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浩  何杰  李慧宗 《计算机科学》2016,43(12):168-172
基于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的标签应用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互联网内容组织方式,但随着数据规模的海量增长,产生了严重的信息过载问题,而传统的基于“用户-项目”二元关系的个性化推荐算法难以有效应对由“用户-项目-标签”所构成的三元关系。通过对基本人工鱼群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对标签推荐系统初始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的方法,用以降低标签推荐系统的数据分析规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标签推荐系统中的元素权重以及反映用户偏好的评分信息,将元素权重和评分等级进行加权处理,以处理结果作为张量中的元素,建立了一种新的加权张量模型,并利用动态增量更新的张量分解算法进行模型求解,进而完成个性化的推荐。最后在两个真实的实验数据集上对比分析了所提算法(FTA)与另外两个经典标签推荐算法的推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TA算法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均具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存在数据稀疏性、冷启动、新用户等问题.随着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利用用户间的信任关系和用户兴趣提供个性化推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一种结合用户信任和兴趣的概率矩阵分解(STUIPMF)推荐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用户评分角度挖掘用户间的隐性信任关系和潜在兴趣标签,然后利用概率矩阵分解模型对用户评分信息、用户信任关系、用户兴趣标签信息进行矩阵分解,进一步挖掘用户潜在特征,缓解数据稀疏性.在Epinions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推荐精度,缓解冷启动和新用户问题,同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推荐模型是静态的,忽略了时间因素。部分推荐算法虽然将时间因素考虑在内,但只是简单使用最近的数据或者 降低 过去数据的权重,这样可能会造成有用信息的丢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时间因素的局部低秩张量分解推荐算法。在传统的推荐算法的基础上,放松用户对项目的评分矩阵是低秩的这一假设,认为整个评分矩阵可能不是低秩的而是局部低秩的,即特定用户项目序偶的近邻空间是低秩的;同时又考虑时间因素,把评分矩阵看作是用户、项目和时间3个维度的张量,将传统的推荐算法延伸到张量领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能显著提升排名推荐性能。  相似文献   

4.
推荐系统是大数据时代处理信息过载问题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推荐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对较低。针对用户和项目冷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矩阵分解的混合型推荐算法(HR-TP),先从用户的评分角度挖掘用户的信任关系,再利用标签上下文根据用户特征测量项目间的关联关系,然后融合到概率矩阵模型中进行推荐。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推荐精度上对比常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用户兴趣挖掘的准确性,实现更加精准的用户个性化推荐,提出一种融合标签和长短期兴趣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利用用户使用各标签的次数和生命周期挖掘用户的长短期兴趣,计算用户标签偏好值;利用用户标签偏好值比较用户间的兴趣,获得更加精准的用户间兴趣相似度;将用户间兴趣相似度引入矩阵分解模型,预测项目评分并进行推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挖掘出的用户兴趣比其它推荐算法准确。  相似文献   

6.
针对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中的冷启动以及数据稀疏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用户动态标签和用户信任关系的矩阵概率分解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构建用户集、标签集和物品集三者间的动态联系,建立用户动态偏好矩阵;接着构建基于用户社会网络信息的用户信任关系矩阵,该信任关系矩阵使用用户信任反馈机制以实时更新用户间的信任值;最后提出融合用户动态标签和用户信任关系的矩阵概率分解模型,并在MovieLens与Jester_Joke_data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绝对误差均值、准确率与召回率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推荐系统需要利用到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极有可能暴露用户的喜好,给人们关心的隐私问题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保证推荐精度与用户隐私,提出一种结合差分隐私与标签信息的矩阵分解推荐模型。该模型首先将标签信息加入到项目相似度的计算过程;随后融入到矩阵分解推荐模型中提高推荐精度;最后运用随机梯度下降法求解模型最优值。为解决用户隐私问题,将拉普拉斯噪声划分成两部分,分别加入项目相似度与梯度求解过程中,使得整个推荐过程满足ε-差分隐私,并在一个真实的数据集上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保证用户隐私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推荐精度。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矩阵因子分解模型不能有效提取用户和物品特征,而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很好地提取特征信息。当前,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推荐算法只是单一地将神经网络的输出或物品特征与用户特征乘积的形式来做推荐预测,不能充分挖掘用户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文本卷积神经网络与带偏置项的奇异值分解(BiasSVD)结合的推荐算法,利用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来充分提取用户和物品的特征信息,然后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来做推荐,深层次理解文档上下文信息,进一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将该算法在MovieLens的2个真实数据集上做广泛的评估分析,推荐的准确度要明显优于ConvMF算法及主流深度学习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所面对的稀疏矩阵和新用户问题,提出基于用户邻域模型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通过对用户历史信息构建邻域模型以提高对新用户预测的准确性,同时考虑到矩阵稀疏和数据量较大会引起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过高,运用奇异值矩阵分解的方法,从而减小矩阵稀疏和数据量大的影响,提高推荐系统的准确性。通过Movie Lens数据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融合社交信息的推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的冷启动和数据稀疏等问题,但是在信任数据稀疏情况下,仍会造成推荐精度降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隐含信任度和项目关联度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首先,利用矩阵分解模型将信任数据进行分解,得到用户的潜在被信任矩阵,在此基础上引入用户的影响力,从而提出了基于隐含信任度的推荐模型;然后,为了更好的利用项目间的关联信息,反映项目间的有向性,提出了基于项目关联度的推荐模型;最后,综合两种推荐模型并构建了一种推荐算法TCRMF。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评分数据和信任数据稀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效地提高推荐算法的精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三元组数据内在关联性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平行因子分解(PARAFAC)的协同聚类推荐算法。该算法利用PARAFAC算法对张量进行分解,挖掘多维数据实体之间的相关联系和潜在主题。首先,利用PARAFAC分解算法对三元组张量数据进行聚类;然后,基于协同聚类算法提出了三种不同方案的推荐模型,并通过实验对三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最优的推荐模型;最后,将提出的协同聚类模型与基于高阶奇异值分解(HOSVD)的推荐模型进行比较。在last.fm数据集上,PARAFAC协同聚类算法比HOSVD张量分解算法在召回率和精确度上平均提高了9.8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在delicious数据集上平均提高了11.6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更有效地挖掘出张量中的潜在信息和内在联系,实现高准确率和高召回率的推荐。  相似文献   

12.
Linked Open Data cloud is being conceived and published to improve the us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various applications including Recommender System. While most of the existing works incorporate semantic web information into recommendation system by exploiting content based method, we introduced a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based semantic dual probabilistic matrix factorization approach. We have used semantic item features, generated in an unsupervised manner and incorporated them into user-item preference matrix for recommendation by co-factoring two matrices. To mitigate the difficulty of high dimensionality, sparsity and possible noise in the semantic item-property matrix,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was used as an unsupervised preprocessing step. To evaluate our new approach, RMSE are compared with 10 state-of-art algorithms especially Probabilistic Matrix Factorization which our method is based on, Precision is also compared between our method and PMF. Although similar dual matrix factorization approaches exist but most of them deal with very small item property matrix with abundant entries while our approach introduced a high dimensional and sparse item property matrix through an unsupervised automatic way which also alleviate the efforts to create those item property matrices.  相似文献   

13.
王磊  任航  龚凯 《计算机应用》2019,39(5):1269-1274
针对现有社会化推荐算法在信任分析方面的不足,研究了从社交辅助信息中充分挖掘用户信任关系的方法,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多维信任计算和联合矩阵分解的社会化推荐算法。首先,从用户社交行为、社交圈特征获得用户的动态和静态两种局部信任度,再利用信任网络的结构特征提取全局信任度;然后,构造一种对增强关注矩阵和社交信任矩阵进行联合矩阵分解的社会化推荐算法,并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对其求解。基于新浪微博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推荐精度和Top-K推荐能力方面明显优于socailMF、LOCABAL、contextMF和TBSVD这几种代表性的社会化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网络数据包中抽取相关特征进行手机应用推荐,使用江苏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机房抽取的网络深度数据包数据,从中抽取运营商所关心的热点手机用户的App访问信息,然后使用基于矩阵分解(包括奇异值分解(SVD)和非负矩阵分解(NMF))的推荐算法、奇异值分解推荐算法以及因子分解机推荐算法进行手机App推荐。实验表明,因子分解机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推荐效果。这说明因子分解机在手机应用推荐的场景中可以更好地描述用户和物品之间的隐含关联。  相似文献   

15.
周瑞环  赵宏宇 《计算机应用》2018,38(7):1877-1881
针对变形的奇异值分解(SVD++)算法的评分规则在模型训练和预测两个阶段的不一致问题和列表级矩阵因子分解(ListRank-MF)算法的Top-1排序概率在大量物品评分一样时排序概率一样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物品流行度的列表级矩阵因子分解算法。首先,在评分规则中使用到的用户有过行为的物品集合中去除当前待评分物品;接着结合物品流行度改进Top-1排序概率;然后使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并进行Top-N推荐。基于修正的SVD++评分规则,在MovieLens和Netflix数据集上比较了所提算法与目标函数为点级和列表级的SVD++算法。所提算法与列表级的SVD++算法相比,Top-N推荐准确率指标归一化折损累积增益(NDCG)值在MovieLens数据集上提高了5%~8%,在Netflix数据集上提高了1%左右。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高Top-N推荐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张浩博  薛峰  刘凯 《计算机工程》2021,47(3):125-130
为高效利用推荐系统中用户和物品的交互历史和辅助信息,提出一种改进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利用半自动编码器对用户和物品的辅助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出的特征映射到矩阵分解模型中,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实现半自动编码器与矩阵分解模型的联合更新以提升推荐效果。在MovieLens-100K和Book-Crossing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融合偏置的奇异值分解、概率矩阵分解等传统推荐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低的均方根误差和更好的推荐性能。  相似文献   

17.
Social Tagging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many users add metadata in the form of keywords, to annotate and categorize items (songs, pictures, Web links, products, etc.). Social tagging systems (STSs) can provid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recommendations: They can recommend 1) tags to users, based on what tags other users have used for the same items, 2) items to users, based on tags they have in common with other similar users, and 3) users with common social interest, based on common tags on similar items. However, users may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for an item, and items may have multiple facets. In contrast to the current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our approach develops a unified framework to model the three types of entities that exist in a social tagging system: users, items, and tags. These data are modeled by a 3-order tensor, on which multiway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an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is performed using both the Higher Order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HOSVD) method and the Kernel-SVD smoothing technique. We perform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gainst state-of-the-art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with two real data sets (Last.fm and BibSonomy). Our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erms of effectiveness measured through recall/precision.  相似文献   

18.
现有微博用户标签推荐方法大多依靠好友关系或内容进行推荐,并不能解决微博中存在的从众关系(噪音关系)及用户标签稀疏问题.因此,文中提出基于降噪关系正则化的微博用户标签推荐算法.通过LDA对用户的博文进行主题分析,衡量用户好友兴趣相似度,降低无共同兴趣的好友对目标用户的影响.将得到的降噪关系作为正则化项引入到用户标签非负矩阵分解模型中,解决用户标签稀疏问题.通过拉格朗日乘子法和KKT条件对模型进行优化和约束,最终得到近似的用户标签矩阵,为用户进行标签推荐.实验表明文中算法推荐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19.
协同过滤方法广泛应用于推荐,但是数据稀疏成为模型提供高质量推荐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此问题,文中提出融合社交关系和语义信息的推荐算法,提高协同过滤方法的推荐性能,有机融合稀疏的用户行为记录、项目的社交信息和项目的语义信息.应用矩阵分解技术把行为矩阵和项目社交关系映射到一个低维的特征空间,提供项目社交关系信息分解的显式解释,分析关系信息对用户行为偏好产生的影响.同时,使用社会化因子正则的级联去噪自编码器模型学习项目语义特征,改进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在真实腾讯微博和Twitter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有效提高召回率、准确率和推荐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