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C17-TC11异种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弯曲性能分析与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TC11和TC17异种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接头的弯曲性能,探寻了焊缝区弯曲塑性的薄弱区。通过测试焊接接头的硬度、分析焊缝区组织、断口形貌,特别是弯曲试样表面滑移线形态,研究了弯曲断裂机制。通过焊后超声冲击以及高温固溶+时效热处理,探索了改善焊接接头弯曲塑性的工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接头弯曲性能试验,可以更好地表征TC11和TC17异种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接头焊缝区的宏观性能;经焊后时效热处理的线性焊接头的弯曲角度只有TC17母材的38%,TC11母材的30%。弯曲塑性是其力学性能的薄弱环节;焊合区及TC17侧变形区是接头弯曲塑性的薄弱区,弯曲断口均呈脆性断裂特征。焊合区断口为细小等轴晶粒的晶间断裂,焊接界面对TC17侧的滑移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容易在焊合区TC17侧形成微观裂纹;TC17变形区的弯曲起裂断口是大面积滑移剪切所形成的剪切韧窝,而TC17侧变形区晶粒大而长,有利于形成更长的滑移线和更集中的位错聚集,所以弯曲试验时TC17侧变形区最容易开裂。焊后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在试件表面形成了约20 μm厚度的变形层,接头的弯曲角度相对提高34%;接头进行高温固溶+时效处理后,接头的弯曲塑性提高,最高平均弯曲角度达到31.2°,相对提高82%。为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接头的宏观塑性性能分析与改善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i-Zr微合金化高强钢100 kJ/cm大线能量焊接热模拟和192 kJ/cm大线能量电渣焊热影响区(HAZ)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线能量下,HAZ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HAZ组织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电渣焊HAZ组织相对粗大,并出现少量均匀分布的M-A岛;不同线能量下第二相夹杂物均为含Ti,Zr及Mn的复合氧化物,热模拟HAZ组织中夹杂物尺寸较小,且数量较多,对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3.
在工期紧张无法进行焊后热处理的情况下,通过焊接试验,制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将3.5Ni低温钢管焊接线能量控制在18kJ/cm以内,并采用焊后氩弧重熔工艺,控制焊缝粗晶组织的出现,从而保证接头的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使用的高强钢HG785D(t8和t20板),采用低匹配焊丝HS-70和常用焊接方法GMAW实施对接试验,借助万能拉伸试验机、液压弯曲试验机和30/15冲击试验机来检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接头的金相组织,利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测量接头的显微硬度,分析线能量和温度控制对焊接接头宏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8板线能量为1.5 kJ/mm,t20板线能量为1.7kJ/mm,预热或道间温度控制在100~120℃时,HG785D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为优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不锈钢薄板弯曲性能试验,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和工艺措施,弯曲试验可按现行标准通过。试样外表面伸长率实测表明已超过焊条熔敷金属延伸率规定最低值很多。D=2T弯曲试验使焊接接头变形集中于焊缝区,建议不锈钢弯曲试验D=3T,O=180°。  相似文献   

6.
采用穿孔型等离子弧(K-PAW)焊接方法对固溶态C300马氏体时效钢进行焊接,并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硬度仪等对焊接接头进行了组织观察和硬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K-PAW焊接可得到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但为了避免局部凹陷现象,应适当采用填充金属;焊接接头具有高度对称性,可分为焊缝区、固溶区(粗晶区和细晶区)、时效区以及母材区;焊缝金属呈倒喇叭状形貌;接头的硬度峰值出现在时效区,硬度曲线上水平区域的宽度取决于焊缝区与固溶区的宽度;焊缝、固溶区与母材的硬度基本相同;在时效区发现皲裂形貌和镍、钼、钛和钴元素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LNG储罐用钢06Ni9DR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时,会出现弯曲试件开裂的现象,为了查找弯曲试样失效原因,保障LNG储罐焊接质量,采用不同热输入工艺对06Ni9DR钢板进行手工焊条电弧焊接,对焊接接头开展了拉伸试验、弯曲试验、-196℃低温冲击等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焊缝、热影响区,以及弯曲失效断口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ENiCrMo-6焊条焊接的焊缝组织中均散布较多大小不一的夹渣,热输入控制在12.5~26.5 kJ/cm范围内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塑性以及低温冲击性能影响不明显;但采用较小热输入焊接时,更易产生夹渣、咬边缺陷,较大夹渣和轻微咬边缺陷是导致弯曲试件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现场的X80钢直缝埋弧焊管的焊接接头,分别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常温下的硬度测试和单轴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焊接接头的熔合区附近出现了焊接硬化现象,在细晶区出现了焊接软化现象;熔合区附近粒状贝氏体(GB)晶粒严重粗化,含有大尺寸的硬脆组织马氏体/奥氏体(M/A)岛,同时熔合线两侧组织发生渗透,它是焊接接头的断裂危险区域;焊接接头采用了高强匹配,母材金属具有良好的形变强化能力,焊缝金属由于含有魏氏组织(WF),导致塑性较差,韧性不佳,屈强比为93.55%,断后伸长率为14.2%;热影响区整体上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力学性能较好,抗拉强度669.30MPa,屈强比为89.45%,断后伸长率为22.8%。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双面焊和单面焊双面成形2种不同接焊工艺,对工程机械用屈服强度为9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焊接线能量水平(≤15kJ/cm)和t8/5条件(≤20s)下,采用双面焊工艺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高于单面焊双面成形。  相似文献   

10.
在三种热输入条件下,用实心耐蚀焊丝对NSE36钢板进行焊接,并对接头进行了腐蚀试验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焊缝的显微组织、夹杂物和腐蚀形貌,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缝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热输入条件下,焊缝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少量先共析铁素体组成,随着热输入的增大,焊缝中针状铁素体含量减少;焊缝中夹杂物以锰、硅的复合氧化物为主,钛、铝的氧化物含量较少,而且其尺寸分布也极为相似;随着热输入的增大,焊缝的腐蚀倾向减小,腐蚀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平地机铲刀体焊接效率,根据铲刀体的结构特点,改进拼焊工艺,设计新的焊枪夹具,实现了铲刀体导板的半自动焊。半自动焊具有操作方便,焊接效率高,焊缝质量高,成本低廉,劳动强度低等特点,对类似结构件的焊接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用手工鸽极氩弧焊(TIG焊)代替目前航空部队采用的手工电弧焊(SMAW焊)焊修飞机起落架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试验得出了TIG焊最佳焊接工艺参数。在改进焊接方法与工艺上进行了初步尝试,采取TIG焊代替SMAW焊,工艺简便、快速,焊接效果比较理想。该工艺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我军野外现场抢修具有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大型船舶的制造中为了使大型船舶减轻重量提高其平稳性,在船舶的许多部位使用了A36高强度材料,由于船舶产品的特殊性,在对这种材料进行焊接时,要求焊缝的机械性能达到最佳,针对这一要求我们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4.
高强钢厚板激光-GMAW复合双面同步横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30 mm厚船用高强钢10Ni5Cr Mo V对接接头横焊应用需求,开展激光-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复合双面同步横焊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横焊位姿因重力、非对称坡口对熔滴、电弧的影响,利用激光对电弧的吸引和收缩作用,通过减小光-丝间距,有效地抑制了电弧侧壁燃弧,熔滴在电磁力和等离子流力的作用下,稳定过渡到熔池中,实现了熔滴过渡稳定性控制,解决了激光-GMAW复合横焊位姿电弧偏离和熔滴下落等过程控制难题与侧壁未熔合问题;厚板激光-GMAW复合双面同步横焊包括打底层和填充层焊接,其中打底层焊接是保证接头焊接质量的关键;采用激光-GMAW复合双面同步横焊新方法,4道焊接完成了30 mm厚船用高强钢10Ni5Cr Mo V横焊位姿的高强、高效连接。焊缝表面成形良好,无裂纹、未焊透和侧壁未熔合等缺陷。接头的抗拉强度高于母材,且其–50℃冲击吸收能量为57.3 J。  相似文献   

15.
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是焊工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应用广泛,操作难度较大,对于焊工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相关从业者对这一技术进行详细地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某锅炉焊接短管焊接接头在检修时发现泄漏,对焊接接头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时接头处温度过高,使得热影响区晶粒粗大,焊后冷却速率过大,在焊接处产生了拘束应力,导致在管壁内侧102钢热影响区形成冷裂纹;补焊时引起裂纹内部氧化,从而导致裂纹进一步扩展,最后开裂泄漏。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MIG焊接是一种双电弧高效焊接方法,特别适合于厚壁铝及铝合金构件的焊接.叙述了1种自动等离子-MIG焊接设备的设计和研制过程,及其在三峡电站大型开关断路器铝制壳体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焊枪的应用原理,针对目前推丝式鹅颈形焊枪存在的一些缺点加以改进,有效地提高了焊枪性能和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焊接是极为重要的加工工艺之一。每年由于焊接应力导致的焊接变形造成的损失都高达近千万元的损失,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文内首先阐述了焊接结构件产生焊接变形的种类,其次,分析了控制焊接结构件焊接变形的技术要求,同时,就如何有效控制焊接结构件焊接变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于受空间和结构限制的齿轮零件,常规齿形加工工艺无法实现,文中从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阐述了电子束焊接技术在齿轮制造中的应用,介绍了电子束焊工作原理、焊接注意事项及常见焊接缺陷的处理,通过电子束焊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齿轮制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