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宁二号煤矿八采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村庄较多,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效益,本采区设计了常规工作面和条带工作面相结合的开采方案。文中针对同一个采区不同的开采方式开采对地表的影响差异,对比分析了系列地表移动参数,并得出了结论,对以后同等或相似条件下的采煤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宝寺煤矿厚冲积层下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中根据梁宝寺煤矿首采区三个条带开采工作面的地表岩移观测数据,绘制了地表移动变形曲线图,求得了岩移参数,探讨了厚冲积层条件下宽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特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研究证明的近水平煤层条带开采沉陷实测纠偏方法,编制了条带开采沉陷实测纠偏软件.该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能利用现场条带开采地表沉陷的实测数据准确有效地为煤矿生产实践提供用于判别开采损害程度的预计指标值.基于临涣煤矿10号煤层四采区已采2条带工作面的实测沉陷数据,应用该软件对村庄建筑物下工作面的采后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煤》2016,(9)
为研究新驿煤矿条带开采地表下沉规律,根据五采区具体地质条件对条带开采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对不同开采方案地表沉陷规律进行了预计,结果表明:1新驿煤矿上部覆岩多为无坚硬岩层,不存在"关键层",采用条带开采,地表沉陷较及时,且数值较大。2对五采区进行条带开采方案比较,开采宽度为60 m时,最大变形值在Ⅰ级变形范围内,可以保证村庄房屋的正常使用;工作面开采宽度为70 m时,可对房屋产生轻微影响;工作面开采宽度为80 m时,可对房屋产生破坏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走向小条带开采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前岭煤矿在41采区上方专门设立了岩移观测站。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了本区条件下走向小条带开采时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有关岩移参数。41采区开采后地表建筑物完好无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永夏煤田属干高潜水位类型,常规开采方法其地表沉降变形不能满足建筑物下采煤要求,本文针对车集煤矿24采区地面状况和井下地质条件基础上,对村庄下可行开采方法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采用条带开采方法.然后本文对该采区条带开采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对各方案进行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经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了条带开采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西安矿建筑物下特厚残煤采区16采区为例,经过对采区地质采矿条件、地表移动与变形计算参数分析,进行了多种开采方案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计算,最终提出了适合16采区条件的优化开采方案。对地表水体下的采区进行了覆岩破坏高度预计,计算了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就松散含水层和地表水体对工作面充水是否产生影响进行了评价,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厚冲积层及薄基岩条件下条带开采观测数据,分析了表征空间形态的地表移动角量参数;优化了常规条带开采采动影响预测的地表移动计算参数;拟合了采用窄工作面计算方法计算的地表移动参数,用于计算非充分宽条带短壁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计算。通过实践,只要采用合理技术与设备,即使是在条带开采条件下,也能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韩科明 《矿山测量》2021,49(3):31-36
为了解决西安矿老矿区资源枯竭、建筑物下残留煤柱遗存问题,采用概率积分法计算了16个残煤块段20个工况开采后的地表移动变形,分析了不同开采工况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优化设计了残煤开采工作面.通过对距离较近的块段留设煤柱,对尺寸较大的块段采用条带开采,对个别地表变形较大区域的建筑物预先加固,实现了西安矿六采区残煤不迁村开采,有显著的工程价值,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建下残煤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厚松散层大采深地质条件下多工作面接续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开滦钱家营矿十采区岩移观测站观测数据为基础,对多工作面接续开采后地表动态变形进行分析总结,拟合计算了不同开采宽度下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和岩移角量参数,补充了该地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1.
根据杜儿坪矿矿井上下情况,工作面采用条带开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得出结论:条带开采覆岩与地表移动规律主要由采区上覆岩层弯曲和煤柱压入引起。论文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对煤柱稳定性、地表允许最大变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依据三下采煤规程规定,对条带开采安全性进行评价,保证井下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2.
协调开采在建筑物下采煤中应用的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孝文  陈冉丽  郝刚 《煤炭科技》2010,(2):26-28,32
针对某煤矿33采区的地质采矿条件和地表某农场建筑群的现状,在理论计算、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农场建筑群下多工作面协调开采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多工作面协调开采方案及其参数,论证了该农场建筑群压煤用多工作面协调开采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裴磊  胡昊 《煤》2013,22(6):24-27
为了解决条带开采回采率相对较低和煤矿采空区全部充填开采成本相对偏高的问题,同时有效地控制建筑物下采煤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陷,提出了采空区胶结充填条带开采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技术思路;以胶结充填体和覆岩结构联合控制开采沉陷为原则,深入研究胶结充填条带开采模式下不充填区工作面采宽和充填区工作面采宽及两者间的协调关系,并求得了两者间的关系式;该模式对建筑物下开采设计是十分有效的,能够有效地控制地表移动和变形,提高采区回采率,以实现建筑物下安全采煤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充填开采成本。  相似文献   

14.
深部走向条带开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毛郢孜煤矿在矿井深部32采区南翼采用了走向条带开采方法进行开采,安全开采了2个走向条采工作面,开采后地表各类建筑物完好无损。介绍了开采方案设计、采取的安全措施、成功经验。认为该方法为今后皖北矿区及其它类似条件建筑物下安全采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王楼煤矿三采区13313充填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三采区地质采矿条件的分析,根据地表村庄和建筑物分布状况,依据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工作面充填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影响进行了预测与分析。提出了工作面充填开采设计方案,采用矸石充填的开采方法,以达到经济、合理、安全地采出建筑物下煤炭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林南仓矿某采区原有的条带开采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对该采区条带开采方案进行参数设计,并预计其地表移动变形的最大值;应用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法分别对各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地表移动和变形各参数的最大值,分析条带开采中不同采留宽度对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影响,研究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同时收集该采区地表观测站的现场观测数据,对预计的地表移动及变形值进行验证,得出林南仓矿该采区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适用于该采区的更优的条带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7.
曹志善 《山西煤炭》2009,29(4):15-16
为了掌握综采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通过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总结了孔庄煤矿综采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地表下沉特征,并结合相邻采区分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表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综放开采条件下与分层综采条件下的的地表沉陷规律.  相似文献   

18.
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某矿3107、3111、3115条带开采工作面为工程实践背景,在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对受到采动影响的地表进行动态观测,及时掌握其移动变形情况;研究其煤层开采以后地表的移动规律,并建立地表移动变形的Flac3D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研究开采不同个数条带工作面条件下地表的变形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9.
《煤炭技术》2019,(12):28-31
以王楼煤矿三采区13313充填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三采区地质采矿条件的分析,根据地表村庄和建筑物分布状况,对工作面充填开采的原理,充填体压缩量及地表移动预测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矸石充填工作面老空区开采方法。通过对水准基点观测,充填开采地表最大沉降在210 mm,能有效的控制顶板,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避免了传统的村下开采造成严重的生态与人文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20.
在建立了地表观测站及现场观测的基础上,对小屯矿轻放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资料进行系统计算和分析,应用理论计算来确定条带参数,并通过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条带地表变形进行模拟,为该矿区及类似条件下的条带开采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