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近年来电化学方法测定铊离子(Tl~+)的研究进展及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分析法、溶出伏安法在电极使用方面的创新。电极是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关键,铊测定中电极的应用对比对于电化学方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软锰矿中 Mn2 +、Mn3+、Mn4 +的溶解条件进行研究 ,建立了软锰矿中 3种价态锰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贵州某矿山的矿坑水中含有毒物质砷和剧毒物质铊,通过对生物法、吸附法和化学沉淀法3种处理方法进行小型试验,最终确定化学氧化—混凝沉淀除砷除铊+化学还原法除活性氯的处理工艺。工业运行结果表明,As和Tl的去除率均大于98.5%,出水As、Tl、活性氯的质量浓度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Ⅲ类水质标准限值,运行成本约1.81元/m~3。  相似文献   

4.
铊(Tl)是一种剧毒的稀有金属元素。近年来,频发的铊污染及铊中毒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铊污染控制的重视。铊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强,含Tl(I)废水是铊向环境进行迁移和释放的重要途径。以铁极板为牺牲阳极,利用曝气电絮凝工艺处理低浓度含Tl(I)废水(200μg·L~(-1))。通过探索性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对Tl(I)去除率影响较为显著的影响因子。以初始pH值、处理时间和电流密度作为考察因子,Tl(I)去除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优化,得到相应的二次响应曲面模型。以满足出水标准低于2μg·L~(-1)为目标,在处理效率最高(12 min)的情况下,最优运行条件为初始pH值10. 82,电流密度14. 61 mA·cm~(-2),Tl(I)的实际去除率(99. 23%),与模型预测值(99. 09%)接近。验证实验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真实废水的Tl(I)去除率与模拟废水并无显著差异。能谱(EDS)分析显示铊被有效富集到了絮凝污泥中。电絮凝工艺处理效率高,污泥产生量少,是一种可对含Tl(I)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黄金行业,金精矿冶炼过程中环保元素如铊、砷等的检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金精矿中铊的检测尚无标准可依。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金精矿样品,在王水介质中,在过氧化氢、三氯化铁存在下,使用聚氨酯泡沫富集铊,与杂质元素分离,并在沸水浴中使用硝酸(1+99)进行解脱,选择Tl 190.801nm为分析线,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铊,建立了金精矿中铊的测定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优分离富集参数,即为15%(V/V)王水、3%(V/V)过氧化氢、0.5g/L铁盐介质。铊的质量浓度在0.10~500μg/mL范围内与其发射强度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的测定下限为6.5μg/g。金精矿中共存元素由于泡沫的分离富集作用而不影响测定。实验方法用于测定4个金精矿样品中铊,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2.1%~5.0%;按照实验方法对金精矿样品中铊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101%。  相似文献   

6.
铊(Tl)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元素,环境中的铊可被动植物吸附,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内,进而造成人类健康风险.针对郴州某铅冶炼厂废水水质情况,进行相关改造,采用"稳定剂调整一生物制剂配合—絮凝分离"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规模为7000 m3/d,进水Tl浓度0.06~0.15 mg/L,处理后出水Tl浓度<0.005 ...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目前已能用阴极溶出伏安法(CSV)测定的阴离子有:Cl~-、Br~-、I~-、S~(2-)、CrO_4~(2-)、WO_4~(2-)、MoO_4~(2-)、VO_3~-、C_2O_4~(2-)以及其它有机阴离子等和可变价的Ni~(2+)、Sb~(3+)、Pb~(2+)、Tl~+、Ce~(3+)、Fe~(2+)、Co~(2+)、Sn~(2+)、Mn~(2+)等阳离子,本文研究并应用该法检测天然水中的铬和镍,食盐、天然水和尿液中的痕量碘.  相似文献   

8.
锰矿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溶解,以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试液酸度至pH 1.7~2.0,用溴水氧化Tl 为Tl,过D401离子交换树脂柱,经0.015 mol/L硝酸淋洗后,用2 mL 3 g/L亚硫酸溶液还原柱上的Tl为Tl,再用0.015 mol/L硝酸洗出Tl,选择Tl 190.857 nm为分析谱线,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分离后溶液中的铊。方法中铊的检出限为1 ng/mL,测定下限为0.8 μg/g。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测定0.1 μg/mL铊,不大于50 μg/mL铁、2 μg/mL锰、10 μg/mL铝、镉、铬、镍、铅、锌不干扰。一般锰矿样品按实验方法分离和测定,铁、锰、铝、镉、铬、镍、铅、锌不影响铊的测定。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锰矿样品中的铊,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在1.6%~11%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0%~108%。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南某铅锌冶炼厂废水水质情况,采用"生物制剂+稳定剂协同除铊"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工业试验,处理规模为120 m~3/h,进水Tl浓度(0.09~0.15) mg/L,处理后出水Tl0.005 mg/L,各项重金属指标均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6-2010中的排放限值,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关键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软锰矿中Mn^2 ,Mn^3 ,Mn^4 的溶解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软锰矿中3种价态锰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XRD等手段对不同原料及配比制备的低价氯化钛离子、钛离子浓度和不同温度下钛离子平均价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Cl_4与海绵钛在NaCl-KCl熔盐中反应,当海绵钛过量时,生成2价的TiCl_2,TiCl_4过量时,能将TiCl_2部分氧化成K_3TiCl_6,而HCl气体可将其完全氧化,体系钛离子呈现3价;随着体系钛离子浓度的增加,Ti~(3+)体系受歧化反应影响钛离子平均价态将逐步降低,而Ti~(2+)体系基本不变;随着体系温度的增高,Ti~(3+)体系钛离子平均价态逐步降低,而Ti~(2+)体系则逐渐升高,其主要受歧化自由能降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前言有关测定不同价态钒的方法已有报导,如用吡啶硫氰酸盐氯仿萃取V~(2+),或用容量法同时测定V~(3+)和V~(2+)及在不同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测定V~(2+)、V~(3+)、V~(4+)等,也有人研究过V~(4+)与亚硝基萘酚二磺酸钠反应生成螯合物的吸收光谱。本文工作主要是研究了用极谱法在三价钒、四价钒和五价钒同时存在下分别测定的方法,并试验选择了四价钒、三价钒  相似文献   

13.
在400~700℃范围、加热30 min和10~60 Pa条件下,采用真空蒸馏工艺对含镉铊等物料进行脱镉处理。测定了460,500,560和680℃条件下镉铊铅的化学成分,计算了这几种温度条件下镉、铊和铅的蒸发速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分析:(1)镉的残留成分、铊和铅的蒸发成分与温度关系,得到拟合方程。Cd的残留成分、Tl和Pb蒸发成分与温度关系实验图与拟合图吻合较好,最大偏差为19%,这些方程为脱除镉提供选择温度的参考依据。(2)镉、铊和铅的蒸发速率与温度之间关系,得到拟合方程。Cd,Tl和Pb蒸发速率与温度关系实验图与拟合图吻合也较好,最大误差为17.01%。这些方程为脱除镉提供选择温度和蒸发时间的参考依据。综合分析表明为达到蒸除Cd且Tl在蒸发物中尽可能少的目的,兼顾Cd的蒸发速率大而Tl蒸发速率小的特点,在上述条件下560℃较为合适。此研究为真空蒸馏获取镉铊等材料提供了理论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正>钛具有较高的比强度、良好的耐蚀性及耐高温性(熔点超过1 650℃),并且可呈+2、+3、+4价态的氧化态,部分可在溶液中以离子态存在,因此可利用钛的这些性质和特性进行表面处理。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科研工作者利用钛的性质和特性进行表面处理工艺研究时,获得了三种新的工艺,分别如下。(1)通过化学方法,利用氧化还原离子对Ti3+/Ti4+制备高纯镍镀层。(2)利用氧化还原离子对Ti N/Ti F2-6制备金属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电解-混凝法处理含铊酸性废水,对清水冶化株洲清水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废水除铊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探讨微电解-混凝法对酸性废水中铊的处理效果,并选出了最优工艺参数。酸性含铊废水经微电解-混凝法脱铊技术处理后废水中铊元素含量满足湖南省地方标准《工业废水铊排放标准》(DB43968-2014)的要求,Tl≤0.005 mg/L。  相似文献   

16.
对新密市典型矿区周围耕地土壤和农作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样,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其土壤以及玉米中的铊(Tl)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新密市煤矿区土壤样品中Tl含量为0.333 0~0.517 3 mg·kg~(-1),与新密市土壤样品中Tl含量背景值0.420 0 mg·kg~(-1)相比,采样点Tl含量超标个数占80.65%,与全国潮土土壤样品中Tl含量0.570 0 mg·kg~(-1)相比未见超标。玉米中不同部位Tl含量不同,其中玉米植株中Tl含量根须叶茎。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新密市矿区土壤中Tl污染的风险等级。分析结果显示,Tl含量的潜在生态风险参数最大值为49.266 7,最小值为31.714 3,污染物评价等级处于低水平的样点占19.35%,处于中度水平的样点占80.65%。新密市煤矿区Tl污染程度整体上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混合密度泛函方法,对一系列包含金属离子(Cr2+、W2+、Fe2+、Ru2+、Cd2+、Cu+、Ag+、Au+、In+、Tl+、Li+、Na+)的咪唑基三核金夹心化合物基态分子结构进行了优化;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对这些夹心化合物的垂直激发态进行研究,描述了与发光过程相关的前线分子轨道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夹心金属离子与三核金分子间的成键距离明显小于相应的范德华距离,并且大多数夹心离子可引起激发峰显著红移.  相似文献   

18.
P538萃取镓、铟、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研究了P538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镓、铟、铊的性能,其萃取率均随硫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其萃取能力的顺序为:TI~(3+)>In~(3+)>Ga~(3+)。此外,还研究了P538萃取稀散金属与伴生元素的分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铊是一种剧毒的稀散元素,微量的铊即可对动植物产生危害。由于当代对含铊矿物开采以及铊化合物应用的增加,工业含铊废水成了铊向环境进行迁移和释放的重要途径,导致近年来铊中毒及铊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铊在工业废水中的含量较低,大多在微克到不超过10 mg·L~(-1)的水平。但是铊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强,且有生物累积毒性,少量的铊即可对生态和环境产生危害。当前,我国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工业废水铊排放标准(2~5μg·L~(-1)),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含铊工业废水的治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别对现有常用的氧化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以及萃取法等方法进行了阐述,总结分析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处理效果。同时,针对不同浓度含铊废水的治理提出了相应的适用工艺路线,指出具有深度净化能力且污泥产生量少的单个或组合工艺是处理含铊工业废水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林文军 《湖南有色金属》2010,26(5):19-21,49
以株冶多膛炉处理时产出的高氟氯氧化锌烟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特殊处理及洗涤、洗液沉铊、洗渣中浸酸浸、净化等一系列试验。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综合回收该原料中的有价金属是完全可行的,不仅F、Cl的难题得到解决,有价金属Zn、Pb、Cd、In、Tl也能得到有效回收。结果表明,该工艺值得推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