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10):1881-1885
研究以自制的丙烯酸十八醇醚酯单体(A)、马来酸酐(M)、苯乙烯(S)为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制得一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AMS。确定了AMS合成的最佳条件:丙烯酸十八醇醚酯、苯乙烯、马来酸酐摩尔比为5∶1∶3,反应温度为90℃,引发剂BPO用量为0.6%,反应时间为6 h。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时,降黏剂AMS加量为0.6%时对渣油的降粘率达到54.11%。此外,加入0.2%助剂Span-80能进一步提高AMS降粘效果,当剪切速率为2 000 r/min时AMS的降粘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15,(10):1881-1885
研究以自制的丙烯酸十八醇醚酯单体(A)、马来酸酐(M)、苯乙烯(S)为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制得一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AMS。确定了AMS合成的最佳条件:丙烯酸十八醇醚酯、苯乙烯、马来酸酐摩尔比为5∶1∶3,反应温度为90℃,引发剂BPO用量为0.6%,反应时间为6 h。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时,降黏剂AMS加量为0.6%时对渣油的降粘率达到54.11%。此外,加入0.2%助剂Span-80能进一步提高AMS降粘效果,当剪切速率为2 000 r/min时AMS的降粘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李建波  杨海燕  钟小芳 《应用化工》2012,(3):445-447,452
针对新疆塔河油田稠油特点,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油溶性降粘剂SWLY-1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丙烯酸十八醇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腈为10∶2∶3∶2,引发剂加量为1.05%,在甲苯中70℃下反应6 h,降粘率可达88.2%,这将有助于提高塔河油田稠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枝状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合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空间规整度和网络结构都有利于破坏稠油的网络结构,降低稠油粘度。从这一点出发,设计合成出一种枝状结构的油溶性聚合物降粘剂。优化反应条件,综合降粘剂的降粘降凝效果和聚合物溶解性,得到枝状骨架的最佳加量为1‰,丙烯酸十二酯、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单体比为5∶1∶4。并将得到的枝状降粘剂对塔河JT-2、胜利G8和辽河3-SX稠油进行了降粘对比,发现枝状降粘剂对胜利稠油有最好的降粘效果,降粘率达到了69.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自制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和丙烯酰胺4种单体分别以物质的量比10∶3∶2∶0.8和6∶1∶2∶0进行四元无规共聚反应,得到两种新型油溶性的共聚降粘剂。对溶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影响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究了降粘剂用量和温度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元共聚物的降粘效果优于三元共聚物。50℃,当降粘剂的加入量占稠油量的10 wt%时,三元和四元共聚物对稠油的降粘率分别达79.4%和87.6%。  相似文献   

6.
一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昊 《广州化工》2014,(20):89-90,136
以丙烯酸十八酯与丙烯酰胺、马来酸酐单体与一种阴离子单体对乙烯基苯磺酸钠( NaSS )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油溶性聚合物。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降粘剂对塔河JT-4稠油具有良好的降粘效果。降粘剂加入量为400 mg/kg时,该降粘剂在50℃使高粘稠油的降粘率几乎达到90%,具有极好的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10):1909-1912
以二乙醇胺、环氧氯丙烷及十八酰氯为单体合成了一种枝型油溶性稠油降粘剂,并通过红外表征其结构。得到了该降粘剂的最佳合成条件如下:n(二乙醇胺)∶n(环氧氯丙烷)∶n(十八酰氯)=1∶3∶1,第1阶段二乙醇胺与环氧氯丙烷的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40 min,促进剂的加量0.8%(占二乙醇胺和环氧氯丙烷总质量百分数);第2阶段用十八酰氯接枝的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6 h。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加量下降粘剂对原油的降粘率,在60℃的条件下,当加量为750 mg/L时,原油的降粘率最高可达43.06%,表现出明显的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15,(10):1909-1912
以二乙醇胺、环氧氯丙烷及十八酰氯为单体合成了一种枝型油溶性稠油降粘剂,并通过红外表征其结构。得到了该降粘剂的最佳合成条件如下:n(二乙醇胺)∶n(环氧氯丙烷)∶n(十八酰氯)=1∶3∶1,第1阶段二乙醇胺与环氧氯丙烷的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40 min,促进剂的加量0.8%(占二乙醇胺和环氧氯丙烷总质量百分数);第2阶段用十八酰氯接枝的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6 h。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加量下降粘剂对原油的降粘率,在60℃的条件下,当加量为750 mg/L时,原油的降粘率最高可达43.06%,表现出明显的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作为稠油降粘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中36-1油田稠油蜡含量低,而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40℃下脱气原油粘度高达56 200 mPa.s。为解决绥中36-1油田稠油开采中的问题,室内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丙烯酰胺/马来酸酐合成了三元共聚物降粘剂,并在稠油中进行了降粘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HOT-RP聚合物降粘剂对绥中36-1稠油具有良好的降粘效果,在加量为500~800 mg/L时,其降粘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11):2080-2084
以马来酸酐和苯甲胺为原料制备了N-苄基马来酰亚胺(NBMI),然后采用溶液聚合法与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共聚合成了油溶性三元聚合物降黏剂BSA,并用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n(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NBMI)∶n(丙烯酸)=8∶2∶2,引发剂用量为1.2%,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5 h。在50℃条件下,降黏剂加量为1 000 mg/L时,稠油的黏度由4 360 m Pa·s降到873 m Pa·s,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熠宇  吴琼  徐鹏  马爱青  侯影飞 《化工进展》2020,39(12):5234-5242
为了解决胜利油田稠油黏度高、开采困难等问题,通过分子模拟指导,以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苯乙烯进行四元共聚,获得了适合原油特性的降黏剂。以降黏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单体投料比例、最佳反应条件等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苯乙烯投料摩尔比为4∶13.5∶8∶3、引发剂加量为1%(质量分数)、链转移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80℃反应8h时,合成的降黏剂效果最好,且在降黏剂用量为0.3%(质量分数)时,可将原油黏度从1100mPa·s(50℃)降至403mPa·s,降黏率达到63.3%,原油凝点可从38.5℃降低至33.2℃,通过红外及氢谱等进行了表征,与预想分子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盘锦原油的性质,成功研制了以甲基丙烯酸、十四醇、马来酸酐为原料的共聚物ME-TA-MA降凝降粘剂。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条件。酯化:n(十四醇)∶n(甲基丙烯酸)=1.25∶1,m(催化剂):m(甲基丙烯酸+十四醇)=2%,m(溶剂)∶m(甲基丙烯酸+十四醇)=50%;聚合:n(马来酸酐)∶n(酯化产物)=1∶1,m(引发剂):(甲基丙烯酸十四酯+马来酸酐)=1.5%,m(溶剂)∶m(甲基丙烯酸十四酯+马来酸酐)=50%,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3h。IR结果表明,所制备产物的官能团结构与设计的目标产物相符。将最佳条件下合成的产物以m(降凝剂)∶m(原油)=0.23%的加剂量加入到盘锦原油中,凝点可降低13℃,粘度可降低61.33%。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烯磺酸钠(SSS)、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原料,合成了SSS/AM/AA共聚物降粘剂,并对其在泥浆中的降粘性能进行了评价。最佳合成方案为:n(苯乙烯磺酸钠)∶n(AM)∶n(AA)=2∶1∶4,单体质量为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引发剂用量为2%。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降粘剂结构和预计的结构一致,具有较好的抗温能力,在盐浓度为30%的盐水泥浆中,降粘率为62.71%。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彪 《精细化工》2001,18(8):487-489
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为单体 ,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 ,以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 ,合成了用作洗衣粉代磷助剂的马来酸酐 -丙烯酸共聚物。m(马来酸酐 )∶m(丙烯酸 ) =1∶2 ,引发剂和还原剂分别为单体质量的 4.0 %和 1.9% ,聚合反应温度 90℃ ,保温 1h。产物为黏度较低的透明液体 ,分散性好 ,色泽浅 ,螯合力为 5 18mgCaCO3/g  相似文献   

15.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丙烯酸(AA)和马来酸酐(MA)为单体,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无磷助洗剂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共聚物。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对助洗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产品的合成条件:单体中MA∶AA=1∶3(质量比),引发剂与单体质量比为4%,氧化剂∶还原剂=2∶1(质量比),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1.5h。研究了此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思妍  陈馥  周慧  高翔 《应用化工》2011,40(2):299-302
设计合成了一种主要针对稠油中胶质沥青质结构特点的四元共聚物降粘剂,对合成聚合物的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时间、聚合反应温度以及酯化温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的表征,证实得到了预期的分子结构。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10∶2∶3∶1,甲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晴作引发剂,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重10‰,在73℃下反应6 h所得到的共聚物,加入十八醇(酯醇比为1∶1.2)在85℃下酯化4 h,得到降粘率将近90%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7.
二元醇双琥珀酸双酯磺酸钠(GMI-02)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4-丁二醇、马来酸酐、月桂醇为主要原料和环境友好的工艺路线,合成了一种易降解的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二元醇双琥珀酸双酯磺酸钠(GMI-02)。对各步合成条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得出各步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酯化反应I,配比为n(1,4-丁二醇)∶n(马来酸酐)=1∶2.15,反应时间2h,催化剂w(乙酸钠)=1.0%,反应温度95℃,以丙酮作溶剂,回流操作;酯化反应Ⅱ,甲苯为溶剂,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145℃,催化剂w(对甲苯磺酸)=1.0%,n(1,4-丁二醇双马来酸单酯)∶n(月桂醇)=1∶2.20。磺化反应,石蜡加热,石蜡温度(加热温度)控制在115℃,时间为6h,原料配比为n(1,4-丁二醇双马来酸双酯)∶n(亚硫酸氢钠)=1∶2.50。对每步合成产物均用I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