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空调能耗并提高换热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流道结构为逆流和叉流结合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并搭建了实验台分别对干燥工况和高湿工况下回风温度为26 ℃和35℃的不同运行模式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运行湿模式,当数据中心回风温度较低为26 ℃时,干燥工况下机组的湿球效率最高为97%;当数据中心,回风温度较高为35 ℃时,干燥工况下机组的湿球效率约为110%,高湿工况下机组湿球效率为99%;运行混合模式,干燥工况下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湿球效率约为120%,高湿工况下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湿球效率约为110%。由测试结果可知,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干燥地区更加适用,中等湿度和高湿地区需辅助机械制冷,尤其当回风温度较低时,高湿工况蒸发冷却应用受限,必须辅助机械制冷达到送风要求,回风温度较高时,蒸发冷却可以减少机械制冷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是一种能将冷却器的入口空气降到对应的露点状态的水蒸发冷却技术,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目前这一技术的研发情况,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直流式、叉流式和逆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3种基本结构.考虑其作为制冷通风空调的一种,送风状态是受到限制的,结合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固有的特点,对其送风状态进行分析,并说明这种冷却器的应用条件及场合.  相似文献   

3.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是一种能将冷却器的入口空气降到对应的露点状态的水蒸发冷却技术,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目前这一技术的研发情况,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直流式、叉流式和逆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3种基本结构。考虑其作为制冷通风空调的一种,送风状态是受到限制的,结合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固有的特点,对其送风状态进行分析,并说明这种冷却器的应用条件及场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降低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应用于通信基站的送风温度,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提出应用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直流式系统和应用露点间接-板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循环式系统。2011年8月1—10日,对福州地区应用这2种系统的一模拟通信基站进行测试,分析机组的降温效果、系统效率评价方法及基站内温湿度分布,并对直流式系统和循环式系统的特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2台机组的送风温度大约在室外空气湿球温度±1℃之间波动,送风的相对湿度在80%~95%之间,机组温降大约为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之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常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存在的不足,提出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从露点间接段的结构上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优化设计。并在福州地区搭建实验台,研究高湿度地区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此空调机组在福州地区的温降可以高达10.24℃,低于湿球温度,接近露点温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干燥地区数据中心的运行能耗,研发一种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通过建立室内外双工况试验平台,对样机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主要受室外空气湿球温度的影响,湿球温度越低其制冷量越大。根据该机组在兰州地区的应用分析发现: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低于14℃时,可以采用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代替机械压缩制冷机组满足数据中心的降温需求;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在14~18℃时,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基本能够满足数据中心降温需求,部分时间需要传统机械压缩制冷设备辅助制冷;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高于18℃时,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能效偏低,此时宜停用。综合分析表明,在干燥地区引入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年节能率可达64%。  相似文献   

7.
基于露点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空调机组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文  黄翔  吴志湘 《制冷》2010,29(2):27-33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发展进行介绍,提出一种基于露点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空调机组—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并对此空调机组的原理和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空调机组与传统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相比,温降幅度大,可以进一步逼近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是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一个新发展。同时还对这一机组的性能测试提出了一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开式空调系统的介绍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原理,比较分析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三种结构形式;然后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中,结合气幕伞的结构,设计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开式空调系统;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可降温9-14℃。此系统在中等湿度以下的地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空气侧蒸发冷却技术在数据中心的研究现状,对直接、间接及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三者在高湿工况下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测蒸发式冷气机最佳风速在1.8m/s;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最佳二/一次风量比为1.5;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最佳二/一次风量比为1.7,并且此时效率可达到96.5%,有...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蒸发式冷气机的技术要点,浅谈了蒸发式冷气机在机房中的应用前景和具体实例,并介绍了应用于通信机房(基站)的两种技术形式:直接蒸发式冷气机和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通过分析蒸发冷却技术在机房空调中的应用形式、运行原理等,说明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机房空调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湿度地区夏季交叉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性能,2013年7月1-1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某公司对该空调机组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和计算分析的得出:二一次最佳风量比为1.08,对应湿球效率为91%;最佳风量比下最佳淋水密度625kg/(m·h);间歇供水时间是制冷15s、通风约为5~6min;最佳风量比和最佳淋水密度下的耗水指标为10.8L/h;制冷量为7.6kW、能效比为15.3.结果表明:交叉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湿球效率接近100%,达到单独使用直接蒸发冷却的效果,而且还不增加空气的合湿量,同时,该机组不仅适合在高湿度地区,在中等湿度地区和干燥地区应用其制冷效果将会更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搭建逆流式露点蒸发冷却装置,实验研究了空气入口温度、湿度和风速对露点效率、湿球效率、火用效比等各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提出了能够反映湿通道潜热交换的强弱和装置性能的适用于露点蒸发冷却的评价指标——换热放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温度为33℃、相对湿度为22%时,当风速从1 m/s增至3 m/s,制冷量从29.5 kW增至69.0 kW,换热放大系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风速为1.8 m/s时达到最大值;当入口空气的温、湿度不同,湿球、露点效率的变化规律与温降趋势及制冷效果不一致,不宜作为装置性能的评价指标;当相对湿度为43%、风速为1.3 m/s,进口温度由25℃升至40℃时,换热放大系数由11增至54,变化规律与降温效果一致,能够反映装置冷却性能。在高温低湿工况下,火用效比大、装置节能性能好。  相似文献   

13.
分体式空调在我国建筑中广泛使用,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可达到40%~50%,分体式空调的节能优化设计是空调节能的重要环节。分体式空调在湿负荷较大的场所,每1kW冷负荷每小时产生约0.8kg的冷凝水,冷凝水温度较低约为10~15℃。空气露点温度越高,含湿量越大,产生的冷凝水越多,而冷凝水需要设置排水管进行有组织排放,这既造成冷凝水冷量浪费又增加了排水管的管材使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湿帘蒸发冷却技术回收利用制冷冷凝水的分体式空调设计与实验应用。通过实验、计算和对比分析出利用制冷冷凝水后的实际节能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湿帘蒸发冷却回收利用制冷冷凝水的分体式空调不仅可以提高制冷量约4.612%和能效比约9.302%,降低冷凝温度约4.685%,而且不需要设置排水管。  相似文献   

14.
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夏季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由蒸发冷却段和机械制冷段组成,蒸发冷却段是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机械制冷段是直接蒸发冷却器(DEC)与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联用。本文首先对DEC+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夏季能耗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单独运行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情况进行对比;另外从压一焓图和温一熵图角度分析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联用DEC后能效比提高的机制;然后以西安地区为例对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进行夏季能耗分析,推导出单独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就能制取18℃左右高温冷水的气候条件。为蒸发冷却制取冷水技术在中等湿度地区甚至高湿度地区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