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聚酰胺纤维芳纶1414包覆纱的制备方法及拉伸断裂强力性能。以聚酰胺纤维为外包纱、芳纶1414为芯纱制备聚酰胺纤维芳纶1414双向包覆纱,测试聚酰胺纤维芳纶1414包覆纱的拉伸断裂强力,研究导纱钩与空心锭距离、捻度对包覆纱拉伸断裂强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纱钩与空心锭距离在7.5 cm~15.5 cm范围内,聚酰胺纤维芳纶1414包覆纱的断裂强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且导纱钩与空心锭距离为10.5 cm时包覆纱断裂强力最大;随着包覆纱捻度的增加,聚酰胺纤维芳纶1414包覆纱的断裂强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且捻度为(400/320)捻/m时包覆纱断裂强力最大。认为:合理的工艺设计可有效提高包覆纱拉伸断裂强力。  相似文献   

2.
包覆纱是70年代发展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它由短纤维外包长丝而形成。其长丝可以是单股或多股,包覆可以是右包覆“Z”向,也可以是左包覆“S”向。长丝包覆纱的缺点是纱的强度取决于长丝的强度,而长丝的价格较高。另外,由于长丝包覆纱的芯纱无捻,当在长丝包覆纱上施加拉力时,不论是Z向或是X向包覆纱,均表现为耐摩牢度差,在织造过程中易起球、脱毛。如何使包覆纱无捻芯纱内的纤维在机织和针织过程中处于被控制状态,提高纱线的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锦纶粘胶粗纱包覆纱的纺制工艺和包覆纱性能特点,主要对锦纶粘胶粗纱包覆纱纺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成纱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包覆纱的断裂强力在一定范围内是随包覆度增加而增加的,但当包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成纱强力就明显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4.
锦/氨纶机械包覆纱包覆度的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制了不同包覆度的锦纶/氨纶机械包覆纱.对成纱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包覆度的关系.得到了锦纶/氨纶机械包覆纱的最佳包覆度.  相似文献   

5.
薄型毛针织产品开发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紧密纺纱、包覆纱、合股纱进行性能测试和显微镜下观察,经比较得出:包覆纱的毛羽数明显少于合股纱的毛羽数,强力又略高于合股纱,因此最终选择紧密纺纱与包覆纱进行上机织造。介绍了利用这两种纱线织造的编织工艺和后整理工艺。毛针织物相关性能测试中阐述了基本性能测试、顶破强力测试、起毛起球测试的测试结果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具有高强、高模、耐化学腐蚀以及抗原子氧等性能的玄武岩高性能缝纫线,利用空心锭包覆纺纱机构,选用聚酰胺长丝为外包覆纱,对双股无捻玄武岩长丝进行双向包覆,研究不同捻度、不同线密度外包覆纱对其拉伸断裂强力及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包覆纱断裂形貌。结果表明:所纺制的包覆纱强力相较芯丝均有提高,断裂强力提升23%~29%;在一定捻度变化区间内,捻度的增加会使包覆纱断裂强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使耐磨程度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且在650捻/m时断裂强力最高;不同线密度外包覆纱对芯纱有不同的赋强作用,线密度越大成纱强力越高;芯纱拉伸断裂形态通常为2种,即在表面包覆间距处出现不同程度凸起或呈原纤化劈裂。  相似文献   

7.
包芯纱由两部分组成:一束作为芯纱的长丝和用作包覆纱的纤维.短纤维和长丝都用作包覆材料,芯纱和包覆纱是在通过牵伸机构的输出罗拉时被包裹在一起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包芯纱的卷绕和捻接.  相似文献   

8.
制备出苎麻/pp包覆纱,研究中空捻度对包覆纱外观、麻含量、力学性能及包覆纱线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苎麻/PP包覆纱预制件,随着中空捻度的增大,包覆纱中苎麻含量呈下降趋势。高档位参数下输出的包覆纱拉伸过程中表现出多层断裂行为,芯纱的断裂与包覆紧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包覆紧度的增加,苎麻纱线的断裂强力随之上升,并出现多层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2次包缠的捻向和捻度配置对双包包覆纱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3根异色111 dtex(48 f)无捻涤纶拉伸变形(DTY)长丝纱为原料,保持第1次包缠捻度不变,分别纺制了SZ交叉包缠和SS同向包缠各6种捻比配置的双包包覆纱,对成纱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拉伸断裂性能和捻度平衡性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同向包缠不能形成类似交叉包缠的分层包缠稳定结构;2类包覆纱的强力利用率均大于1,断裂伸长率相较原纱均提高25%以上;包覆纱的强力随捻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但变化幅度很小;2次包缠的残余扭矩并非简单叠加关系,第2次包缠对第1次包缠的残余扭矩有固结作用;同向包缠包覆纱扭结指数远大于交叉包缠;合理配置2次包缠的捻比,可显著减小交叉包缠包覆纱的扭结指数。  相似文献   

10.
短纤维率和棉结是评定棉花的重要质量指标,短纤维率的高低对原棉制成率有直接影响,同时由于纤维短,纺纱过程中罗拉对纤维的控制差,易造成纱线条干不匀、强力下降等,因此短纤维率对成纱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原棉中的棉结与正常纤维黏附在一起,清除十分困难,常常被包卷在纱条中或附着在纱条上,使棉纱的  相似文献   

11.
用一定规格的锦纶丝、莱卡长丝在空心锭纺纱机上纺制了一系列不同包覆度的锦纶莱卡包覆纱,并对其成纱性能进行了拉伸试验分析,得到了包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包覆度之间的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12.
锦/氨纶包覆纱拉伸力学性能与包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规格的锦纶丝、莱卡丝在空心锭子纺纱机上纺制了一系列不同包覆度的锦纶 /氨纶包覆纱 ,并对成纱性能进行了拉伸实验分析 ,得到了包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包覆度间的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一定规格的锦纶丝、氨纶丝在包覆丝机上纺制一系列不同包覆度的锦纶/氨纶包覆纱,并对成纱性能进行了拉伸实验分析,得到了包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包覆度之间的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14.
葛翔  刘伟  刘晓洪 《毛纺科技》2015,43(1):56-60
将花式纱线的包覆纱工艺引入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制作工艺中,制备出苎麻/聚丙烯包覆纱,研究了中空捻度对包覆纱外观形貌、苎麻含量、纱线力学性能及包覆纱线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苎麻/聚丙烯包覆纱预制件,随着中空捻度的增大,包覆纱中苎麻含量呈下降趋势。高功率下输出的包覆纱拉伸过程中出现多层断裂现象,芯纱的断裂与包覆紧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包覆紧密度的增加,苎麻纱线的断裂强力随之上升,并出现多层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定规格的锦纶丝、莱卡丝在空心锭子纺纱机上纺制了一系列不同包覆度的锦纶/氨纶包覆纱,并对成纱性能进行了拉伸实验分析,得到了包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包覆度间的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16.
论述摩擦纺纱中原料的选用,防止色差、保证短纤维含量,工艺参数与成纱捻度强力的关系,包芯纱中芯纱的比例,花式纱的工艺等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探讨包覆纱的芯丝构成对其织物耐切割性能的影响。制备不锈钢丝为芯丝、外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涤纶的包覆纱;分析了包覆纱及其各组分力学性能;测试了包覆纱所制织物的耐切割性能;研究了芯丝构成对其力学性能及其所制织物耐切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不锈钢丝芯丝横截面积的增加,包覆纱的断裂强力及所制织物的耐切割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包覆纱强力与所制织物切割力呈线性正相关。认为:在本次研究范围内,芯纱组合为0.040 mm+0.045 mm直径的不锈钢丝时耐切割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生条中短纤维含量对纱线指标的影响,更好地通过短纤维含量指标对纱线指标进行预测,通过在不同锡林刺辊速度条件下对棉纤维进行梳理,并采用相同的后序工艺进行纺纱,将生产的生条取样,借助USTERAFIS 测试仪检测纤维的长度分布,分别统计出10、12、14 和16 mm 以下4 种短纤维的含量,同时借助条干、毛羽和强力测试仪分别检测各种实验条件下生产纱线的条干、强力和毛羽等指标,最后使用SPSS 统计软件计算出4 种短纤维含量指标与成纱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当梳理工艺变化时,生条中短纤维含量指标与条干部分指标有较高的正相关性,与成纱强力指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毛羽指标甚至是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国产水溶性维纶短纤维纱作芯纱,棉纤维作外包覆层,在传统的环锭纺纱机上纺制棉包芯纱后,溶去芯纱,制得棉空芯纱线,并对棉空芯纱线的断裂强力与退维时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时比、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短纤维指数(SFI)是指HVI大容量测试仪测试棉纤维长度时,小于12.7 mm(1/2英寸)或16.5 mm纤维根数(或重量)占纤维总根数(或重量)的百分率。在我国,短纤维一般是指长度16 mm以下的纤维。近几年,短纤维指数不断增长,严重影响了纺织企业的成本和质量。在纺纱过程中,罗拉牵伸机构对不同长度的纤维不能予以同样有效的控制,短纤维的运动不易被控制,浮游时间长,从而对成纱条干起到恶化作用。实验证明,短纤维率与成纱条干成线性关系;对成纱强力也有影响,由于短纤维在纺纱过程中抱合力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