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热电中国VGElemental公司主要生产ICP质谱。第一台商品化的ICP-MS是由VGElemental在1984年发货。从此以后,VGElemental公司被看作是ICP-MS领域的技术先导。多年来VGEle-mental一直致力于ICP质谱分析仪的设计与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通过对ICP-MS技术进行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使这种仪器成为一个系列,满足各种分析和合适价格的需要、和同类仪器相比,她具有相当低的检出限。全自动化的安全操作和广阔和分析适应性.这一切都源于她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为您的工作愉快而设计ICP-MS技术现已被公认为“快速、痕量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2.
VGElemental公司主要生产ICP质谱。第一台商品化的ICP-MS是由VGElemental在1984年发货。从此以后,VGElemental公司被看作是ICP-MS领域的技术先导。多年来VGEle-mental一直致力于ICP质谱分析仪的设计与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通过对ICP-MS技术进行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使这种仪器成为一个系列,满足各种分析和合适价格的需要。和同类仪器相比,她具有相当低的检出限、全自动化的安全操作和广阔和分析适应性。这一切都源于她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为您的工作愉快而设计ICP-MS技术现已被公认为“快速、痕量元素分析的黄金…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建立了ICP/MS准确测量单元素标准溶液Ph,Cd,Mg浓度和Ph,Cd,Mg,Fe单元素标准溶液中杂质元素的方法。通过化学计量学准确配制工作标准,分析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程序,测量单元素标准溶液浓度的精度优于1.5%。测量了标准溶液中的56种金属杂质元素,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尹洧 《现代仪器》2014,(3):14-19
元素不同形态造成其化学、生物效应差别很大,决定它们在生态环境中和生物体内化学行为,表现出不同化学、生物效应及在环境中的迁移特征,研究元素形态对于了解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元素形态分析比传统元素总量分析更迈出一大步,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使人们面对环境中各种元素更扩大了视野,更清楚元素形态特征和迁移规律,也更有助于人们采用更合理方法减少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结合CL-TBP萃取色层分离,运用ICP/MS测定U3O8中痕量杂质元素B、Ti、Cd、V、Cr、Zn、Mo、Sb、W、Bi的方法。U3O8经硝酸溶解后,采用CL-TBP草林树脂作固定相,5.5mol/L,硝酸作流动相的萃取色层法使杂质元素与铀基体分离,杂质元素淋洗液用ICP/MS测定。取样量为O.5g时,各杂质元素的测定下限为1×10(-8)g/g。方法的重加回收率在88%-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  相似文献   

6.
Ichiro Lano  魏轩  谢国清 《现代仪器》2004,10(4):54-57,15
本文集中讨论高敏感性、多元素分析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质谱 (ICP MS) ,仔细选择纯水系统的所有部件 ,且其结构是为超微量分析的目的而特别制造的 ,在定量分析中使用这样的水制备系统产生的超纯水 ,能分析低于ppt级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马海斌  张彭 《质谱学报》2016,37(1):82-87
为提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检测灵敏度,需保证分析离子在ICP与质谱仪间的传递效率。本研究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以钡元素为分析粒子,在不同ICP功率、雾化气流速的条件下,对分析元素在ICP-MS取样锥前端的空间分布及等离子体温度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CP功率、雾化气流速对被分析物质在等离子体内的原子化及电离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但增加ICP功率并不一定能提高被分析粒子到达ICP-MS取样锥口的数量。该结果可为提高ICP-MS仪器性能及改进设计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ICP-MS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CP—MS技术在分析能力上不仅可以覆盖传统的无机元素分析技术如CIPAES、CFAAS等的工作范围,可进行定性、半定量、定量分析,还可以进行同位素比测定,以及与不同的进样技术(如激光熔蚀)及分离技术(如HPLC,HPCE,GC)联用进行元素的形态、分布特性等的分析。ICP—MS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半导体、医学,生物、冶金、地质科学、石油、核材料分析等领域。本文以实例说明ICP—MS技术在各分析领域的应用优点。  相似文献   

9.
ICP-MS相关联用技术在食品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凭借其低检出限、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的元素分析。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元素的不同形态在物理、化学、营养、毒理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元素形态分析已经引起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工作对近年来ICP-MS技术与各种分离手段联用,在食品中砷、硒及锡等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了ICP-MS 相关联用技术应用于食品元素形态分析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德国CHN-O快速元素分析仪的吸收管路作了部分改装。实验结果表明,改装后的元素分析仪可成功地用于硫元素的分析测定,测定的精度和准确度可满意分析的要求,拓宽了仪器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分析检测技术,具有准确、简便、快速和不破坏样品等诸多特点,可以方便地实现鉴别食品成分掺假、食品种类、追溯不同产品来源、检测农兽药残留等。近红外光谱技术所具有的无损检测这一突出优势,使其在食品安全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就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食品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其今后在该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ICP-AES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CP-AES分析技术以其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地矿、冶金、生物、食品、石油、医学检验等领域中的多元素分析,其分析技术和仪器已日益完善。本文根据ICP-AES分析技术热点领域的应用,重点总结了近年来ICP-AES在环境水体样品、地矿样品、冶金样品、生物样品及食品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历程、方法原理、优缺点及发展前景作了简要的论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固相微萃取技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前处理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食品、临床、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测分析。本文主要综述固相微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联用的原理和发展现状,介绍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展望。  相似文献   

14.
食品农药残留与分析控制技术展望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食品农药残留不但威胁人体健康,而且影响生态安全。本文讨论了我国现阶段食品残留和目前对农药残留控制与分析技术的现状,阐述了农药残留与分析技术的发展与人民身体健康、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对国际上食品农药残留与控制分析技术作了介绍,希望能让我国同行从业者看到真正的差距,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行为,加速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永磁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技术不断进步,国内许多公司和科研机构成功研制出永磁低场磁共振分析仪,本文以NM120-Analyst型核磁共振分析仪作为这类仪器的代表,简单介绍永磁低场磁共振分析仪的结构原理,再分类讨论永磁低场磁共振分析仪在相关领域的基本应用。实践证明,该类仪器已分别在医学磁共振成像设备教学和培训、食品研究、石油勘探、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食品包装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安全、卫生的自动化食品包装机械应运而生。对我国食品包装领域机械自动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研究,指出我国机械自动化助推食品包装行业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从宏观上分析了2000年我国食品机械的市场需求,首先分析了90年代新的经济环境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然后从食品工业的发展预测2000年食品机械的市场需求,进而从食品工业的结构调整来分析食品机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艳艳 《现代仪器》2009,15(4):10-12
背景:全球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目的:介绍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方法: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结果:提出生物芯片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结论:随着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近红外光谱的发展历程、原理和应用特点,综述其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中开展掺伪使假、原产地鉴别、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离子色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灵敏、选择性好等诸多优点,从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离子色谱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离子色谱法作为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