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温水沤制的胡麻纤维利用过氧化氢进行漂白处理,用测色配色仪、电子单线强力仪对漂白后的纤维进行表征,分析漂白时间、漂白液过氧化氢用量、硅酸钠用量、pH值、温度、浴比对胡麻白度、断裂强度及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胡麻纤维的最佳漂白工艺为:过氧化氢质量浓度8 g/L,硅酸钠质量浓度7 g/L,漂白温度90℃,渗透剂JFC质量浓度2 g/L,pH值10,漂白时间70 min,浴比1∶4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胡麻进行漂白并测试纤维性能。漂白后胡麻纤维的性能为:白度30.07%,断裂强度18.73 c N/dtex,纤维残胶率2.67%,纤维木质素含量1.72%。  相似文献   

2.
羊毛双氧水-柠檬酸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在碱性条件下漂白羊毛,不仅影响手感,而且强力下降,泛黄增加.研究了羊毛在弱酸性条件下的漂白工艺,探索了既能提高白度,又使羊毛损伤减小的漂白方法,以柠檬酸(CA)为活化剂,探讨了双氧水用量、pH值、柠檬酸用量、漂白温度和时间对漂白产品白度及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用量15 g/L,CA用星2.0 g/L,90℃漂白25 min,pH值为5.5的条件下,漂白后羊毛纱线的白度为68.00,强力下降8.8%,双氧水分解率可达65.1%.  相似文献   

3.
根据正交试验研究方法,设计了温度、p H值、双氧水体积浓度、时间等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对原纤维及漂白处理后的纤维进行拉伸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及白度的性能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双氧水体积浓度和p H值分别是强力损失率、断裂伸长损失率及白度提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羊绒纤维双氧水漂白的最优水平组合为p H值8,时间50 min,温度50℃,27%双氧水的体积浓度24 m L/L时,对羊绒纤维的损伤小,漂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羊毛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首先对比分析了羊毛过氧乙酸漂白和保险粉漂白工艺.结果表明,漂白液的pH值是影响漂白后纤维白度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是温度,采用过氧乙酸漂白可以获得较高的白度.对比分析了采用过氧化氢一柠檬酸漂白工艺和过氧化氢一尿素漂白工艺后羊毛纤维的白度和碱溶率.结果表明,漂白液的pH值是影响漂白后羊毛白度和碱溶率的主要因素,漂白温度次之.漂白液中含有过氧化氢时漂白后纤维白度、碱溶率等指标更好,其中过氧化氢一柠檬酸漂白工艺对纤维的损伤较小,白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为达到部分羊毛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对白度的较高要求及解决羊毛制品储存过程中易产生黄变的问题,考虑到环保政策对化学试剂的使用限制,实验通过研究新型无磷活化剂2103在羊毛漂白工艺中的应用,探讨了活化剂2103用量、双氧水用量、漂白温度、漂白时间以及pH值对羊毛白度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羊毛漂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双氧水体积浓度l5 mL/L,活化剂2103质量浓度2 g/L,漂白温度70℃,漂白时间40 min,pH值6,浴比1∶40;最优工艺条件下羊毛白度为61.084%,白度增长率为25.16%,断裂强度为3.00 cN/dtex,强降率为7.69%;在此基础上加入羊毛保护剂,羊毛白度可以达到64.545%。  相似文献   

6.
采用过氧乙酸对羊毛进行丝光处理,并优化出丝光工艺。首先使用过氧乙酸对羊毛进行氧化处理,再使用过氧化氢酶处理,消除残留在丝光后羊毛上的过氧化氢,分别测定原毛和丝光处理后羊毛的白度、黄度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过氧乙酸质量浓度5 g/L,硫酸钠质量浓度100 g/L,pH值6,浴比1∶50,70℃处理40 min;过氧化氢酶质量浓度4 g/L,浴比1∶50,45℃处理10 min,可使羊毛纤维白度稳定在30%,黄度稳定在14%,断裂强度稳定在2.60 cN/dtex,强度保留率高于80%。  相似文献   

7.
采用H_2O_2-TAED活化漂白体系对羊绒纤维进行低温漂白研究。以漂白后纤维的白度和断裂强力为评价指标,探讨了H_2O_2用量、TAED用量、pH值、温度和时间对羊绒纤维漂白效果的影响,开发了在近中性和较低温度下的羊绒氧漂工艺。结果表明,在30%H2O2用量60%~80%、TAED用量0.5 g/L、pH值8、温度60℃、时间50 min的条件下漂白羊绒可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与常规工艺相比,TAED的加入能有效提升羊绒纤维的白度,减少强力损伤,降低漂白温度。  相似文献   

8.
目前常用于羊毛漂白的方法有过氧化氢氧化漂白和过氧化氢与还原剂结合使用的氧化-还原漂白,这些工艺均需在较高温度和较高pH值下进行,对羊毛的损伤较大,且使用还原剂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易泛黄,因此文中研究了羊毛针织物的冷堆漂白工艺。通过探讨pH值、室温活化剂836A用量、温度以及漂白时间等对羊毛白度和强力的影响,确定羊毛针织物冷堆漂白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羊毛针织物冷堆漂白的最佳工艺是30%过氧化氢200 m L/L,室温活化剂836A 0.05 g/L,协同增效剂290B 2.50 g/L,焦磷酸钠2.00 g/L,渗透剂JFC 2.00 g/L,pH值为5.5,二浸二轧,轧余率为100%,室温(25℃)堆置24 h,羊毛织物白度为65.0,强降是2.37%。  相似文献   

9.
以紫羊绒为原料,利用无磷双氧水稳定剂作为含磷稳定剂的替代物,对紫羊绒进行脱色。通过探讨稳定剂种类、稳定剂用量等单因素的影响,并选出4个主要因素硫酸亚铁用量、双氧水用量、氧化漂白pH值和柠檬酸钠用量进行正交试验,以脱色紫羊绒白度提高量和单纤维强力下降率为主要测试指标,优化紫羊绒无磷脱色工艺。结果表明,紫羊绒无磷脱色工艺:硫酸亚铁用量4.5 g/L,双氧水用量70.4 mL/L,氧化脱色pH值为9.5,柠檬酸钠用量16.9 g/L,预处理时间2.0 h,浴比1∶13;采用该工艺处理紫羊绒纤维的白度可提高33.26%,纤维强力下降率0.35%,且可生化降解性好,BOD5/COD(铬法)=2.74。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双氧水漂白珍珠纳米颗粒/粘胶共混纤维织物(简称珍珠纤维织物)的工艺,分析了漂白液的pH值、温度、时间、双氧水用量、稳定剂硅酸钠用量对珍珠纤维织物白度和顶破强力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双氧水漂白珍珠纤维织物的优化条件:H2O2(100%)8 g/L,硅酸钠1 g/L,80℃处理40 min,漂液pH值为11.漂白后织物白度提高55.24%,但强力下降1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