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研究国外逐渐形成的相关集成接口标准,将接口标准分为网络编程接口标准、数据库编程接口标准、Web UI编程接口标准和企业信息接口标准,对比各类接口形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给出电力企业信息集成接口一般要求,提出基于总线型信息集成接口框架,示例接口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是电气物理系统与信息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庞大新一代电力系统,为实现电网与用户的信息交换,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接口标准,即构建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信息模型。文章通过对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相关业务应用需求的分析,研究了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中的典型场景与用例分析方法,采用UML建模语言以EA软件为工具,最终完成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信息模型的构建,为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信息集成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并简单介绍了XML技术,最后通过给出电厂燃煤系统的接口实例来阐述信息集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低压电器》2007,(12):66-66
大连大学选择采用同方ezIBS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构建综合实验室,将实现闭路监控系统、巡更系统、边界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烟雾消防报警系统、停车场系统接口以及在ezIBS软件平台集成以上各个子系统的应用软件的可视化编程。实验室的建成使学生在书本教学之外能够亲身体验动手  相似文献   

5.
在描述德国科维软件公司MULTIPROG这一符合IEC61131标准的编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德国赫优讯cifX系列计算机通讯板卡,实现集成PROFIBUS-DP主站接口的软PLC控制器,为不同制造商设备的编程、通讯及组态,提供了一个全集成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特高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集成和可视化展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基于可视化技术和数据集成技术的特高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支撑平台主要功能设计.该系统为满足特高压电网运行和监控的需要,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实现,支撑平台包括集成总线、数据交换接口、人机界面、数据库接口、图形接口、可视化接口等,可以直接得到揭示电网运行趋势和本质的高层次信息.  相似文献   

7.
朱强  姚峰 《浙江电力》2011,(8):9-11,57
DL/T 890 是为电力EMS系统编写的应用程序接口标准,等同于IEC61970国际标准,用于EMS系统与调度中心其他系统的互连、互通、互操作。PI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在接入调度SCADA系统数据时,即采用了DL/T 890 标准的CIS接口,并使用DL/T 890 CIM规范交换调度电网模型。HSDA接口是DL/T 890 CIS接口的一部分,用于实现高速数据访问。从介绍DL/T 890 HSDA接口标准入手,阐述了如何通过PI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实现DL/T 890 的HSDA接口。  相似文献   

8.
随着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为解决直流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孤岛、信息交叠和信息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研发了直流成套设计专用软件集成平台。为满足集成平台的可扩展性需求,开发了软件扩展接口,接口由库表、链接表和更新表建立3个子模块组成。经现场测试,该集成平台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便于设计软件的扩展,满足直流系统成套设计的要求,提高了成套设计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西门子公司新近推出的S7-1200系列小型PLC的功能特点:高度集成的工程组态系统、集成可视化和控制、集成Profinet接口、具有嵌入CPU模块本体的信号板、高速输入输出、PID(比例积分微分)功能及库功能,给出了它在硬件配置及可扩展性、通信、CPU存储器、程序结构、指令系统及编程组态软件等方面与S7-200、S7-300 PLC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具备统一充电接口的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应用推广的前提条件,接口的标准化是保证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性、互换性的基础.文中从国外充电接口标准的现状出发,结合中国电网的实际情况和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需要,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安全性、端子功能和性能定义、与电网的互动及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充电接口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OPC技术在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楼宇自动化系统及其系统集成模式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OPC技术在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中的应用.对OPC技术接口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集成结构模式以及OPC客户端编程示例,并对OPC技术在多现场总线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The challenge of 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linical engineers face technic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healthcare technology as results of changing focus in healthcare and the computeriz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medical devices and systems. Combined, these trends will increasingly move us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bricks and mortar" hospitals and physician's offices and move us toward their virtual successors. Ultimate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ill take place at an earlier stage. A major challenge to achieving this goal has been the diversity of current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and the paucity of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exchanging usefu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medical devices. The consequence is a technical "Tower of Babel", where these disparate devices lack a commo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 answer to this challenge is an initiative known as 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 (IHE). IHE brought together 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edical imaging systems industry members "to agree upon, document, and demonstrate standards-based methods of sharing information in support of optimal patient care". By developing integration profiles that detail core processes such as scheduled workflow, image presentation, information access, record retrieval, reporting, and charge posting and adopting existing standards. IHE defines guidelines that medical device manufacturers can follow to ensure their device will interface and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with a device from another manufacturer. IHE holds promise to transform the existing technical "Tower of Babel" into sets of integration profiles that will facilitate interoperability of medical devices. The success of IHE will lead to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and thereby meet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challenges as healthcare systems move to the next level.  相似文献   

13.
UIB是美国SISCO公司提出的解决异构系统集成的一种技术构架,并与IEC、EPR I(美国电科院)、W 3C的相关技术标准(如C IM、XML等)相衔接,可有效地解决电力企业现有的多个异构系统的集成,促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UIB有效地解决了PO INT TO PO INT(点对点)和综合数据库等集成方法的缺点,是未来异构系统集成的一种技术发展趋势,可能有望成为IEC标准。分析了当前一些集成方案的缺陷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UIB在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电力系统信息的横向集成(集成化平台)和纵向集成(网络化平台)的特点和需求,提出在多智能体系统(MAS)模型上构建面向服务架构(SOA)结构体系解决电力信息系统集成问题;分析了电力信息系统的集成框架,提出了接口智能体(界面层)、信息集成总线和服务智能体(模型层)、决策/协调层的三层结构;分析了SOA的元模型机构,提出联邦管理智能体的概念,形成在SOA模型下的多智能体的联邦或联盟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衣涛  徐洪涛  李丽华 《黑龙江电力》2007,29(3):174-176,180
对供电企业信息一体化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XML导入器/导出器为数据接口,以CIM模型作为信息交换模型,用WEB综合查询服务器进行信息查询的一种信息一体化实施方案.该方案对于解决电力企业信息孤岛问题,实现电力企业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营销领域普遍存在多种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互,由于各个业务系统由不同厂家在不同时期开发。存在数据模型、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进而造成系统集成困难。为了实现业务系统间的互联,完成配网领域的标准化,公共信息模型(CIM)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组件接口规范(CIS)则是实现真正意义上数据交换的有效方法。文章提出了基础数据平台公共信息模型的建模原则,建立了符合IEC61970/61968标准的数据模型,利用Java编程实现了通用数据访问(GDA)接口,并通过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SVG技术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研究SVG标准、CCAPI公共图形交互草案,总结国内外EMS图形交换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科东公司开发出符合IEC 61970系列标准的新一代EMS图形交换接口。该接口全面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能够将CC-2000系统的图形中静态图形、数据库连接关系、网络拓扑结构等信息按照SVG格式输出,并可以交换给其它EMS厂商;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基于国际标准CCAPI的EMS系统接口平台》中;为在CC-2000 V2.0平台上集成其它厂商的EMS应用、为不同厂商的EMS应用的图形交换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应用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方案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异类现场设备进行信息集成,实现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通信、统一的编程和组态。本文在系统地阐述了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全集成自动化解决方案,非常适合于中小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分布式能源通信及控制功能的扩展性与互操作性,针对分布式能源的信息模型构建与信息交互,提出了一种基于IEC 61850-7-420标准的分布式能源通信及控制通用接口,给出了通用接口具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开发了通用接口实际的智能电子设备,并基于构建的多分布式能源集成测试平台,对分布式能源通信及控制功能进行了相应的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通用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切实可行,分布式能源在其状态信息、设置、控制以及测量/计量值等方面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信息交互,为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