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甲基-3-正丙基-4-氨基-5-吡唑羧酰胺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甲基 3 正丙基 5 吡唑羧酸经硝酸 -浓硫酸硝化制得 1 甲基 3 正丙基 4 硝基 5 吡唑羧酸 ,收率 85 %;用氯化亚砜将其酰氯化制得 1 甲基 3 正丙基 4 硝基 5 吡唑羧酰氯 ,该吡唑羧酰氯与浓氨水反应制得 1 甲基 3 正丙基 4 硝基 5 吡唑羧酰胺 ,收率 90 %;硝基吡唑羧酰胺在乙醇中用氯化亚锡还原制得 1 甲基 3 正丙基 4 氨基 5 吡唑羧酰胺 ,收率 84%。研究了反应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 ,产品经TLC、IR及MS谱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
孙日圣  陈心勇  陈乐意  刘华祥 《化学世界》2006,47(4):220-221,231
以1-甲基-3-丙基吡唑-5-甲酸为原料,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合成了1-甲基-3-丙基-4-硝基吡唑-5-羧酸。试验研究了影响反应收率的多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搅拌转速600 r/min;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5~6 h;硫酸的浓度为90%。  相似文献   

3.
1-甲基-3-正丙基吡唑-5-甲酸合成中环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戊酮和草酸二乙酯为原料,经缩合、环合、甲基化、水解等四步反应合成了西地那非的关键中间体-1-甲基-3-正丙基吡唑-5-甲酸。分别讨论了环化反应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物质配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4.
1-甲基-4-乙氧羰基-5-羟基吡唑是合成吡唑类HPPD酶抑制剂的-种很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笔者以丙二酸二乙酯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得到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再与水合甲基肼反应、关环后得到1-甲基-4-乙氧羰基-5-羟基吡唑。探讨了反应温度及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以水为溶剂,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收率较有机溶剂法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3-甲基-4-吡唑甲酸和3,5-二甲基-4-吡唑甲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席海涛  张秀芹  孟启  姜艳  孙小强 《精细化工》2007,24(2):199-201,208
吡唑甲酸衍生物是制备新型杀虫剂的中间体。为了简化工艺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以乙酰乙酸乙酯与原甲酸三乙酯为原料,乙酸酐为溶剂,加热回流4 h,合成了乙氧亚甲基乙酰乙酸乙酯(Ⅰ),收率为75%;然后在0~5℃冰浴中缓慢滴加w(NH2NH2.H2O)=80%的水合肼,室温反应0.5 h,与Ⅰ环合生成3-甲基-4-吡唑甲酸乙酯,收率77%,熔点46~47℃;最后经w(NaOH)=10%的水溶液水解,制得目标产物3-甲基-4-吡唑甲酸,收率88%,熔点237~238℃。用类似的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氯为原料,经缩合、环合和水解3步反应合成了3,5-二甲基-4-吡唑甲酸,3步反应的收率分别为52%、75%、85%。中间产物及目标产物的结构经熔点、IR、MS、1HNMR和13CNMR表征得以证实。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放大50倍进行了中试,目标产物的收率与小试结果一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倩  廖道华  张曙光  牛纪凤  汤阿萍 《农药》2012,51(8):569-572
[目的]旨在优化合成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氯并寻找一条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方法]以3-二甲胺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经三氟乙酰化、环合后生成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酸乙酯,再经过水解并酰氯化得到目标产物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氯。[结果]反应总收率为46.8%,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酸含量为96.1%(HPLC),所有中间体及产物经MS或1H NMR等进行表征。[结论]该路线操作简便、收率较高,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2,6-二(3-甲基-1-H-吡唑基)-4-溴吡啶为原料,经重氮化、溴化合成了新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双功能螯合剂中间体2,6-二(3'-溴甲基-1'-吡唑基)-4-溴吡啶,通过IR、GC-MS1、H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探讨了合成条件及反应机理。同时,通过GC-MS1、HNMR和元素分析等对第一副产物4-溴-2-(3'-溴甲基-1'-吡唑基)-6-(3'-甲基-1'-吡唑基)吡啶的结构也进行了确认,以其为原料可继续合成目标化合物,大幅提高总产率。  相似文献   

8.
在水相中以碱性离子液体[H3N+CH2CH2OH][CH3COO-]为催化剂,芳香醛、丙二腈和4,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吡唑为原料一锅法反应合成一系列2-氨基-4-芳基-3-氰基-5-甲基-7-苯基吡唑[5,4-b]-γ-吡喃衍生物。该方法利用了廉价易得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以2,6-二(3-甲基-1-H-吡唑基)-4-溴吡啶为原料,经重氮化、溴化合成了新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双功能螯合剂中间体2,6-二(3'-溴甲基-1'-吡唑基)-4-溴吡啶,通过IR、GC-MS1、H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探讨了合成条件及反应机理。同时,通过GC-MS1、HNMR和元素分析等对第一副产物4-溴-2-(3'-溴甲基-1'-吡唑基)-6-(3'-甲基-1'-吡唑基)吡啶的结构也进行了确认,以其为原料可继续合成目标化合物,大幅提高总产率。  相似文献   

10.
王贵军 《河北化工》2011,34(7):9-10
5-氨基-1-(2-羟乙基)吡唑是第4代硫酸头孢噻利的C-3位侧链。用乙氧亚甲基氰乙酸乙酯和羟乙基肼为原料,经环合、水解等一锅反应合成5-氨基-1-(2-羟乙基)-4-甲酸吡唑,然后加热脱羧得到5-氨基-1-(2-羟乙基)吡唑。分析了反应原理,优化了合成条件,提高了收率,减少了副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纳米氮化硅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DSC、红外光谱研究了纳米氮化硅粒子的加入对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由于纳米Si3N4高的表面活性会促进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纳米粒子的加入增大了体系的粘度阻碍了反应分子的运动使得复合材料固化反应速度变慢。环氧树脂体系在不同反应时期表现出的不同的固化行为正是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还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纳米Si3N4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固化时间的影响。当纳米Si3N4添加量为3%(以环氧树脂质量计)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提高了145%。  相似文献   

12.
间-乙酰氨基硝基苯与溴苯发生Ullmann缩合反应是制备3-硝基二苯胺最常用的方法。在氮气保护下,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以及它们的物料比方面对此反应作了研究。优惠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4h,反应温度163℃,催化剂为铜粉,物料比n(间-乙酰氨基硝基苯)∶n(溴苯)=1∶1.5。在上述条件下N-乙酰基-3-硝基二苯胺的收率为98%。  相似文献   

13.
以新型Pt/C为催化剂,无溶剂法加氢还原3,4-二氯硝基苯制备3,4-二氯苯胺,反应温度100℃,氢气压力1.0 MPa。实验结果:3,4-二氯苯胺含量99.75%(GC),脱氯副反应0.1%,收率99%。建立了反应过程的液相色谱中控分析方法,对中间产物进行了LC-MS表征,发现了中间体3,4-二氯苯基羟胺浓度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AlCl3脱氟-碳热氯化法从混合稀土精矿中提取稀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经AlCl3脱氟和加碳氯化反应提取稀土的工艺及反应机理,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和脱氟剂对稀土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脱氟剂AlCl3存在下,600℃已获高提取率(93%),800℃时氯化反应2 h,稀土提取率高达97.4%. 采用XRD法分析了不同温度下混合稀土精矿碳热氯化2 h后酸不溶物的物相组成,探讨了AlCl3脱氟-碳热氯化法从混合稀土精矿中除氟并提取氯化稀土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范继业 《河北化工》2011,(11):25-26,29
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头孢烷烯酸对甲氧基苄酯(简称GCLE)取代7-ACA,直接和三嗪环反应合成头孢曲松中间体7-苯乙酰氨基-3-三嗪环甲基头孢-4-羧酸对甲氧苄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反应过程进行监测。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确定反应为SN2历程,通过测定25℃、35℃下在不同溶剂中反应的速率常数,得出其亲核取代反应活性顺序为:乙腈〉四氢呋喃。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γ-Al2O3负载的三苯基膦稳定的钌纳米粒子(PPh3-Ru/Al2O3)催化剂,并进行了XRD 和XPS表征。将其用于对氯硝基苯的选择加氢反应,考察了反应压力、温度和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氢压2 MPa、反应21 h和对氯硝基苯几乎完全转化的条件下,实现了产品对氯苯胺99.7%的选择性。分析表明,脱氯反应的抑制是取得产品高选择性的主要原因,阐明了该催化剂如何有效抑制脱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赵宙兴  叶大钧 《化学试剂》2012,34(8):756-758
以苯甲酰氯、四氯化碳、间甲基苯甲酰氰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重点考察了氰化过程中不同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时间、溶剂和催化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反应条件为:n(1,1,2-三氯-2-苯基乙烯)∶n(3-甲基苯甲酰氰)=1∶1.2,二氯甲烷为反应溶剂,3 mmol催化剂三乙胺,室温反应5 h,总收率达80.6%。  相似文献   

18.
以苯甲酰氰为氰化试剂,乙酰乙酸乙酯、苯胺为原料,三组分一锅法合成3-苯胺基-3-氰基丁酸乙酯。重点考察了三组分一锅法中物料配比、反应介质、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合成3-氰基-3-苯胺基丁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苯胺)∶n(乙酰乙酸乙酯)∶n(苯甲酰氰)=1∶1∶1.2,反应介质为二氯甲烷,冰水浴下反应5h,收率达81.5%。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比研究Fenton和EDTA-Fe~(3+)、 Fe~(3+)、 Fe~(6+)类Fenton试剂对盐酸四环素的氧化效果,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 H_2O_2与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比、试剂投加量对盐酸四环素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EDTA-Fe~(3+)类Fenton氧化效果影响较小,Fenton、 Fe~(3+)和Fe~(6+)类Fenton技术最适pH值范围分别为3~5、 4~7和4。Fenton反应速度最快,20 min基本稳定,其次是EDTA-Fe~(3+)类Fenton反应,Fe~(6+)类Fenton反应速度最慢。Fenton、Fe~(3+)和Fe~(6+)类Fenton反应中H_2O_2与铁离子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0∶1, EDTA-Fe~(3+)类Fenton反应中H_2O_2与铁离子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3∶1。在最优试验条件下,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效率依次为:Fenton> Fe~(3+)类Fenton> EDTA-Fe~(3+)类Fenton> Fe~(6+)类Fenton;4种反应试剂对CODCr的去除效率均不高,处理效果最好的是Fe~(3+)类Fenton试剂,CODCr去除率为21.4%,而EDTA-Fe~(3+)类Fenton处理后CODCr浓度高于进水。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盐酸四环素在4种反应体系中均迅速下降,有小分子产物生成。4种试剂处理后出水色度均较高,后续需要脱色处理。  相似文献   

20.
徐玉明  李年康  徐新 《广州化工》2012,40(18):66-68
以3-硝基邻苯二腈、2,4-二甲基-3-戊醇、氢化钠为原料,进行赖因德斯—林格反应缩合,合成目标化合物——3-(2,4-二甲基-3-戊氧基)邻苯二腈,主要探讨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滴加时间对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优反应条件;3-硝基邻苯二腈与2,4-二甲基-3-戊醇钠的摩尔比为1∶1.25,反应温度为0℃,滴加时间为3 h,反应时间2 h,反应收率为87%。通过熔点,HNMR确证目标产物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