。  相似文献   

4.
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九江北站–白佛桥站盾构区间工程,该工程地层具有高富水、高砂卵石含量、高强度漂石的特点,给大直径(8.634 m)土压平衡盾构机在这类地层施工增加了难度。采用地表注浆预加固、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洞内同步及二次注浆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大直径盾构近距(4 m)穿越建筑物施工难题,有效保证了盾构施工的安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首次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超近距离穿越建筑物的成功实施,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圆盾构施工地铁隧道是解决地下工程空间利用的有效途径。介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3标同济大学站—大连路站—邮电新村站区间隧道采用双圆盾构施工的方案。重点叙述了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及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通过工程实际,测得双圆盾构施工中累计的最大沉降量为49mm。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资源的减少,并结合地铁换乘枢纽建设的需要和新建隧道与运营地铁隧道交叠施工的情况越来越多,相互间的净距有逐步变小的趋势.以往,在穿越之前一般有足够的长度(100 m)作为试推段进行模拟推进,以获得最优的施工参数,但最近出现了较多进出洞即穿越的情况,盾构出洞风险及超短距离的试推进给盾构穿越前的准备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某盾构隧道成功穿越运营地铁工程实例,提出了软土地层盾构超近距离穿越运营地铁隧道的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下穿建筑物施工进行了总结。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成都地铁8号线殷家林站~高朋大道站盾构区间,沿线建筑物众多,卵石大且含量高、地下水水位高、本标段在盾构施工技术管理上有很多创新,保证了盾构安全顺利穿越建筑物群。  相似文献   

8.
李锋 《建设监理》2024,(1):105-110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由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1、T2站接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3站,其区间盾构隧道采用左、右线交叉叠落互换平面位置方式布置。叠落段长度约103 m,叠落段隧道净距3.6~6.2 m。施工过程中,盾构掘进采用“先下后上”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叠落段隧道净距,提出了下层隧道的保护措施:优化上层隧道盾构掘进参数,减少盾构对地层的扰动;保证下层隧道管片壁后空隙的注浆填充更加密实;在上层隧道穿越前,采用管片纵向槽钢拉紧下层隧道或通过液压支撑台车对下层隧道进行加固。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所采取的措施对下层隧道结构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1月1日,轨道交通8号线工程有17座车站已进入土建施工。其中:嫩江路站、黄兴绿地站、翔殷路站、江浦路站、鞍山路站、中山北路站和人民广场站等7座车站已结构封顶。5台单圆盾构已累计推进5500m,1台双圆盾构已推进880m,黄兴绿地站至翔殷路站双圆盾构隧道顺利贯通;车辆段动迁工作基本完成;第1条联络通道--鞍山路站-江浦路站区间隧道的旁通道开始施工。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十号线超近长距离平行盾构隧道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地铁十号线11标段左右隧道最小间距仅为1.7m,平行净距小于2m的长度达80.1m,后推进隧道对先行隧道影响较大.同时,与附近的住宅楼相隔也很近,住宅楼处于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根据这些条件,通过试验确定盾构施工具体控制参数和辅助措施技术参数.隧道严格按这些措施施工,施工过程中对地面沉降、地面建筑物沉降进行了严密监测,监测数据表明,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