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小城镇论坛     
改革开放为中国城镇注入了强有力的生机和活力.城镇的发展正形成由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力推动的格局。城镇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小城镇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跨跃.必将成为实现我国新一轮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巨大潜能.关乎国家整体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有必要对小城镇之于城市的发展加以重新认识、定位并确定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历史小城镇民族形象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受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国际风格和旅游发展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城镇形象与其固有民族传统形象渐行渐远。在存有大量历史遗存的小城镇中如何延续传统城镇特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前历史小城镇形象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将城市形象理论导入小城镇建设中的理念,从打造民族城镇形象入手,在发展中保护和延续城市的形象特色。  相似文献   

3.
实施小城镇突围 构筑苏南“城市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苏南小城镇格局存在的弊端过去若干年里,苏南地区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而走上了一条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农村城市化之路。小城镇建设虽然加速了城镇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抑止了大中城市的成长。目前,苏南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加工业比重达80%以上,这是经济学家们所认定的典型的工业化后期的水平。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工业化中后期恰恰是城市化,尤其是大中城市飞速发展时期,但作为城镇密集地区,江苏大城市的实际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城市的比重也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满天星似的小城镇建设使城镇分布过密,分散人气,阻碍…  相似文献   

4.
关于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从分析突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向“三元结构”入手,指出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它是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小城镇发展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具有战略性的问题: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以市场力量推动城市化步伐;加强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探索小城镇发展及其规划的特殊性和客观规律避免“城市病”的重演;坚持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田园城镇”;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开展全民教育,树立城镇意识,创造文明社区。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长期违反常规。历年来,中国并没有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演变规律,在制度安排上,往往是先支持工业化。后支持城市化发展,这就造成了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农村滞留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在公共资源政策安排上,也往往是重城轻农、重视大中城市建设、忽视小城镇的发展。结果是,中国的城市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2000,(9):17-19
2000年7月18日,中共山东省委出台了(鲁发[2000]17号)文件《中共山东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面向新世纪,面向现代化,面向国际化,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把城市化同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切实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7.
许明景 《城乡建设》2002,(10):24-24
我国城市化应是一个网络 ,其中“中心城市”应是整个网络体系的主导和中心 ,而小城镇是迈向城市化的桥梁 ,农村现代化则是城市化的基础。所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重点应该优先发展中小城市 ,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 ,构成“中心城市———小城镇———农村”的网络 ,减轻原有大城市的扩容压力 ,又围绕原有中心大城市形成卫星群布局。因此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桥梁作用 ,有目的、有步骤地鼓励农民通过这座桥梁 ,走进工业化 ,走进城市化 ,走进现代化 ,是我国城市化较为理想之路。小城镇建设在推进城市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健  赵之枫 《小城镇建设》2004,(12):38-39,42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中心城市——卫星城——中心城镇——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构成了北京城市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北京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形成了规模化,构成了中心小城镇群体,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性明显增强,小城镇已成为所在城镇群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整个城镇体系的综合效益。资源优势是城镇发展的内在源泉。目前许多中心镇已经意识到资源优势对城镇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产业,以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北京中心镇资源现状分析自然资源型这类小城镇借助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优越的因素,规划了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9.
吴靖  陈兵 《山东消防》2003,(8):56-56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城市化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我国小城镇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但随着小城镇经济的迅速崛起,诱发火灾的因素也不断增多。因而,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应切实搞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消防规划,加强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以保障小城镇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城镇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只有与城市化战略结合起来,才能理清基本的发展思路。一、小城镇:城市化的启动点我国新时期的小城镇是由于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而崛起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同时,通过工业在城市的登陆,城市急速扩张,吸纳大量农村人口,走出了一条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造就了众多的大城市,人们称之为“大城市化”道路。而我们现在的小城镇,走的是农民直接参与工业化过程,从小规模的聚落点起步,通过农民造城、造镇,从而完成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这样一…  相似文献   

11.
大陈镇是全国首批公布的153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也是全国50个乡镇企业示范区中的一个。在前不久镇总体规划论证会上,明确了大陈镇的发展方向是“要把大陈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城市化的花园式的现代化城镇”。  相似文献   

12.
对小城镇城市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科学 《山西建筑》2007,33(34):59-60
以宁夏中宁县小城镇发展为例,分析了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中宁城市化发展的现状,阐述了中宁县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主要措施,从而促进小城镇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市功能的更新,许多大城市的部分职能逐步以工业区、产业园、旅游度假村等形式转移至小城镇。本文以南晓镇总体规划为例,从城镇性质、交通梳理等方面探讨小城镇规划如何适应大型项目落户后带来的发展契机,以求更好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对火灾的影响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城市化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的结果是人口大量涌入到城市中,城镇区域分布中的市郊结合部及小城镇的情况变得错综复杂,引起火灾的多发,尤其是特大火灾及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进程对火灾的影响程度加以分析及探讨。以人口城市化及城镇区域分布为基点,探讨了城市化进程对火灾影响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惠山区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形势分析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惠山区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建成区普遍达到相当规模.进入新的世纪,无锡特大型城市建设拉开了帷幕,惠山区已经纳入无锡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中,这无疑为加快惠山区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小城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无锡中心城的发展,更多地接受无锡市的辐射,更好地利用"大无锡"的政策、品牌等优势,在更大范围内集中、有效、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统筹考虑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地规划城镇发展定位和建设规模,构筑新的城镇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城镇载体和建设规模,构筑新的城镇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城镇载体和聚居功能,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和农村集镇星罗棋布,遍布全国,是我国城镇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兴旺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可靠基础。本文试就小城镇和农村集镇的发展前景提出探讨意见。 一、小城镇和农村集镇的体系结构 当前,我国城镇的基本分类除城市外,还有县城、县属镇(非县城所在的建制镇),公社集镇和非公社所在的集镇。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设单纯靠政府投入是难以实现快速发展的,要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必须走经营城市之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也不例外,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功能载体的自然的、人工的资源、资产及延伸资源、资产进行集聚重组营运,才能最大化、最优化城镇资本,全面推动小城镇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 锦丰镇概况 锦丰镇位于张家港市东北部。该镇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发达,是  相似文献   

18.
吴南  刘征 《小城镇建设》2011,(10):97-99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小城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国确立了工业化与信息化互相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大量城市工业企业外迁至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中,或是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小城镇地区重新选址建设。小城镇工业用地布局的合理性与适应性直接影响着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从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小城镇工业用地布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以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建设为核心,带动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在小城镇的发展方向上,应摒弃全面发展的旧的战略思想。小城镇问题主要不是一个城市化问题,而是一个区域协调发展即区域一体化的问题。通过小城镇带动区域一体化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现实的国际意义,加速小城镇建设是一项事关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全面发展,实际上缺乏应有的战略重点,小城镇齐头并进,彼此之间利益分割,致使中心城镇难以发育、形成,中心地的职能严重不足,缺乏与周围农村和农业的紧密联系,对农业及周围农村的综合服务和劳动协作程度低下。由于农…  相似文献   

20.
引言 本文结合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城市化工作进展情况,对省域城市化发展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过程、特点和问题 山东是我国城市起源较早的地区之一。1999年底,全省城市人口达到了32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36.7%,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配套的城镇体系框架。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