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催化剂的制备因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CuO/ZnO/Al2O3和CuO-ZnO-Al2O3/HZSM-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合成反应条件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催化剂,350°C下焙烧,230~240°C下还原CuO/ZnO/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高。CuO-ZnO-Al2O3/HZSM-5催化剂上合成反应的适宜条件:温度270~300°C,压力4.0MPa,空速1500h-1,H2CO=2~2.8(mol比),原料气中CO2的浓度为5%(v)。  相似文献   

2.
合成甲醇掺钒铜基催化剂XPS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电子能谱考察了合成甲醇共沉淀CuO-ZnO-Al2O3催化剂与掺钒样品的表面状态及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它们是存在于催化剂固体表面上的Cu^+或Cu^0,且Cu^+的活性高于Cu^0;促使Cu^+离子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Cu^+溶于ZnO形成固溶体,Al2O3掺杂于ZnO诱导产生正离子空位及形成非化学计量化合物Zn^1+xO(x〉0)。铜基催化剂掺钒的作用在于V^3+离子比Al^3+离子极化能  相似文献   

3.
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TPD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TPD方法比较研究了H2和CO分别在ZnO、ZnO/Al2O3、CuO/ZnO/Al2O3和CuO/ZnO/Al2O3/CeO2等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讨论了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可能的吸附位,结果表明改进型的CuO/ZnO/Al2O3/CeO2催化剂中Cu+/Cu0比CuO/ZnO/Al2O3催化剂多,这有利于提高合成甲醇的速率。  相似文献   

4.
改进型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NC208的DT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改进型铜基催化剂进行了研究,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型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NC208(Cu-Zn-Al-M12)初始活性比工业催化剂C207(Cu-Zn-Al)提高约18%;耐热试验后比C207提高约46%。两种催化剂的DTA对比试验显示,工作态NC208催化剂热稳定性明显优于C207;NC208催化剂前驱体含Cu(NO3)2·3Cu(OH)2、Zn5(OH)6(CO3)2和(CuZn)(OH)2CO3等成分比C207多,其分解温度小于350℃;NC208催化剂还原最高温度为235℃。  相似文献   

5.
高活性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速碰撞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其含Cu量与ICI51-2相近,但分散度比ICI51-2高37.3%。在2.067MPa、210℃、3600h-1反应条件下,其甲醇合成活性比ICI51-2高40%,FTIR实验表明,反应中间态是甲酸盐,Cu+是活性表面物种  相似文献   

6.
甲醇碳化气相合成碳酸二甲酯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甲醇羰化气相合成碳酸二甲酯负载型铜基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并以X射线衍射和和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反应前后的物相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催化剂反应前,主要物相为Cu2O,Cu^0,CuCl2.3Cu(OH)2,反应后,主要物相为CuO,Cu2O,CuCl2,3Cu(OH)2。研究认为铜基催化剂上气相甲醇羰化合成DMC反应的催化活性位是CuO和Cu2O,反应是基于Cu^2+和Cu^+的氧化还原催化循环  相似文献   

7.
Mn助剂对甲醇合成Cu-Zn-Al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XPS、XAES、SEM、TPR等方法研究助催化剂Mn对甲醇合成Cu-Zn-Al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催化剂Mn有助于分散和稳定活性组分,使之不易烧结。XPS、XAES结果表明,反应态的3组分催化剂表面存在Cu(I)和Cu(0);而掺Mn的4组分催化剂表面则存在Cu(I)和Cu(I)。Mn的存在可促进Cu(I)的生成,抑制Cu(0)产生。这一结果暗示Cu(I)是CO加氢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8.
Al2O3对Zn/HZSM-5芳构化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l2O3的加入对Zn改性HZSM-5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应用分析电镜(TEM-EDS)对催化剂进行了微区元素组成分析,比较了Al2O3、Zn/Al2O3、HZM-5以及Zn/Al2O3+HZSM-5机混催化剂的芳构化性能和Zn分布,并初步探讨了影响Zn组元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加入Al2O3的Zn改性HZSM-5催化剂在经过高温焙烧或水热处理后,原来处于分子筛上的Zn组元部分迁移至Al2O3  相似文献   

9.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反应评价并结合XRD、TPR、吡啶-TPD、CO2-TPD、XPS等物化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uO/ZnO/Al2O3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不同方法制备催化剂的特点,发现共沉淀沉积法制备的CuO/ZnO/Al2O3催化剂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CO转化率达82%,二甲醚在有机物中选择性为96%。  相似文献   

10.
采用醇盐法制备了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进行了CO2加氢反应和透射电镜测试,同时以超细CuO-SiO2为对比,分别进行了XRD、TPR研究。对于CO2加氢反应,CuO-SiO2催化剂在加入ZnO组份后催化活性显著提高。TEM测试表明CuO-ZnO-SiO2催化剂前体在400℃及600℃焙烧后平均粒径分别为28nm和34nm。XRD测试表明在CuO-SiO2体系中存在CuO晶相,但更接近于无定形或微晶状态;而在CuO-ZnO-SiO2体系中,则存在CuO晶相和ZnO晶相。TPR研究表明,CuO与ZnO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随ZnO含量增加,CuO还原峰向高温移动。ZnO对CuO还原最大峰温的影响取决于ZnO加入相对量的变化,即ZnO/CuO(mass%)比值。  相似文献   

11.
ZnO对合成甲醇Cu/ZnO/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高速碰撞共沉淀法制备n(CuO)/m(ZnO)/m(Al2O3)比分别为60/30/10和30/60/10的1^#和2^#催化剂,结果表明高ZnO的2^#催化剂活性较好,分散度较大。XPS测试表明2^#催化剂表面ZnO吸附的中间体(CHx或CHxO)较多且表面的Cu^+1浓度较高,从而促进CO加氢合成甲醇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草酸盐胶体法超细Cu/ZnO/Al_2O_3催化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草酸盐胶体共沉淀法超细Cu/ZnO/Al2O3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在相同条件下与国外的ICI-51-3合成甲醇催化剂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2.0MPa、230℃、空速6000h-1条件下,超细催化剂的甲醇时空产率为0.49g/(gh),高于ICI-51-3催化剂;同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Cu-MnO_x/Al_2O_3催化剂上CO_2加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不同Cu/Mn 物质的量比、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Al 含量的Cu - MnOx/Al2O3 制备的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CO2 加氢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当Al2O3 的物质的量分数在5 % ~10 % 。n(Cu) n( Mn) = 1 2 、焙烧温度400 ℃,反应温度260 ℃时,催化剂的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C5/C6烷烃低温异构化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AlCl3和CCl4为氯化剂,制备了Pt-Cl/Al2O3型C5/C6烷烃低温异构化催化剂,考察了补氯条件对催化剂异构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原料,在氢压2.0MPa,进料质量空速1.0h-1,反应温度140℃,氢油摩尔比1~2条件下,2,2-二甲基丁烷选择性30%;n-C6转化率90%,经微反装置300h运转,催化剂活性未见下降,达到了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  相似文献   

15.
HZSM-5分子筛与铜基的复合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二甲醚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以HZSM-5分子筛与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组成复合催化剂用于从合成气制二甲醚,以HZSM-分子筛替代γ-Al2O3作脱水催化剂可降低复合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在250~260℃,HZSM-5分子筛复合的催化剂,其DME选择性、时空产率均高于γ-Al2O3。甲醇合成催化剂与HZSM-5分子筛配比为3∶2时,CO转化率、DME时空产率较高。不同甲醇合成催化剂只影响复合催化剂的CO转化率,不影响DME选择性。不同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对复合催化剂的DME选择性影响显著,当硅铝比从32.79增至52.09,DME选择性增大,MeOH、CO2选择性下降;当硅铝比从52.09增至70.70时,DME、MeOH、CO2选择性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6.
CH_4/CO_2重整制合成气Co催化剂上积炭的XPS/AES、TEM和XRD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XPS/AES、TEM和XRD技术对CH4/CO2重整制合成气负载型Co金属催化剂表面积炭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不同气体处理的16.0%(mas)Co/γ-Al2O3催化剂表面积炭进行XPS/AES组成分析发现,金属碳化物碳(B.E.282.5eV)是重整反应中与CO2作用生成CO的活性碳物种。这种活性金属碳化物碳还可进一步转化为惰性的丝状碳和石墨碳。T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上生成丝状碳数量顺序为:16%Co/γ-Al2O3>>9%Co/γ-Al2O3~9%Co-Ca/γ-Al2O3(m(Ca)∶m(Al)=1∶1)。这与相应催化剂上Co微晶晶粒尺寸大小顺序(30nm>15nm>9nm)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作者认为,通过提高金属Co微晶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抑制丝状碳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Ⅱ.脱水组分对…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反应评价并结合XRD、TPR、吡啶-TRD等物理化手段研究了不同脱水组分对合成气直接制成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的以Cu-O-ZnO-Al2O3为甲醇合成活性组合、HSY或HZSM-5A分子筛粗交响乐不组分的双功能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Ⅰ制备方法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反应评价并结合XRD,TPR,吡啶-TPD,CO2-TPD,XPS等物化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uO/ZnO/Al2O3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提示了不同方法制备催化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应评价并结合XRD、TPR、吡啶-TPD等物理化学手段研究了不同脱水组分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的以CuO-ZnO-Al2O3为甲醇合成活性组分、HSY或HZSM-5A分子筛为脱水组分的双功能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CO转化率达89%,DME在有机物中的选择性接近99%;此处还发现,双功能催化剂的两活性组分发生“协同效应”,该反应中的脱水步骤在催化剂的弱酸位上进行  相似文献   

20.
氧化物体系的还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勇  汪仁 《天然气化工》1994,19(6):20-24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和原位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含CuO催化剂的还原行为和晶相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发现,CuO在还原过程中经历了CU2+→Cu2O→CU0两个阶段,并且在CuO中加ZnO、Al2O3后,提高了CuO的分散度,降低其还原阻力和表观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