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麟右李 《数码》2004,(9):176-178
张艺谋第一部武侠电影《英雄》公映之前,一部记录《英雄》诞生过程的DV纪录片《缘起》率先引起世人关注,纪录片导演甘露和玄流纪录电影工作室也为人们所知。张艺谋最新武侠电影《十面埋伏》热映之际,如潮评论比《英雄》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电影《十面埋伏》的纪录片《如花》中,导演甘露用DV记录了《十面埋伏》中的埋伏,为饱受争议的《十面埋伏》做了真实注解。  相似文献   

2.
我特别爱看电影,因为我的感情可以随着电影肆无忌惮地起起伏伏,随着电影欢笑、伤心流泪。说到电影,大家一定都知道《星球大战》吧?什么?票价太贵,没看?那总看过《十面埋伏》和《英雄》吧?也没看?唉,现在的电影票的确太贵了!我上次和一个MM去看了场电影,就花了我……哇!说漏嘴了,言归正传,这几部音效出众的大片都是采用M&K音箱系统监听录制的。  相似文献   

3.
和声音打交道的青葱岁月 王磊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2001年入学于录音系的子专业——数字媒体,自此开始和声音打交道,直到2004年毕业进了一家公司——和声创景.这是一家在中国当时很不错的公司,引进了海外的制作经验,把一些先进的声音的后期制作理念引到中国.在当时,录音行业里还都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属于前期录音室负责制.和声创景的出现,对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影响,直到现在,有很多声音方面的专家,都是来自和声创景.而王磊其实在03年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这家公司参与制作,工作内容与执行相关,一下就干到了2008年,这期间王磊做了很多和声音相关的事情,也参与了很多声音方面的制作,如奥运后的声音团队,2008年的《赤壁》等等,并获得了许多金马奖、金像奖的提名.  相似文献   

4.
代言 《视听技术》2009,(6):56-57
<正> 以传统古曲《十面埋伏》为碟名的演录版本已见得不少了。这方面,一向致力于开创民族音乐录音精品的雨果公司可谓忠实的领头羊。前几年出版的那款《十面埋伏》(编号:雨果HRP722-2),其碟名曲的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市场仿佛也进入了“冰河世纪”,寥寥几部大导演大片的票房便占据了全年总票房的大成。在这种状态下,投资商们机智地捂紧了钱袋,谨慎的把巨额的投资押宝在几部美轮美奂的古装大片上,大片的宣传海报则充斥着“上亿投资”、“明星大腕”、“知名导演”、“巨资搭景”等类似的字眼,银幕上处处刀光剑影、飞檐走壁、侠女柔情。今年也不例外,继《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无极》之后,2006年的两部古装大片《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将轮番登场。殊不知悄悄地,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打斗中,观众已经开始审美疲劳了。9月…  相似文献   

6.
十面埋伏     
《数字通信》2004,(21):105-107
老谋子的《十面埋伏》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万众瞩目下,影片情节虽然没有多少玄机,可是电影以外却是十面埋伏:老谋子花费了万千银子打造的外景地转瞬被老天折杀,梅姐驾鹤西去没有露面还成为电影的一个卖点,原以为是男一号的刘德华到最后才弄明白自己是个大配角,乘兴而来的观众也在迷惘究竟是老谋子水平下降了还是原本我们就把他抬高了……而年初被炒作的沸沸扬扬的联通双模世界风业务也如同电影般倍受关注,直到推出,面市,大家恍然才发现,看不去很美的东西,怎么就有些说不出的遗憾呢。  相似文献   

7.
提及近年的好莱坞电影.在我们脑海中闪过的,一定不乏《钢铁侠》、《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斯巴达300勇士》、《指环王》、《加勒比海盗》这样的经典电影,当我们沉浸在电影艺术家用各种高级手段创造出的巨大视觉震撼里。看着异形,铁血战士在银幕上你来我往.打成一片时,心中也许会有这样的感慨.这些电影中的的生物是如此真实。甚至能感觉到他们的呼吸,仿佛下一秒他就会真的向自己扑过来。但是当我们试图追根溯源思索这些生物到底从何而来时.大多观众数却两眼一黑进了盲区,因为在我们对电影制作业的知识中并没有关于他们是如何产生的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8.
《音响世界》2008,(5):100-100
谈到芭蕾舞剧不提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就如同谈到交响乐不提贝多芬的《命运》,谈到歌剧不提比才的《卡门》一样煞风景。但是,《天鹅湖》的热门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录音产品的普及面太广,新录音的推广当然更难上加难。DECCA公司最近一口气推出杰济耶夫指挥俄罗斯圣彼得堡玛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  相似文献   

9.
文文 《视听技术》2005,(2):73-73
听琵琶曲,不可不听经典名曲,其中《十面埋伏》又是琵琶“武曲”中的佼佼者。《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地步,创造了以单件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的史诗场面的奇迹。而现代,这往往也需要大乐队式的交响曲体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如今,这首乐曲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曲。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现代人生活中重要娱乐方式.其中一些电影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更有一些电影成为经典。电影的热映效应催生了一些其他娱乐产物。比如原声音乐,图书出版.再比如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手机游戏。由于对电影的好感。很多人爱屋及乌也会试着尝试电影衍生出的其他产物。手机游戏的制作方更是深谙其道,从《英雄》到《功夫》,再到刚刚上映过的《金刚》、《无极》和《霍元甲》,我们喜欢的电影几乎都可以在手机游戏中找到,手机游戏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着电影留给大家的记忆和梦。 本期我们整理出几款和电影密切相关的手机游戏。意在展示这些游戏,同时告诉大家游戏和电影的相似程度,毕竟这些游戏多数在出品时多了一层电影公司的“版权费”。下载费用要远比一般的游戏量。如果你对这些已经在百宝箱提供下载的游戏感兴趣,不妨先看下面的文字,再下载也不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说到《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等几部影片,相信很多人都被其影像风格和摄影技巧所震撼,而这些作品的摄影师正是赵小丁。  相似文献   

12.
国际著名的DG唱片公司最近推出一个新的中价系列——“大奖系列”(Grand Prix)。该系列荟集了DG公司近30年来在世界各地获得的各种大奖的录,这些奖项包括了著名的格莱美奖、《留声机》杂志年度大奖、《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回声古典大奖等。这些得奖录音虽然有的过去曾出版过CD。也曾深受乐迷赞赏。但大都以正价或套装形式发行,这次汇集成中价系列不但价格上更优惠,且对于初入门的乐迷来说,按图索骥也方便多了。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岁未都会有各式各样的强档电影上映,去年同样如此,比如说由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深情演绎的《投名状》,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自从公映以来获得了诸多的好评。电影虽然好看,但绝对没有我们自己体会一下来得深刻和具有娱乐性,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款由数字鱼公司开发的,且跟电影《投名状》一脉相承的手机游戏《投名录》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惊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雷雷 《数字通信》2006,(18):90-90
听到CPS这个名字也许很多玩家都感到陌生,这是一系列街机主机板的名称,在这种机板上诞生的游戏可是大名鼎鼎,《超级街霸2》、《名将》、《圆桌武士》、《块打旋风》、《三国志》……这些游戏伴随我们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现在我们在PSP上也能运行这些游戏了,这就是CPS模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常雪莉     
熟悉广州ABC唱片的朋友,一定清楚“雪莉”之于ABC里程碑式的意义,当初那套经典的“《红》、《白》、《蓝》爵士女声系列专辑”成为ABC公司成功的开山之作,其优异的录音与歌手雪莉迷人的唱功为ABC公司开创了一番江山,在烧友中赢得了口碑,畅销至今。从《红》、《白》、《蓝》一路走来的雪莉宝贝,蕴积、幻化为今天的《非常雪莉》,不变的风情万种,不变的举重若轻;不变的沉静和优雅,不变的温暖和纯粹。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作曲家们的精华集锦往往是各大唱片公司的畅销品牌,由美国Telarc公司推出的这套《伟大的托赫玛尼诺夫》中几乎收集了拉氏所有著名的音乐片段.录音汇集了公司属下众多发烧爆棚录音,其中有普列文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的《第2交响曲》的第2乐章,四支圆号演奏的雄壮舞蹈风格音场定位感相当出  相似文献   

17.
栾伟琦 《西部广播电视》2023,(7):167-169+240
《四海》是2022年春节贺岁档的电影,在播出以前就获得了很多人关注,但是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以后,《四海》的口碑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电影评分在后期也逐渐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四海》的票房惨淡。但是,《四海》这部电影有着非常浓厚的内涵,细细品味也会回味悠长。为此,本文将结合《四海》的叙事形态与叙事策略等,细致分析这部电影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8.
荷露 《高保真音响》2012,(12):52-55
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只要对电影这种艺术稍微有点兴趣.对于各种大片,想必大家都不会错过。我们熟悉的电影大片,绝大多数出自好莱坞,如《泰坦尼克》、《指环王》、《变形金刚》、《星球大战》、《哈利·波特》、《蝙蝠侠》等。  相似文献   

19.
李杨 《西部广播电视》2010,(Z4):136-138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就是不远的过去,我们记忆中的电影和电影生活。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电影有一阵子没恢复过元气来,于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大行其道,不管是俄国的还是外国的,拿来就是,完成年度生产指标就行。当然其中也不乏佳作,比如《奥赛罗》、《堂吉诃德》和《静静的顿河》。1955年,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牛虻》,肯定不属于上一种,小说也没什么名气在中国和苏联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