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铝合金激光表面强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一种新的铝合金激光表面强化工艺。硬铝合金在经适当的预处理后,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进行激光表面强化处理可使硬化区的硬度由原来的130HV提高到530HV。此外,还系统地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硬化区尺寸的影响,工艺参数与硬化区显微硬度的关系,激光硬化区的显微组织变化及化学成分的能谱分析等。该工艺为铝合金的激光表面硬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镀镍磷表面强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铝合金是广泛应用的有色金属材料,其表面处理方法有阳极氧化、着色处理、封孔处理等。但这些方法都是以装饰为主,并适当提高表面润滑性。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铝合金零件要求表面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以提  相似文献   

4.
低温渗镀表面复合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钢的低温渗镀复合强化工艺进行了探讨。试验和应用表明,低温渗镀复合强化开拓了钢铁零件低温表面强化的新途径,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铝合金压铸模具极易出现点蚀、磨损以及脱模性能差等问题,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模具材料H13 钢基体上制备Al2O3-TiO2 陶瓷硬质涂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喷涂电流、喷涂电压、喷涂距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工艺对模具材料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显著改善了模具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及脱模性,表面平均硬度最高可达976. 1HV,摩擦系数在0. 4 左右,浸高温铝液后的粘铝较少。  相似文献   

7.
用搅拌摩擦加工(FSP)技术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添加在LC9铝合金板表面,并在其表层形成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强化高强铝合金材料.结果表明,MWCNTs的加入,可使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明显提高.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呈降低趋势,耐磨性能提高.在复合材料表面主要发生了磨粒磨损现象.  相似文献   

8.
50CrMoV钢激光表面熔融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金相、XRD、TEM等方法研究了50CrMoV钢激光表面熔融处理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融处理可显著提高表面硬度、硬度提高的原因是组织的超细化和高的位错密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形变强化双相钢的低温冲击韧度。试验结果表明,形变强化双相钢经490℃回复90min后,低温冲击韧度显著改善。对试验数据进行了计算机拟合。  相似文献   

10.
《轻金属》2019,(1)
采用机械喷丸、激光冲击强化与深滚压三种表面强化工艺处理7075高强铝合金试样,在表面残余应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分析表面粗糙度、表层显微硬度与表层残余应力场的分布特性及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方式与程度。结果表明,表面强化工艺引入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场的分布合理性及其抵抗外部应力松弛的能力是改善试样疲劳寿命的最关键因素,机械喷丸与激光冲击强化处理的应力影响层浅且表面粗糙度导致的应力集中程度较大,对低周大应力疲劳性能的改善作用较为有限,而深滚压处理的应力场影响层深且具有高的稳定性,可同时改善试样的高周与低周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SFPB)技术对铝合金2A14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等研究材料表层的组织变化机理。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经强烈塑性变形形成30μm厚的纳米层,平均晶粒大小约为30 nm,平均微观应变为0.1294%。观察发现距表面200μm处的应变层存在纳米级位错胞,通过理论分析提出铝合金表面纳米晶层新的形成机理,原始粗晶被快速地一次分割成纳米级位错胞或层状胞块组织,随着胞壁柏氏矢量不断积累,晶粒的取向差不断增大形成纳米级亚晶,通过晶界滑移或晶体转动形成均匀、等轴、随机的纳米晶粒。  相似文献   

13.
用数字化冲击试验机研究铝合金的表面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铝合金表面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的表面强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微弧氧化层厚度的增加,冲击力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冲击力可以作为判断铝合金表面强化的判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等手段研究了42CrMo钢折弯模具的激光表面淬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扫描速度、功率、工件厚度等对淬硬层深度及硬度有显著影响。在激光功率2200 W、扫描速度1800 mm/min、光斑ϕ2 mm、辅助水冷、一道次扫描条件下,折弯模具刀刃硬度和淬硬层厚度分别达到734 HV0.2和1.05 mm,且刀刃两侧的硬度分布均匀。激光淬硬层组织为细小的马氏体,尤其靠近基体处。  相似文献   

15.
H13钢模具的表面强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低温化学热处理、高能束流表面处理等对H13钢表面性能及其模具寿命的影响。低温化学热处理主要介绍了离子渗氨、N-C共渗、N-C-V共渗、O-S-N共渗、S-N-C共渗、多元共渗表面强化技术,并指出了有利于提高H13钢热作模具寿命的较佳工艺参数;高能束流表面处理主要介绍了激光表面处理、高能束表面合金化及离子注入表面改性处理等技术及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铝和铝合金表面处理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当前市场情况,介绍了铝和铝合金表面处理行业的新工艺,它包括无黄烟抛光工艺、宽温快速阳极氧化工艺、砂面处理工艺、彩色着色与染色工艺、耐碱增光封闭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铝合金表面的磨损性能,在A390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制备Ni Cr Al/Ti C复合涂层。借助XRD和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通过SEM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组织;结合Al-Ni二元平衡相图和热力学知识对熔覆层Al-Ni金属间化合物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物相包括Al Ni、Al3Ni2、Ti C、Cr13Ni5Si2、Cu9Al4和少量α-Al相;涂层自下至上分别为胞状晶、柱状树枝晶和等轴晶;熔覆层中Ti C颗粒强化机制包括细晶强化、硬质相颗粒弥散强化和位错堆积强化;熔覆层平均显微硬度为676 HV0.2,是A390铝合金的4倍。  相似文献   

19.
H13钢铝合金压铸模双重淬火复合强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先进国家已广泛将 H13(4Cr5 MoVSi)钢应用于铝合金铸模。它含有5%Cr,有较强烈的二次硬化效应,属空冷热作模具钢。并具有中温(≤600℃)服役较好热强性、冲击韧性、耐磨性、耐冷、热疲劳性能及热处理变形小、过热敏感性低和综合性良好等特点。我国应用 H13钢起步较晚,笔者在某厂试用 H13钢铝合金压铸模,采用双重淬火复合强化处理,消除了 H13钢常规淬火早、中期失效,使用寿命提高3~5倍,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张新建  周金泉 《连铸》2002,(3):38-40,23
本文介绍水钢炼钢厂小转炉和小连铸通过强化科学管理,降低出钢温度、低过热度浇注的生产实践,取得高炉龄、高拉速、高钢质、低消耗、低成本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