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宝生 《山西建筑》2012,(36):91-92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对长治县东庄水库工程区域地质安检进行了分析,从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作了具体说明,从而为不良地质环境的工程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菲 《重庆建筑》2011,10(1):22-26
重庆市主城区环境工程地质数据库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平台,对现有的工程地质信息统一管理、充分利用,能减少重复性劳动,并提供地质环境相关的决策支持。本文提出了重庆市主城区环境工程地质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关键技术、主要功能和综合应用,并简要介绍了数据库建设过程,旨在高效共享城市工程地质数据资源,提高重庆市工程地质数据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隧道不良地质处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不良地质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总结了隧道设计与施工中常见的膨胀性地压、滑坡、松散地层等不良地质反应,并对其特征、整治原则以及应考虑的问题和采取的常用处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确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辛建  徐荣超 《福建建材》2024,(3):92-94+104
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桩基础沉降量计算过程、静载荷试验成果及桩基础监测数据等多种数据进行联系分析,明确了软土地层中桩基础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指导了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选型工作开展,所得主要结论如下:软土地层中的桩基础沉降量主要受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尤其排水固结性质(内因)及建筑物上部荷载变化情况(外因)联合控制。同时,深入研究了软土地层下桩基础沉降稳定性计算及验证等过程的重点内容。研究内容对于后续类似工程的开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翟志峰 《四川建材》2022,(3):194-19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施工线路不可避免地将覆盖至城市的主城区.部分城市主城区涉及较多密集浅基础建(构)筑物,受城市规划、施工线路、地质、环境等客观因素限制,在不具备拆迁条件和施工线路无法避开的条件下,盾构将面临长距离连续下穿密集浅基础建(构)筑物群.盾构法隧道虽在复合地层施工中应用已十分广泛,但在不良地层...  相似文献   

6.
以山区某高速公路为例,从全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现象等方面,对该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勘察,分段评价了全线工程地质条件,并根据勘察情况,提出了进行进一步探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武汉都市发展区范围内地壳从海相沉积过渡到陆相沉积、历时近八亿年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28组组级地层单元,分析了其岩土组合特性。这些地层与4界(代)、11系(纪)、17统(世)地质年代相关。文中分析可供城市区域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等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建设福州市工程地质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对制约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技术问题开展研究。明确了福州市工程地质数据库的建设范围、关键技术指标及数据库总体架构。编制了福州市标准地层,并对标准地层的使用进行技术设计。研究在传统地质数据建库技术基础上,将云服务器、WebGIS、BIM技术融合运用于工程地质数据库平台建设,以确保平台建设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慈母山隧道是重庆市城市快速干道之"三横线"的关键节段工程,隧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涌突水、断层破碎带、煤系地层与瓦斯成为工程的主要不良地质和施工地质灾害问题。为查明上述不良地质,沿隧道轴线采用高频大地电磁测深(EH-4电导率系统)方法开展地球物理探测,并根据探测结果,圈定了低阻异常区,与隧道施工开挖对比分析表明,发生涌水的位置、断层的位置均处于低阻异常范围内。实践表明该方法探测深度大、精度较高,有助于查明隧道富水条件、断层带等不良地质体,提高隧道宏观超前地质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海底隧道不良地质体及结构界面的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穿越不良地质体及地层结构界面是海底隧道修建的关键问题,对其准确地探测、预报并采取可靠的注浆加固方案及施工方法是海底隧道安全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然而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层沉降控制,尤其是不良地质段的地层沉降控制则是海底隧道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不仅对施工安全至关重要,而且对隧道运营阶段的结构受力及长期安全性也是极其重要的。针对海底隧道的特点,分别从结构界面沟通、地层过度变形以及地层坍塌等方面对隧道突水特点进行了阐述,揭示海底隧道施工中的突水机制;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揭示隧道开挖引起的上覆地层整体变形规律和突水诱发机制,并提出不同地层的沉降控制标准及其确定方法;建立地层开裂与变形的对应关系,为突水事故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系统分析注浆加固圈厚度对地层沉降的影响关系,并据此提出海底隧道不良地质段的地层加固范围;结合大断面海底隧道的工程特点,制定了隧道施工工艺和监控方案;最后指出海底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要点和紧急预案。上述技术方案和措施在厦门翔安隧道穿越F1风化槽的设计和施工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广州市工程地质数据库系统的二次开发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数据库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工程地质符号库的制作、专题图件编制及入库,介绍了系统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工程地质数据库在广州市城市规划用地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广州市“三旧”改造规划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屈建军 《山西建筑》2012,(22):103-104
以白云新城北部延伸区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为例,在综合分析规划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规划区工程地质分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规划区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及评价,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南干线东段安全隐患整改工程綦江穿越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查明穿越断面的地层结构、松散地层结构的颗粒组成及其工程地质特性,取得合理岩土参数,对整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地质测绘基础上布置勘探点,开展了原位测试、河流表流速测试并取岩芯样及水样进行室内试验。经施工验证,地质勘察成果与实际地质条件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在对西安市城区内工程地质环境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内存在的诸如黄土湿陷、地裂缝与地面沉降、崩塌、滑坡、厚层人工填土地基等工程地质问题,对西安城区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并对各区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通过举例分析,得出西安城市建设与工程地质环境关系的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5.
武汉都市发展区工程地质三维模型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武汉都市发展区工程地质条件及钻孔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对钻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结合研究区的地表地形参数等,在Map GIS-TDE软件平台上实现了武汉都市发展区地层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岩土地层的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变化规律,为进一步认识武汉市工程地质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对比国内外名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文章梳理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六届在校生和四届有半年以上工作经验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建议要求,对工程地质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改革后的工程地质学课程体系,以经典知识系统为基础,以工程案例库为补充,以国际教学水平为目标,依托中英文教材建设,形成了集注册考试题库、实践教学以及社会资源为一体的课程体系特色,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新的课程体系有利于缩短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为国际科研领域输送高水平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奚赛英  孙君 《城市勘测》2010,(5):169-171
基于ArcGIS信息集成平台和Oracle数据库,构建了常州市工程地质数据库智能系统框架,对长期分散积累的工程地质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挖掘利用,开发了工程地质数据科学管理和辅助决策功能,集工程地质数据管理与发布、工程地质数据处理、工程地质数据分析、地下空间规划分析、地下工程可视化与分析子系统于一体,可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决策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庞杂、知识面宽,教学模式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重庆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为例,重点探讨了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如何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地调整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改革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模式,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奉节白衣庵滑坡演化的工程地质与历史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三峡库区白衣庵滑坡进行的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对众多勘探资料进行研究;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分析出发,揭示白衣庵古滑坡的解体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从第四系地层沉积关系和年龄、特殊地层变形破坏形迹及地质事件的相互关联性出发,对自衣庵古滑坡进行历史地质综合分析,阐明其发育演化历史,从而判别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白衣庵滑坡整体是稳定的,但局部不稳定,将以中小型滑坡为主的形式逐渐发生解体。采用古滑坡的工程地质与历史地质联合分析法,可揭示大型古滑坡在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多样性,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滑坡目前所处的发展演化阶段,以正确评价和预测滑坡稳定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