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响井下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地质因素主要包括断层,褶曲及开采煤层性质及其顶底板岩性,开采因素主要包括工作面支护,采煤机械系统不合理。因此本文根据西曲矿井工作面实际情况,采用安全评价法进行分析,确定回采工作面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利用piper三线图对崔木煤矿开采主要充水含水层侏罗系延安-直罗组含水层及白垩系洛河组含水层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各含水层的水化学模型,将采空区水样及突水点水样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出煤矿突水水源。  相似文献   

3.
随着浅层煤炭资源的枯竭及开采技术的进步,煤矿开采深度不断提升,同时造成了煤层底板含水层结构的破坏,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及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底板承压水害的致灾机理亟待研究。本文对底板岩层破坏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煤峪口矿某工作面的地质参数进行分析,仿真得出不同采掘深度的垂直应力及垂直位移曲线,同时得出最大推进深度底板塑性变形分布规律,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得出了易发突水区域为采掘工作面煤壁附近的结论;同时根据本文研究分析,得出了煤层底板承压水害致灾机理。  相似文献   

4.
矿尘、瓦斯是影响综采工作面生产效率及安全性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某综采工作面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工作面煤层注水操作的思路,并对注水系统的关键设备进行选型。最后,采用相关设备对工作面的矿尘浓度、瓦斯浓度以及瓦斯涌出速度进行测试,并得出良好的注水效果,为提升综采工作面的开采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的主要特征,并对薄煤层中应用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情况加以分析,对大采高中应用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关键技术情况进行探讨,旨在合理运用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在于薄煤层和大采高中充分发挥出其最大的应用价值,确保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邓起林 《江西化工》2020,(2):130-132
水害是制约矿井生产安全的不利因素,针对13煤层开采时面临底板灰岩水影响,采用定向钻进技术对底板构造进行探查并对含水层进行疏排,根据煤层底板岩性特征,对钻孔钻进过程中的套管施工段、定向造斜段以及定向稳定斜孔段等施工技术方法、关键技术展开分析。在13321回采工作面现场应用表明,采用定向钻进技术可以对底板含水层进行全覆盖探测及疏排、具有探放距离远、控制范围广等优点,是解决煤层顶板含水层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煤矿的开采逐渐采用不等长综放工作面方式布置,对王家岭18103综放工作面的存量及煤层赋存特性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可以分析得出王家岭煤矿开采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开采提供资料,为同等的地质状况煤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煤矿综采工作面实现自动化无人化开采,介绍了综采工作面实现无人化开采的基础,分析了煤矿综采工作面实现自动化无人化开采的主要策略,重点对综采工作面的片帮自动控制,底软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喷雾降尘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能显著提高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开采水平,促进综采工作面实现无人化开采。  相似文献   

9.
煤矿的开采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开采的过程中,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以及初采技术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不但影响着煤矿开采的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开采环境的安全,因此,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及初采技术十分关键,本文也将从理论入手,结合某矿井的实际情况对工作面顶板支护以及初采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德胜 《河北化工》2014,(6):20-22,25
基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庞矿S2704工作面采高大、开采条件复杂等的情况,建立了工作面顶板的力学分析模型,并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倾斜工作面来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垂直应力分布主要表现为下部大,中部次之,上部小的特征,揭示了特定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的技术难题,分析浅埋煤层保水开采机理,利用理论计算法得出我国西部某矿1001工作面回采后的导水裂缝带高度,进而利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得出工作面回采后的导水裂隙带发育状况。得出,本工作面回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与含水层不形成沟通,能够实现保水开采。  相似文献   

12.
1304工作面开采深度达到440m,为了确定其冲击危害的程度,通过实验室对煤岩样品进行应力测定;对顶板岩性、采深影响、围岩构造等因素引起冲击威胁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304工作面具有弱冲击危害。但是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304工作面具有强冲击威胁,其中的开采技术因素是工作面冲击危险主要原因,工作面周围的采空区及其位置附近的断层起主要影响作用。工作面在开采过层中应加强在靠近采空区及断层处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绿色开采理念的指导下,分析了荣康煤矿面临的防治水问题。对矿井开采有影响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K2灰岩含水层和奥灰含水层。K2灰岩含水层被采动裂隙导通,在采掘过程中以顶板滴淋水的形式出现,对矿井日常生产影响较大。奥灰含水层通过一下导水构造导通采掘空间,对矿井安全产生威胁。提出了利用定向钻探技术对顶板K2、底板奥灰的防治技术。利用定向钻探技术在矿井西侧的断层附近对K2灰岩含水层和底板奥灰顶部的导升高度进行超前帷幕和治理,实现对K2和底板奥灰突水的防治及原位保护,为相似矿井的防治水提供思路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能力以及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煤矿开采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在进行煤矿开采作业中,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是关键的问题,分析各种因素,有利于提高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因此,文章主要对采煤工作面的矿山压力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次研究对我国煤矿煤层开采现状及巷道支护方式进行分析,对综采工作面小煤柱开采技术情况加以研究,可将综采工作面小煤柱开采技术手段运用到各道工序中,比如:小煤柱支护固定、打贯眼、安装、封孔、注浆等工作中,进而充分发挥出该项技术工艺的作用,确保综采工作面小煤柱开采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郑僖 《山西化工》2023,(8):171-173
工作面剥落是影响大截距工作面安全的主要问题,在深部开采中尤为突出。为分析大切割开采深煤层煤面破坏机理并提出相应的稳定性控制措施,选取13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该工作面开采深度为860 m,沿煤层倾角和走向分别布置300 m和1000 m以上的超前距离。本文进行了不同围压和加载方式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煤样的变形特性。建立了煤工作面支护顶板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工作面稳定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深部开采中,围岩应力分布对工作面破坏失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截距工作面煤体水平主应力和强度是突出的影响因素。采高和支护系统工作阻力对工作面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宁正矿区新庄煤矿可采煤层、含水层及隔水层的分布情况;从矿井生产安全、保护地下水资源、减少矿井水排放的角度综合考虑,提出保水采煤开采方案;分析了保水采煤方案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与原设计方案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损失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为避免工作面突水事故影响工作面生产的安全性,进而降低工作面生产效率。以12211工作面为例在分析其地质、水文条件的基础上,分析该工作面突水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并着重对松散岩类含水层和煤层底板的防治水工作展开研究,为其他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察尔汗盐湖是柴达木盆地的最大盐湖,其开采利用的主要对象为S4盐岩卤水含水层,作为可溶盐(岩)含水层,其矿物组合及沉积特点,决定该含水层基本特征及主要水文地质参数将随晶间卤水的开采规模、卤水渗流场及卤水化学场的变化而呈现易变性,从而又进一步影响渗流场和水化学场的变化,以致影响到卤水矿有效合理的开采。了解S4层含水层基本特征,摸清晶间卤水运动规律,正确确定其水文地质参数,无论从科学研究还是生产开采,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浅埋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强烈矿压问题,对某一典型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矿压规律观测。根据矿压观测结果,对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掌握了工作面顶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运动参数、端面顶板片冒情况,并对支架合理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