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精细地质研究在聚合物驱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陆续暴露出的注入井注入压力差异大、注入难度大,采出井见效差异大等问题,开展了精细地质研究,并结合研究成果指导聚合物驱的开发调整,提高了聚合物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八面河油田面1区区块多数油井进入高含水期采油油水井井况变差,井网不完善,适应性较差层间、层内吸水能力差异大,本文结合油藏地质研究成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选用CMG数值模型软件中的组分模拟器STARS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优化了化学驱的注入组合方式及注入速度、注采比、注入段塞量等参数,通过对比聚合物驱前后提高采收率程度、增油幅度等,综合分析对比各个方案,最后优选出符合实际的最佳注入方式,即两段式注入(前置段塞+主体段塞),预计可提高采收率9.21%。  相似文献   

3.
多元热流体驱替技术增产机理复杂,既受油藏地质条件的限制,又受注入强度、蒸汽温度、采注比等因素影响。在引入正交数值实验方法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稠油油藏水平井多元热流体驱的地质和工艺参数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地质因素敏感性依次为有效厚度、渗透率、油藏倾角、净总比、孔隙度、原油黏度、油藏埋深;工艺参数因素敏感性依次为采注比、注入温度、蒸汽干度、井距、气水比、CO2 含量、注入强度。其中,影响显著因素为有效厚度、渗透率、净总比、油藏倾角、采注比、注入温度。该研究对多元热流体驱油藏筛选和注采参数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测试资料在弱凝胶调驱效果评价中应用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精度电子压力计试井、同位素吸水剖面和氧活化注入剖面资料,以及油藏地质资料,结合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并解释了弱凝胶调驱对注水井渗流特性、地层污染和注入剖面的影响程度;指出了调驱有效与否在压降曲线上的不同反映规律;应用压降、压力恢复资料提供的信息,定量给出了胶体前缘的推进距离和推进速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部分聚合物驱区块出现的聚合物用量大、吨聚增油下降,致使聚驱效益逐渐变差的问题,提出了交替注入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新型驱油方法。通过建立非均质油藏物理模型,应用自动化岩心驱替装置,研究了交替注入方式和单一段塞注入方式油层压力扰动和流体窜流规律。结果表明:与单一段塞注入方式相比,交替注入方式改变了油层渗流压力场和流体窜流规律,该注入方式有利于低渗层吸液,从而提高了低渗层动用程度;交替注入较单一段塞注入提高采收率2个百分点左右,且降低聚合物用量25%左右。该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交替注入能够改善开发效果的原因,为优化聚合物驱注入参数和注入方式提供指导,为交替注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驱是一种推广程度很高的三次采油方法同 ,主要通过增加水相的粘度、减小水油流度比 ,来提高注入水的平面波及系数及纵向波及系数 ,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在聚合物驱后期 ,由于注入水及聚合物的长期冲刷 ,注入水及聚合物沿高渗透层突入油井 ,造成注入的聚合物溶液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循环流动 ,大大降低了聚合物的利用率 ,为此 ,提出了用水溶性阳离子高分子堵聚的新方法。 1994年以来 ,孤岛油田主力水驱单元逐步投入了工业化聚合物驱开发 ,目前已实施聚合物驱单元 8个 ,覆盖地质储量 9773× 10 4t,实际累积增油 30 9 3× 10 4t。1 物…  相似文献   

7.
co2驱油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在低渗透油田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水驱相比能够有效大幅度提高采出程度。根据大庆外围油田某低渗区块地质特点和流体物性参数建立地质模型,在对PVT实验数据相态拟合的基础上进行了co2驱三维三相组分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对注采井距、注入方式及参数、注入气体和井底流压等进行了对比与优化,数模研究结果为试验区及同类低渗透油藏进行co2驱开发提供了理论指 导,为现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试验区自实施注气开发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渗透油藏注入难的问题,注入能力是周围注水区的2.8倍,油井见效明显! 产油恢复程度最高达60%,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CO_2驱油及封存过程中的地质安全问题,利用油气封盖理论和油藏工程理论,研究了油藏条件下CO_2驱油及封存的定量地质安全界限体系。研究结果表明:CO_2驱油及封存过程可划分为CO_2注入驱油阶段、CO_2注入封存阶段和CO_2静态封存阶段;CO_2在油藏条件下存在扩散泄漏、低速渗流泄漏和高速渗流泄漏3种泄漏机理;CO_2的地质安全性主要受盖层岩封堵压力、断层岩封堵压力、断层重开启压力、断层岩破裂压力及盖层破裂压力等的控制。研究成果对CO_2驱油及封存项目的选址及风险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港西四区聚合物驱工业试验区地质概况和聚合物注入过程,对聚合物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矿场试验效果说明聚合物驱已明显见到了增油降水效果,预计聚合物驱最终可增产原油71686t,吨聚合物增油量可达238t,提高来收率7.40%。聚合物驱的见效情况说明港西四区适合高浓度、小段塞、低用量的聚合物注入方式;防窜措施可以改善聚合物驱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庆油田长垣二类油层与葡I组主力油层地质特点差别较大,平面非均质和纵向非均质相当严重。在考虑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和聚合物分子与油层的配伍性的基础上,引入聚驱控制程度这一重要概念,确定了二类油层注聚对象、渗透率下限、渗透率级差等技术标准,提出了二类油层注聚必须缩小井距、细分层系的观点;介绍了应用聚驱控制程度确定聚合物驱分子量和注入速度的方法;研究了油层渗透率级差和差油层厚度比例对最佳分层配注量的影响规律;对主力油层应用的聚合物驱分层配注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JZ油田沙河街组为高倾角构造层状油气藏,属于辫状三角洲前缘沉积,具有储层砂体厚度小,横向变化大的特点。油田顶部存在气顶,底部具有边底水,目前采用水平井平面穿透多个砂体分油组衰竭开发,适当时期转为注水开发。如何注水开发是油田开发面临选择的问题。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对JZ油田6井区Ⅲ油组的注水井井型、注水井平面位置、注水井纵向位置对水平油井在不同的纵向位置水驱效果对比分析,优选出适应本油田高效开发的水平井注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油井产能预测是油田开发和人工举升设计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为了建立CO2驱油井产能预测方法和模型,在考虑地层压力、泄油半径、渗透率、相渗曲线、原油组成、CO2含量及表皮因子等因素对其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借鉴Vogel建立溶解气驱油井产能方程的方法,通过对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综合无因次化,建立了CO2驱油井产能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吉林油田CO2试验区的2口井进行实例计算,11个数据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27%,最大相对误差为9.07%,说明该方法和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在CO2驱油田开发方案编制和油井举升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影响水平井蒸汽驱效果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卉  李春兰  赵启双  卫敏  李奔 《特种油气藏》2010,17(1):75-77,84
以辽河油田某区块稠油油藏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各种地质因素(地层倾角、渗透率、初始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油层深度和原油黏度)对水平井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的转驱时机以及对水平井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初始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以及原油黏度。该研究可为筛选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的地质条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老区砂砾岩油藏多处于高含水率,高递减,低速、低效的水驱开发后期阶段的现状,本次选择七中区S72-2、S72-3、S73、S74-1砂砾岩油层,采用类比分析、油藏工程分析、数值模拟及经济评价等研究方法,对不同井网井距条件下复合驱开采技术界限和开发效果进行了论证,最终确定了五点法正方形面积井网、150m注采井距的复合驱工业化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姬塬油田罗1长8油藏合理注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注水开发油藏,选择合理的注水方式进行开采,实现油田的稳油控水是关键。运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生产动态,通过对低渗透油田罗1区块注水时机、注水方式、注水强度及水井分注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适合该类油藏的注水方式,有效提高水驱效率、补充地层能量、减缓递减,实现油田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对于注水开发油藏,选择合理的注水方式进行开采,实现油田的稳油控水是关键。运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生产动态,通过对低渗透油田罗1区块注水时机、注水方式、注水强度及水井分注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适合该类油藏的注水方式,有效提高水驱效率、补充地层能量、减缓递减,实现油田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7.
大庆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的进步历程,并对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剩余油描述技术、油田开发调整技术、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技术、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聚合物驱油技术、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进行了总结。在对21世纪初大庆油田开发技术发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油田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高含水期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低渗透油田开发等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窦煜  蔡忠贤 《海洋石油》2016,36(1):52-55
为了高效开发埕海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藏,以化验、测井、测试、试采资料为基础,分析油藏相态特征,开展高收缩原油的开发方式、井距、井型、注采井网等论证,采取同步注水而非后期注水,选择300 m井距、600 m水平段长度、北东向注采井排,可以有效提高油藏开发效益;在不同井网优化论证基础上,优选水平井采油,定向井同期注水适合油藏的特点,开发指标预测较优;经实施该区新井初期产量超过了方案设计,区块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岚  张建民  王宁  郭诚  刘英宪 《特种油气藏》2012,19(4):56-60,153
SZ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为进一步描述储层分布规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等方法,对SZ油田东营组下段的层序地层及基准面旋回界面、洪泛面的成因类型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中短期旋回层序地层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短期层序为单元的等时地层对比,同时划分单井沉积微相并描述小层单元内沉积微相特征。应用层序地层学和相控储层建模技术,建立能精细表征储层非均质特征的地质预测模型,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对油田压力、含水率进行历史拟合,拟合结果与油田实际生产数据吻合较好,表明利用层序地层学及相控地质建模技术可为油田中后期综合调整及挖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测井专业的角度,对新民油田水淹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应用完井电测和注水井同位素吸水剖面资料,同时结合油水井动态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检验,研究和总结出新民油田水淹特征为宏观水驱方向为东西向;微观水淹油层具有非均质性;断层遮挡对水驱影响很大,断层附近往往有注入水波及不到的死油区;新民油田尚处于弱水淹期,储集层电性变化不明显;新民油田水淹层电阻率变化主要是由于含水饱和度变化引起的,注入水矿化度对其影响较小。本文对新民油田水淹层的测井解释具有指导意义,从而为新民油田科学合理的调整开发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