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能源署(IEA)11月9日在伦敦发布2011年版《世界能源前景》报告中发出警告,如果政策方向不进行大胆的改变,那么全球将陷入一个自己挖掘的不稳定的、低效的高碳能源困境中。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能源顶层设计情况展示出另一条思路,首先以污染少的能源替代污染多的能源,降低煤炭比重增加天然气比重是更现实的环保选择。这对于经济和能源发展水平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特别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贲 《油气世界》2007,(6):19-22,30
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高能耗工业年增15%以上的高速增长,使能源形势空前严峻.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油气资源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2006年,占世界GDP5.5%的中国,耗费了世界15%的能源。2006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47%;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堪忧。  相似文献   

4.
《世界石油工业》2005,12(5):78-79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举办能源圆桌会议,邀请国际能源界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士,就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能源投资的合理组合、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能源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如何创造能源开发利用与人类环境的和谐发展等战略问题展开讨论,将有利于中国乃至亚洲的能源供需、产业调整、能源与经济发展、能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的分析与决策。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了解世界的机会,为中国能源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跨国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节约能源是中国缓解资源约束的现实选择。文章分析了中国的能源发展状况与发展中面一临的挑战,解读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的相关内容,对全面落实节约优先能源发展战略的措施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新闻办2007年12月26日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全文1.6万字,详细介绍了中国能源发展现状、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供给能力、促进能源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以及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费也迅速增长,能源的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其中石油需求的增长最为迅猛,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而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长也使能源的稳定供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已经影响到全球能源市场,另外我国为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在亚非拉地区进行了一些正常的经济活动,这都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很多国家对此表示担忧,发出了“中国能源威胁论”的言论。国内很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对此言论进行了解释和驳斥,本文从能源强度角度再析中国能源威胁论,试图对中国能源消费作出较为客观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华贲 《油气世界》2007,(4):27-31
一、国际市场剧变和LNG项目面临的困境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的需要,大力引进LNG10来个,LNG接受站项目陆续规划。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向总统建议建设40个LNG接受站以弥补国内目益增长的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了采购热潮。直到2005年初,国际LNG仍然是买方市场。但是到2005年春夏,这种局面开始变化。LNG价格在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的推动下一路攀升,离岸价从不到$3/MMbtu一直升到$6/Mbtu。油价上涨进一步刺激了美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加上北海天然气的逐年减产,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的整体国情来看,绝不能大规模地发展粮食能源化。国家在强力保障石油安全的同时,更会保证粮食安全,二者不可偏废。发展替代能源绝不能与民争粮,与粮争地,这是进入替代能源领域的企业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晓兰 《海洋石油》2009,29(3):25-25
6月10~11日,2009年第五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一致认为,到2050年我国将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并驾齐驱的局面;到本世纪末,我国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彻底改变目前以石油、煤炭等化石类能源为主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中国科学院发布《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2050年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认为,2050年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应当更加前瞻,以确保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可持续能源为主过渡的目标平稳实现:化石能源消耗总量与2005年相比增加不超过50%;单位GDP能耗届时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水电和核电,使之占发电总量的20%以上;大力开发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力争使其占一次能源总量的25%左右。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能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实现了经济复兴,但其能源战略也面临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国际能源价格、油气资源开发过度和能源外交受抵制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对俄罗斯远东能源战略政策及实施情况,以及与远东国家进行能源合作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只有具备全局观及地缘战略利益眼光,俄罗斯与远东地区的能源合作才会有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世界能源发展态势显示,世界能源需求重心继续向东半球转移,供应多中心化趋势日益增强.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成为新“能源革命”的主角。中国能源需求趋势、能源结构优化及天然气进口价格将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以“生态友好的能源发展新战略”重构能源政策,利用非常规天然气发展契机推动新一轮油气改革,而新能源的发展则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的双重作用。对中国能源政策制定的提议:适时调整能源政策内容,突出能源开发利用的创新机制;突出能源内外政策的对接性,加大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力度;强化能源政策的公共利益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石油工业》2005,12(2):78-79
为扩大国际交流.进一步推动国际能源合作.探讨新技术、先进管理及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世界能源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指导下将举办“2005中国国际能源博览会”,博览会得到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地开展对外能源合作,通过对全球和区域层面的国际能源合作和中国参与情况的梳理,我们发现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中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促进能源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给中外能源界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架设沟通的桥梁,世界能源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举办了2007年中国国际能源论坛。值大会召开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世界石油理事会总干事长Pierce Riemer博士,就中国能源界的读者广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7.
美国页岩气的迅猛发展及对美国和世界能源的潜在影响引起全球能源界的重视。特别是美国一些研究者提出中国页岩气堪与美国相比,甚至高于美国的认识,这更给我国的“页岩气热”加温。  相似文献   

18.
《国外测井技术》2005,20(2):79-79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2月15日在伦敦表示,中国2010年石油进口规模将达到1.8亿-2亿吨,进口依存度将随之突破50%。在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燃煤占2/3,尽管降低燃煤消耗是能源结构改善的一大标志,但能源多元化绝不意味着单纯依赖石油,应该考虑增加对其他新型能源的利用。2010年天然气将占能源消费的20%,2010年天然气进口也将达到200亿-25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加快,中国对能源需求旺盛,能源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而且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也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正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且相继出台了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如何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如何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著名能源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唐结合他多年在能源行业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韩晓平: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非常低。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在能源领域引入市场机制至关重要。它需要更多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地方的国有企业,其他央企都能进人到这个市场。只有多元的格局出现,才能促进在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也会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