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以固溶强化的铜锡合金作为基体,以石墨和铅作为固体润滑剂,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高速、重载条件用新型固体自润滑材料,研究铅对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摩擦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摩擦表面和亚表面的微观形貌与结构探讨铅与石墨的协同润滑机理。结果表明:在铜-石墨材料中添加铅可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室温拉伸强度;铅的添加可提高铜-石墨材料300℃以下的高温压缩强度,Cu-9Sn-9Pb-10C在300℃的高温压缩强度为215.3 MPa;添加铅可显著提高铜-石墨材料在高速、重载条件下的摩擦稳定性,并略微降低平均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2.
以固溶强化的铜锡合金为基体,以石墨和铅作为固体润滑剂,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高速、重载条件用新型固体自润滑材料,研究铅对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摩擦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摩擦表面和亚表面的微观形貌与结构探讨铅与石墨的协同润滑机理。结果表明:在铜石墨材料中添加铅,可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室温拉伸强度和300℃以下的高温压缩强度,Cu-9Sn-9Pb-10C在300℃的高温压缩强度为215.3 MPa;并可显著提高铜石墨材料在高速、重载条件下的摩擦稳定性,并略微降低平均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3.
烧结材料广泛用于气门座圈(VSI).当用于气体燃料(LPG,CNG)发动机时,由于环境干燥,VSI磨损量增大.介绍了气体燃料发动机用的,两种新开发的高性能VSI材料.为增高耐磨性,这些材料应用的新工艺是,高性能硬质颗粒和固体润滑剂新分布方法.  相似文献   

4.
粉末冶金高温金属基固体自润滑材料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粉末冶金高温金属基固体自润滑材料的研制开发与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论述,系统介绍了固体润滑剂特征以及粉末冶金高温金属基自润滑材料的高温摩擦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航空航天、金属成形、电力能源等工业领域对高温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的需求逐年增多,高温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已成为润滑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高温固体润滑剂、高温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新型高温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设计理念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金属纤维增强作用对固体润滑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金属纤维增强复合固体润滑材料部件的制造工艺;着重研究了金属纤维增强作用对固体润滑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金属纤维基体有高的强度和塑性,良好的渗透性(纤维基体的断裂极限σb和冲击韧性αk分别为粉未冶金同类产品的2~15倍和5~17倍)。它与固体润滑剂复合而成的材料,不仅机械性能好,还由于纤维体通孔多和具有蜂窝结构,有利于润滑剂渗透、贮存和分泌。并且还为材料提供理想的润滑源,同时明显改善材料的耐磨性、磨合效果及加工性能。所研制的部件经过试验证实,已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7.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全固态、绿色、经济、无污染、燃料选择性强的发电装置,在效能转化和环境友好能源应用方面拥有巨大的开发前景。研究表明,高温SOFC(800~1000℃)具有慢启动、高成本、高温存在组件之间扩散及老化、性能衰减速率快、密封和连接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相比之下中低温SOFC(600~800℃)稳定性好、成本低、启动快速、封接材料选择宽泛。因此,对中低温SOFC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十分必要。SOFC的阴极的作用是传递电子、扩散氧、催化氧的还原反应及为氧的还原反应提供场所。然而,阴极缓慢的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不稳定性和极化损耗成为制约SOFC技术发展的主要挑战。阴极材料与电解质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以及Cr中毒和CO2,SO2中毒等问题也对SOFC中低温化进程产生较大影响。介绍了氧离子传导、氧还原机制等内容,从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钙钛矿、双钙钛矿、类钙钛矿、尖晶石和其他结构类型SOFC阴极材料以及复合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进行性能优化和新型阴极材料开发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含钼润滑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朴 《中国钼业》1995,19(5):11-17
润滑材料或称润滑剂是当代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和有机钼等润滑剂添加剂,在含钼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研究和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钨钼界已受到广泛关注,进展显著。本文在概述其中一些重要成果的同时,引出有关文献多篇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新型的高温固体自润滑材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添加羰基镍包覆石墨和CaF2的新型铁基自润滑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添加CaF2的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变化甚微,而磨损率出现增加的趋势;但是,在500℃高温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却随着CaF2含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磨损率先降低后又逐渐增加;当CaF2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均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获得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高温固体自润滑材料。  相似文献   

10.
美国空军部门的研究人员研制成一种含铯高温固体润滑剂 ,该润滑剂是含铯化合物 ,如Cs2 MoO4 、Cs2 WO4 、CsMoOS3、Cs2 WOS3和Cs2 SO4 等。将上述化合物涂在轴承表面上 ,加热到 30 0℃以上进行润滑。这种润滑剂尤其适用于可膨胀的高温气轮发动机轴承的润滑以及火箭和导弹的润滑钼系含铯高温固体润滑剂@李惠萍  相似文献   

11.
铬酸镧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领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铬酸镧(LaCrO3)是一种钙钛矿型(ABO3)复合氧化物,具有很高的熔点(2490℃)。它在掺杂Ca、Sr和Mg等二价碱土金属后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在高温发热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材料、催化剂、NTC热敏电阻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功能陶瓷材料。本文就其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镍基高温自润滑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基体材料研究、固体润滑剂的使用两个方面综合评述了镍基高温自润滑材料的研究状况,并指出开展镍基高温自润滑材料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镍合金基高温自润滑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基体材料研究、固体润滑剂的使用、研制工艺三个方面综合评述了镍合金基高温自润滑材料的研究状况,并指出开展镍合金基高温自润滑材料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气相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微粉体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通常是指颗粒尺寸在10~(-6)~10~(-9)m的固体颗粒材料(又称纳米材料).超微粒子存在着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和久保  相似文献   

15.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性能测试研究了硬脂酸锌、乙烯基双硬脂酰胺(ethylene bis stearamide,EBS)、复合润滑剂以及压制温度对Fe基粉末冶金材料温压工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润滑剂加入量(质量分数)超过0.4%后,Fe基粉末的流动性和松装密度均随润滑剂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加入单一EBS润滑剂的影响更大。添加润滑剂后增加了Fe基粉末冶金生坯的致密度,其中添加硬脂酸锌和复合润滑剂的Fe基粉末冶金生坯断口颗粒间结合更为紧密。润滑剂对提高Fe基粉末冶金试样生坯密度、烧结密度及抗弯强度的作用顺序为复合润滑剂硬脂酸锌EBS,Fe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密度和力学性能均随温压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最佳润滑剂加入量0.4%时,120℃温压Fe基粉末冶金试样密度比室温压制Fe基粉末冶金试样的密度提高了0.14~0.21 g/cm~3,硬度和抗弯强度提高了40%~65%。  相似文献   

16.
FLOMET工艺是一种粘结剂-处理混合技术,其是用固态有机粘结剂将细小的石墨粉、金属添加剂及润滑剂颗粒粘结在较粗的铁粉颗粒上.和常规混合粉相比,粘结剂-处理混合粉的主要好处是,流动性较好,可提高生产率与零件的一致性,以及减小扬尘(dusting)与偏聚.这些特性都使粘结剂-处理的混合粉很适于生产高性能粉末冶金制品,以及其他各种用途需要优异充填特性的混合粉.QMP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系列粘结剂-处理的混合粉.此后,为改进这类混合粉的性能和开发能用于特殊用途的粘结剂-处理混合粉一直在进行不懈的努力.本文评述了粘结剂-处理材料的物理性能,生坯与烧结体的性能.特别关注的是这些材料的生产工艺特性.  相似文献   

17.
用共沉淀-喷雾干燥法制备了Cr部分取代Co的LaCo1-yCryO3(y=0.0~0.5)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BET比表面积、XRD,SEM等方法对催化剂粉体材料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分析;测定了对甲烷催化燃烧的催化活性,探讨了掺杂对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钴酸镧掺铬后,掺铬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高温催化活性,且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最近奥地利开发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粉冶终形金属叠片。这种铬基金属叠片是燃料电池层组件的多功能部件 ,包括燃料预热、燃料分布与汇集电流。 1kW·h的层叠组件约由 5 0个叠片组成。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叠片的最佳材料是含铁与氧化钇的弥散强化铬基合金。这种材料的性能比镍基超合金与陶瓷类材料好得多。原先是将压制烧结的粉冶铬基合金预型坏轧制成片材 ,切成圆形叠片 ,再由机械或电化学加工 ,形成表面上的气流槽等。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直径大于 130mm叠片的生产。对于中小直径的叠片 ,粉冶终形制造法可显著降低成本。经过多次…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新的粉末冶金材料制备工艺——冲击成形。介绍了其成形工艺和成形机理:冲击波以非常快的速度和强烈的冲击能作用在粉末颗粒表面,各种能量作用于颗粒而使表面融化形成液相,压坯出模冷却固化成形。简述了其制备的材料及其研究现状:冲击成形制备出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非晶粉末和金属-陶瓷复合粉末的材料,开发出了双冲击圆柱法、高温法、离子束装置等各种成形方法。由于它通常不需烧结,所以在经济上是一种可选择的材料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20.
碳化硅(SiC)纳米复合镀层可以改善材料的耐磨性能,是代硬铬电镀的理想替代技术,本文对SiC复合电镀广泛使用的Ni基及Cu基复合电沉积制备工艺在耐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对Ni、Cu单金属及其合金为主的基质金属进行了评价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SiC复合电沉积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单一SiC颗粒及与其他复合颗粒沉积,对其中的规律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SiC复合电沉积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