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电信技术》与我共进步铁法矿务局铁路运输部张志维伴随着电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与《电信技术》也并肩走过了13年的路程。记得1980年我刚从邮电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就接触了它,还有当时的《农村电信技术》,从此,我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期我都认...  相似文献   

2.
《电信技术》杂志不但是我的良师益友,而且她那认真负责、尊重科学的态度更引起我的敬重和珍惜。出于内心的爱好,我先后多次给杂志社写过一些技术性稿件。第一次被录用的稿件刊登在1978年第1期的《农村电信技术》上。此后,我先后有8篇文章刊登在《农村电信技术》上...  相似文献   

3.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电信技术》创刊已经50周年了。50年的风雨历程,陪伴了一代代的电信人。忆起我与《电信技术》的情缘,可以追溯到10年前。那时的我,总以为天永远是蓝的,阳光永远是灿烂的。可是,真正开始在程控机房工作后,才发现自己所学的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沮丧、受挫的情绪笼罩着最初工作的每一天。这时,我的班长,一位细心、和善的老大姐注意到了我的失落。她告诉了我很多当年她与我相似的体会及如何尽快调整心理的落差方法,并向我推荐了一本令我终身受益的杂志——《电信技术》。从那时起,《电信技术》便成为了陪伴我的忠实朋…  相似文献   

4.
认识《电信技术》是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那是一次极偶然的机会 ,在我们办公桌上发现了一本过期的《电信技术》杂志。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情 ,便浏览了起来 ,一下子我便对“她”着迷了。丰富的内容吸引了我。从那以后 ,我便和《电信技术》结了“缘”。每期必先睹为快。“她”不但理论性、知识性、信息性很强 ,而且跟踪当今先进技术的报道也很及时。我不但细细研读每一个栏目的内容 ,而且遇到认为重要的内容(实用性强的)都摘要作笔记。有一次 ,局里要搞“九七”工程 ,我马上翻出以前所作有关“九七”工程的笔记 ,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 ,受到局…  相似文献   

5.
可以无愧地说:我也随《电信技术》同行了45年。我走上电信工作岗位后,喜欢阅读的第一本技术杂志就是《电信技术》,记得当时叫《电信技术通讯》。经历45个风风雨雨的春秋,我始终未曾离开过《电信技术》庞大的读者群体,似乎也可算是《电信技术》发展的见证人之一吧!回忆起来,第一个15年《电信技术》为我扩大电信知识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第二个15年《电信技术》为我打开了通向电信技术更新、补充深层知识的大门;第三个15年《电信技术》又为我开凿了电信高新技术革命和世界最新电信信息的源泉。这三个15年我从《电信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最爱读《电信技术》杂志沈阳煤炭设计研究院陈红小的时候对电话就很感兴趣,每次到爸爸、妈妈办公室,总要“玩一玩”电话。也许是由于小时候的这种好奇心的促使吧!高考的时候,我的第一志愿填报了邮电学院。天公做美,我如愿以偿了,从此便和《电信技术》杂志结下了不...  相似文献   

7.
刘晖 《电信技术》2004,(2):76-76
初识《电信技术》,是在刚调入电信局从事“九七工程”的工作,由于急需了解有关电信方面的技术、业务知识,我选择了多种电信方面的杂志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而《电信技术》中的【新技术】、【新业务】、【新产品】、【网络建设与管理】等栏目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都是早些版本的栏目)。此后,我便定期阅读《电信技术》,它成为我扩展知识面的窗口。  相似文献   

8.
一张贺年卡     
家中珍藏着厚厚一摞子来自亲友、朋友、学友、战友的贺年卡。每当我翻看这些贺年卡时,一种亲情、一种思念便油然而生。而最使我感到亲切、激动不已的是一张写着:“愿友谊长存”的祝辞,署名为北京《电信技术》杂志的普通贺年卡。它虽然没有直述一段动人的故事,但却表明了《电信技术》人对一个普通读者的真诚。结识《电信技术》杂志已有二十几年了,正是这位“老师”教给了我许多许多。不必说从中学到多少基础知识,不必说从中获得多少专业技术,也不必说从中找到多少处理故障的方法,更不必说从中查到多少技术设计的资料。《电信技术》就…  相似文献   

9.
《电信技术》2004,(12):94-97
期(页)[纪念创刊50周年]《电信技术》———50年打造的一本精品杂 张秀芳1(1)《电信技术》大事 1(3)1989年以来《电信技术》杂志获奖记 1(5)金缕 潘赤峰1(5)《电信技术》给我惊 高宏星1(6)还债———回忆在《电信技术》工作的一段情 陈芳烈2(75)《电信技术》始终伴随我成 刘晖2(76)今生情缘———祝贺《电信技术》创刊五十周 柏文宝4(92)永不忘记,谢谢老 邹明义6(87)《电信技术》———我工作中的良师益 艾忠昌7(95)《电信技术》,…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电信技术》杂志社的负责同志:你们好!我是《电信技术》杂志的忠实读者,是它伴我在电信工作岗位上走过了45年的光辉历程。我一直把《电信技术》杂志当作良师益友,是它给了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如今我把珍藏50余年的《电信技术》杂志赠给《电信技术》杂志社,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对《电信技术》的回报。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和我一样对《电信技术》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是他们帮助我收集补足了我缺少的册数,他们是邮电出版社的张佐臣,郭林通讯公司的赵占勤,敦化市电信局的张春、孙德君同志,安图县电信局的冯国文同志。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这…  相似文献   

11.
我对《电信技术》一往情深浙江省海盐县邮电局胡绍显工作中,我最爱读的杂志是《电信技术》,订阅时间最长的杂志也是《电信技术》。从1962年工作至今(因"文革"期间本刊停刊除外),从不间断。我对《电信技术》一住情深,主要是在于它有我需要的实用知识。1962...  相似文献   

12.
40载耕耘翰墨香福建省邮电工程公司郭则铭福建省电话号簿公司林耀奎《电信技术》于1954年1月创刊时,刊名为《电信技术通信》。历经停刊、复刊后刊名为《电信技术》。80年代中,《农村电信技术》与《电信技术》合刊。自创刊伊始的《电信技术通信》至知名度日益提...  相似文献   

13.
5年前,当我刚刚在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广告宣传工作的时候,我便“认识”了《电信技术》。当时的中兴通讯还是一个员工总人数不到1000人、产品单一(交换机)的“小”公司,宣传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公众乃至行业内可谓名不见经传。刚刚接触宣传工作的我,从同事、领导那里听到了《电信技术》和其他一些过去不曾听到的媒体的名字。当我得知她的“年纪”竟比我长一轮有余时,不禁肃然起敬,赶紧找来几本仔细翻阅。在领导、同事的指导下,我开始将《电信技术》纳入宣传计划中,开始了与她的合作。自那时起,5年来,我从未间断过…  相似文献   

14.
好老师──《电信技术》徐州矿务局建井处通讯计算机科胡兴伟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今四十的我一切平平淡淡,唯一的爱好是转书店。我的专业前几年是“冷门”。居住矿区,很难看到这方面的书籍,幸得《电信技术》好老师,自从订到该杂志后,每月拿到便如饥似渴地...  相似文献   

15.
在《电信技术》创刊45周年之际,特致以热烈的祝贺。《电信技术》是我每年必订的专业技术刊物,因为它是我的好朋友,还是我的好老师。我很喜欢阅读它。它在通信专业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在通信专业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使我在通信工作上干劲倍增并刻苦钻研,年年有进步,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要说感想,略述于下:1-《电信技术》是我的好朋友,它每天都要陪伴我,我每天都要阅读它。2-《电信技术》是我的好老师,因为它在通信技术方面给予我很多教育,提高了我的专业技术水平。3-《电信技术》是各种通信专业建设、发…  相似文献   

16.
《电信技术》──我的老师与朋友甘肃省通渭县邮电局蒲彦儒我清楚地记得,在1988年霜叶如醉的季节,由同事推荐介绍,我与《电信技术》见面了。不料竟是"一见钟情",从此我与《电信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与她度了5年的风雨里程。实践证明,她是我真实的朋友,不...  相似文献   

17.
我与《电信技术》的交情源于1998年。当时 ,由于业务方面的缘故 ,我每月都可以读上版面新颖、知识面丰富的《电信技术》刊物。刚开始 ,是很陌生的接触 ,渐渐地对一些新技术与新业务知识产生了兴趣 ,尤其是“终端维修”一栏 ,受益很大。在此 ,谢谢《电信技术》的编辑人员 ,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实用的知识 ,受用不尽。每次一收到《电信技术》 ,我最先翻看的是《新技术与新业务》栏目。由于我们地处西北一小县城 ,通信相对闭塞 ,要了解新的信息知识 ,只能从《电信技术》等杂志上汲取到 ,因此就倍加青睐。然后就看“终端维修”一栏 ,由于我们也…  相似文献   

18.
初识《电信技术》那还是在北京邮电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编者注)上学的时候 ,记得有一次去图书馆借书 ,恰好经过杂志阅览室 ,于是就信步走了进去 ,随意拿起了一本《电信技术》翻了翻 ,一下子就被里面的内容给吸引住了。那时我们正在学习S1240的上机实习课 ,一直对呼叫接续不理解 ,苦于找不到答案 ,没想到杂志里面恰好有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此 ,我就和《电信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几乎是每期都要反复阅读 ,受益匪浅。走上工作岗位后 ,《电信技术》更是与我紧紧相随 ,单位里订的唯一一本杂志就…  相似文献   

19.
科技的导航     
跟《电信技术》结缘 ,始于1996年8月。那时我大学毕业 ,一个学应用电子技术的突然从事光纤通信工作 ,内心的恐慌自是不小。一个连什么叫“PDH”、“SDH”都不知的人被安排搞深圳—珠海示范段海底光缆通信系统设计 ,我能不慌吗?这时 ,所里的一位总工程师兼技术顾问向我推荐几本书 ,其中一本就是《电信技术》杂志。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他现在所积累的通信知识80%来自《电信技术》 ,这一本本杂志就是一本本难得的好书!总工的话一点不假 ,我先看了两本关于SDH技术的专著后 ,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在《电信技术》1996年第7…  相似文献   

20.
我心目中的《电信技术》上海铁路局工业总公司王令朝我认识《电信技术》已有二十多年了,她伴随我从大学生走到今天,许多的专业知识得益于她,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得解于她,辛勤劳作的发表得助于她。虽然往事不能一览无遗历历在目,但心目中的《电信技术》确确实实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