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武  张永正 《人民黄河》2004,26(9):9-10
介绍了机械化做埽技术的由来和笼埽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特点。结合在蔡集控导工程中的应用,从施工准备、机械配套与人员安排以及施工流程等方面对机械化做埽技术进行了说明。实际应用表明:采用笼埽进占施工,其投资与柳石搂厢进占、抛柳石枕的传统施工方法基本相当。同时,采用机械化做埽技术,不仅可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而且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机械修筑传统埽体、柳石混杂机械筑埽和层柳层石机械筑埽的施工工艺,与人工作业筑埽相比,作业优势明显,可在黄河防汛抢险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传统埽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指出了机械化做埽的优势:①工艺简单、易学易用;②适合抢大险、抢恶险及堵口;③能弥补传统埽的致命缺陷;④适应性强;⑤机械化做埽即可行又经济.在蔡集、王庵等控导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机械化做埽技术成熟,是一种有效的抢险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利》2008,(10):75
技术简介:该技术通过改制装载机为软料叉车,引进和改造六角钢网编织机,研制铅丝笼封口机,实现了利用机械装、封、抛铅丝笼和采用柳石混杂、层柳层石抢险机械化,研制出埽笼抢险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5.
埽工为黄河上最古老的御水建筑物。它是用薪柴绳缆和土筑成的。早在春秋时期已有应用,埽工之名起于北宋时期。在宋代以前主要是采用卷埽的办法:“先择宽平之所为埽场,……密布芟索(用芦荻拧成的绳索)、铺料(在绳索上铺榆、柳枝叶),梢芟相重,压之以土,杂以砖石,以巨竹索(即竹绳)横贯其  相似文献   

6.
“埽”是以薪柴、土、石为主体,以桩绳为联系建成的一种水工建筑物,“临堤下埽”是黄(沁)河堤防抢险中常用的抢护方法之一。通过对几则抢险实例的分析和理论计算,认为这种方法易造成抢险被动,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少采用或不采用。  相似文献   

7.
耿明全  陈银太  朱太顺 《人民黄河》2003,25(3):26-27,33
黄河堤防堵口进占技术是黄河下游防汛抢险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堤防堵口进占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目前的要求。在认真分析传统埽工堵口进占技术适应性和改进途径的基础上,立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黄河下游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出利用现有的自卸汽车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和土工合成材料,铅丝笼,当地石料,土料进行黄河汛期进占堵口的方案,研究表明,该堵口进占技术可行可靠,功效高,非常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河传统堵口技术是无数次堵口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历史上众多治黄专家和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黄河传统堵口技术内容包括堵口方案,特点,施工步骤,工艺要点等。在对该技术进行全面地研究,总结后,提出传统堵口技术用于汛期堵口的适应性及其改进建议为:①合理确定堵口总体工程方案;②尽量采取护底措施;③使新材料和当地工程材料有机结合;④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9.
对2003年10月大张庄控导11坝抢险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启示:①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抢险成功的组织保证;②充分发挥专业部门技术骨干和参谋作用是重大险情抢护的技术保证;③完善的抢险预案是保证抢险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④大型抢险机械设备与传统埽工有机结合是工程抢险的发展方向;⑤工程联坝应全部硬化;⑥重视抢险期间的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人机配合抢险成为必然趋势。使用传统的厢埽抢护坝岸或堤防坍塌险情存在一定缺陷,文章在分析传统黄河埽工材料性能、施工工艺、抢险效率等方面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研究的"饺子网埽"进行抢护险情,实现了抢险快、机械化设备利用率高、成本低、取材容易、施工方便的突破,而且抢险效果好,对控制河势引导主流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游荡型河段整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嫩江右岸白沙滩险工中机织土工模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系接压载软体排护岸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介绍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办法,同时对质量检测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沉梢坝是长江崩窝治理形式之一,它是由若干树枝梢体在崩窝口门叠加而成的透水坝,是在岸线崩塌形成崩窝以后采用的锁口促淤方法。施工中使用定点变向抛投工艺,形成了一座符合设计要求的透水坝体。经过几个汛期的检验,坝体内崩窝处淤积明显,沉梢坝起到了显著的促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砼铰链沉排技术在长江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砼铰链排由于其良好的适应江岸变形和耐冲性能,特别适用于江河水深流急、迎流顶冲地段护岸、介绍了砼铰链排在长江江新洲江岸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15.
人工挖孔桩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人工挖孔桩的成孔、护壁、钢筋笼制作和安装、桩芯混凝土浇灌等施工过程.施工后对桩基的检测试验成果表明在特定的地质、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在较恶劣的环境中,人工挖孔灌注桩是可行的,只要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施工工序,该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长江南京河段护岸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护岸结构型式的护岸机理进行分析,结合南京河段护岸整治现状,选用抛石、四面六边体框架群、混凝土铰链排等护岸型式进行模拟比较试验.试验成果表明,在南京河段水沙条件下,四面六边体框架群护岸结构型式透水、稳定,减速促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利用高精度定位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对土石坝填筑碾压施工过程开展了实时智能化监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何利用无人驾驶碾压机械实现智能施工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利用激光雷达、短波雷达、卫星定位等关键技术,研发了不改变施工机械油路、电路等控制系统以及机械结构的无人驾驶改造技术,能够实现自主施工环境感知、自主施工行为决策、自主施工动作执行的目的。结合建立的土石坝填筑施工过程实时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了大坝填筑碾压施工全过程智能化,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过程管理水平。土石坝填筑碾压施工无人驾驶技术通过在河南出山店水库大坝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南水北调中线西甘池试验洞变形量测数据,采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进行反分析计算,所得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和现场原位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使用的方法和所得结论可用于隧洞围岩稳定计算、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9.
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期合同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伟 《中国水利》2014,(4):31-32
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进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实现建设目标(质量、投资、工期)的重要手段。结合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实际,介绍了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合同管理职责、合同执行过程管理等理论,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白云岩砂化是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面临的典型地质问题之一。砂化白云岩物理力学参数的准确获取可以为施工和设计提供依据,保障隧洞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强烈砂化白云岩因其岩体结构较为破碎,难以通过制作标准试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取岩体力学参数。基于此,为了快速获取强烈砂化白云岩岩体力学参数,通过现场调查以及针贯入试验,运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对其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估算,并将估算结果与现场岩体平硐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Hoek-Brown强度准则估算的强烈砂化白云岩力学参数绝大部分值落在试验值区间内,Hoek-Brown强度准则在强烈砂化白云岩岩体力学参数估算中运用效果良好。根据估算结果给出研究区强烈砂化白云岩的岩体力学参数建议值,可为工程建设提供支撑,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