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双塔水库主坝原防渗墙及墙体下基岩地质复勘,发现原防渗墙顶部存在V"字型夹泥、墙体存在"天窗"等缺陷,从施工技术方面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从灌浆技术、参数、投资等方面分析了原防渗墙下帷幕灌浆等4种处理方案的优缺点,采用"新建补强防渗墙加帷幕灌浆方案对主坝原防渗墙缺陷进行处理,防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取"两钻一抓法"成槽、防渗墙接头采用在接头管上抹油、裹膜的"接头管法"新工艺对混凝土超薄防渗墙进行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保证了防渗墙的施工质量;另外,对个别检测有缺陷的接头处,采取高压旋喷进行处理,证明该方法处理防渗墙渗漏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防渗墙的"嵌岩"成槽一直是个棘手的施工问题,本文简述了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深槽上游防渗墙嵌岩成槽的具体方法和效果,以及特殊情况的预防与处理。希望本工程的成槽方法能对类似的防渗墙施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水库堤坝防渗墙的质量对于坝体的防渗及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结合部位施工质量是防渗墙质量控制的难点,传统的钻孔抽芯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孔之见"问题,其结果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偶然性。松子坑水库除险加固防渗墙工程在传统钻孔取芯基础上采用了无损声波测试(CT)技术对松子坑水库1号坝防渗墙部分施工槽段结合部质量进行检测,并和传统的钻孔取芯方法结论做了实际对比,本文就此技术在防渗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结合下坂地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在地质构造复杂,且覆盖层深厚条件下,采用"上墙下幕"垂直防渗方案的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同类地区或地质条件下,进行拦河大坝坝基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双塔水库在1330.21m水位运行时出现多处渗漏点,须进行防渗处理。工程采用防渗墙"赶羊法"施工,较好地解决了防渗墙分期间隔跳槽施工产生的有关问题。采用80cm厚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及坝基帷幕灌浆结合的方式建立防渗体系,解决了坝体渗流问题,保障了双塔水库在正常水位运行及正常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乌东德水电站大坝围堰防渗墙厚度为1.2 m,最大深度为97.54 m,地质条件复杂,且有超大块漂石和大量陡岩存在,在该工程的围堰防渗墙深且厚,施工困难。介绍了适用于深覆盖层的围堰防渗墙施工设备及配套机具选型、造孔成槽工艺及基岩鉴定技术,包括"两钻一抓循环钻进法"、"四+二爆破法"等。实践表明,新的技术工艺为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提供了重要支持,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防渗墙技术在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中应用较广泛,它施工简便、速度快、消耗少,在处理坝基渗漏、坝后"流土"、"管涌"等渗透变形隐患问题上效果较好。文中以上阳水库为例,分析了钻抓法造塑性砼防渗墙在该大坝除险加固中的运用,并详细总结了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已广泛用于病险水库土石坝的防渗加固,本文通过一种新的施工方法--锯槽法在南阳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对"锯槽法"建造薄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为中小水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鲁地拉围堰覆盖层深厚,透水性强,基础防渗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墙施工采用泥浆护壁、"钻劈法"成槽,深入基岩0.5m,采用泥浆下直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I、II期槽段采用接头管法连接;从围堰实际运行效果看,防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代启元 《四川水力发电》2012,31(5):99-101,129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具有抗压强度低,弹性模量小,极限应变大的特点,在荷载作用下墙内应力和应变均很低,不仅能够适应外力作用下抗拉和抗剪应力带来的墙体变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水泥用量小,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因此,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国内外水利水电围堰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拦河闸坝围堰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钻劈法"成槽工艺、施工技术要点及混凝土质量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2.
在深厚覆盖层上建坝,坝基防渗是工程成败的关键。采用有限元软件Seep/w分析强、弱透水层二元结构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渗流问题,研究防渗墙深度及形式对大坝渗流量、坝基出逸坡降、防渗墙底部渗透坡降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悬挂式防渗墙、半封闭式防渗墙、全封闭式防渗墙对坝基的控渗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防渗墙穿过弱透水层,悬挂式防渗墙转为半封闭式防渗墙,坝基渗流、坝基出逸坡降显著降低(分别下降54.3%、70.0%)。因此,防渗墙和弱透水层联合防渗能显著提高垂直防渗墙的控渗效果,半封闭式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大大优于悬挂式防渗墙。二元结构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垂直防渗墙的最优深度为防渗墙刚穿过弱透水层(连续)时的深度;此外,研究还发现当防渗墙将要伸入弱透水层时,防渗墙底渗透坡降急剧上升,出现极大值,工程应用中应引起足够重视,防止发生局部渗透破坏。  相似文献   

13.
信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房水库大坝建成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土坝坝体沉陷渗漏、老化及变形严重。混凝土防渗墙原设计施工方法为"两钻一抓"法,鉴于在土坝上使用重量大的抓斗给施工过程中带来的安全及质量隐患,经过设计方案的优化,采用"钻劈法"成槽,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信房水库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各项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防渗墙是透水和可压缩坝基渗流控制的主要措施。本文从统计分析的角度研究坝基混凝土防渗墙的力学性状。首先收集了43个已建土石坝工程坝基防渗墙实例力学性状监测资料和工程建设信息,建立了防渗墙力学性状实例数据库。在分析防渗墙受力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实例资料,对混凝土防渗墙的水平位移、顶部沉降、覆盖层和防渗墙的相对沉降、防渗墙应力特性及开裂性状开展详细的统计分析,揭示了不同力学性状的统计规律和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防渗墙的位置、深度、材料以及河谷形状和地基变形特性对墙体力学性状的影响规律,识别影响防渗墙力学性状的主要因素。本文从统计角度揭示防渗墙的力学性状,可为防渗墙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三峡工程二期围堰防渗墙实测变形资料的分析,提出围堰防渗墙反馈分析理论,结合防渗墙材料力学参数,研究围堰防渗墙的应力和荷载形式的分布状况,并对防渗墙的工作受力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防渗墙力学模型不能完全按照悬臂梁进行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水利工程的大坝防渗墙施工中,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尤其重要,它们严重影响着防渗墙的施工的质量与进度。因此,文章结合某水电站大坝基础混凝土防渗墙为例,从研究大坝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入手,进一步分析大坝防渗墙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今后的大坝防渗墙施工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塑性混凝土薄壁防渗墙在深层砂砾石覆盖层河床的使用,在水电工程中是不多见的,特别是在大渡河上砂砾石自然颗粒级配较差、大卵石含量较多、透水性极强的地质条件下,采用"打抓结合成槽法"、"气举反循环排渣清孔法"等先进技术和施工工艺,克服造孔成槽、漏浆塌孔严重等诸多困难,按照设计要求,利用塑性混凝土成功地形成了素混凝土地下连续防渗墙,成墙质量、防渗漏效果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并通过渠内开挖到设计渠底,没有出现明显渗漏的事实,验证了塑性混凝土薄壁防渗墙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杭州市青山水库防渗墙应变观测资料分析,获得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温度和应变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应变计的初始基准值取48~72 h左右时的读数为宜。防渗墙顶部一定范围内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大,墙体内部温度变化滞后于气温变化;防渗墙中下部温度变化较小。拉应变主要出现于初期防渗墙上部,随着墙体温度稳定和库水位升高,逐渐向压应变转化,并逐渐趋于稳定。防渗墙顶部应变受温度影响较大,防渗墙下部应变受库水位影响较大;一般防渗墙应力应变计算分析可忽略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1概述混凝土防渗墙作为基础防渗工程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水利工程,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在遇到细沙层时极易出现坍孔及槽段坍塌,致使防渗墙无法成墙。楠溪江供水工程拦河闸枢纽基础防渗采用厚80cm混凝土防渗墙,长500 m、最大墙深近70 m。枢纽工程基础为深厚砂砾石,夹杂有厚度0.3~2.0 m的淤泥及细沙层。防渗墙成孔采用冲击式钻机配合成槽机"两钻一抓法"施工,在施工至左岸长约200 m的滩地段时,地面以下发现有厚达3~5 m的细沙层,其下为含飘石强渗漏层,成孔十分困难,施工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老虎嘴水电站左岸为古河槽,覆盖层最深达203m,初步设计采用悬挂式防渗墙进行渗流控制.在深入分析左岸渗流场特性的基础上,对悬挂式防渗墙的长度、左端深度进行优化,选定满足渗流控制要求且面积最小的防渗墙布置方案.通过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取消右下部防渗墙对渗透流量影响较小,防渗墙起坡点位置及防渗墙长度对渗透坡降影响较大.此外,确定了左副坝防渗墙的压力水头,可供验算垂直防渗墙的稳定性以及防渗墙的结构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