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评价医用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设计及制作了一种对比度细节体模。利用X射线透过物质时其透过剂量随物质厚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弱原理,在与肌肉组织对X射线减弱特性基本等效的有机玻璃板上加工不同大小和深度的圆孔而制成。对比度细节圆孔在对比度阈值区域精密分布,对比度细节从0.3~80.0mm,同时提出了对比度细节体模影像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及体模的应用。该体模使用方便,指标计算简单,适合对X射线影像质量的对比度及空间分辨率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我院将柯达感绿片应用于常规X线照片已近5年。富士通用型也已临床使用一年半之久。临床实践证明,在影像的对比度、锐利度、病变检出率、量子斑点及病人接触X线剂量上均优于普通感蓝片,而且影像质量也提高了。1.屏片组合的感度选择在感绿的屏片组合中,感光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R的后处理系统对CR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比应用后处理软件前后,以及不同处理条件的照片进行比较。结果:经CR后处理软件处理的影像对比度良好,组织层次显示更清晰,提高边缘锐利度。结论:CR后处理软件有助于提高影像质量,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X线摄影的目的,就是掌握和控制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向医师提供赖以诊断的依据。一张X线照片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被照体的正常与异样变化,需要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通过测知照片影像反映出的密度与曝光量的关系、调制传递函数以及对颗粒度的评定来做出的,进而通过实验研究来提高影像质量。但是,要测知密度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则需要通过特性曲线的测定才能实现。下面我们就着重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1.X线照片质量的评价投照X线照片的目的,是通过照片上的影象,反映出人体的内部结构,用以诊断疾病。X线照片上的影象是人体各种组织的密度、厚度吸收X线量的差异的显示。对于X线照片质量的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适宜的密度照片的密度也可称为照片  相似文献   

6.
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利用X射线穿过样品后的相位变化,通过衍射信息来获得样品的结构特征。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在生物影像、显微成像以及材料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如果X射线成像样品物质密度比较低,它对X射线的吸收很小,所以常规的吸收衬度成像质量较差,不易分辨样品的结构细节。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都表明当X射线束点尺寸减小到一定尺度后,X射线源的空间相干性增强,采用相位衬度成像可以提高低密度样品的成像质量。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质量与X射线束点尺寸,样品到影像记录平面之间距离直接相关。本文研究了X射线束点尺寸与低密度样品影像边沿轮廓宽度和对比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低密度样品的介电常数、X射线源到样品距离,以及样品到影像记录平面距离,存在最优化的X射线束点尺寸。在该最优化配置条件下,低密度样品的X射线成像可以获得最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扼要介绍了天津牌FG-Ⅱ型医用X线胶片的主要性能特点,如:曝光灵敏度高,对比度强,影像清晰,信息容量大,而且涂层薄,含银量低,药膜牢固,既可适用于高温快速自动冲洗机,也可用常规手工冲洗,质量控制采用国际标准,等同于市场上的进口商品,生产过程采用国际上的一些最新技术,如:计算机控制双注乳化,红外线监控涂布线生产工艺等等。  相似文献   

8.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X线摄影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数字化潜能与常规X线摄影及装置相组合,将其X线信息转换成数字形式,经后处理成像的方法。 直接数字X线摄影是在上述基础上省略信息采集中的中间传递环节,具有成像快,影像质量高的特征。 本文对直接数字化成像技术的特点、构造、工作原理、影像质量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指标评价航摄底片画面质量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影像质量评价方法。其优点在于使用仪器进行客观的量测,不含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充分体现了影像质量评价的客观性,评价结果基本上是准确的。其缺点是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成因的分析,人们无法从中获取提高航空摄影影像质量的信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X线摄影头颅标准照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计算机X线影像(CR)应用于头颅、制定标准以提供临床丰富诊断信息的照片。方法:选择三组不同曝光条件照射、制定标准测试点通过仪器对影像密度测试,并与普通屏-片进行对照、综合评价。结果:通过CR头颅正侧位片的测定,总结出头颅数字影像的标准。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在医学影像领域中越加占主导地位,以某一部位、位置的照片质量标准作为基点,以照片质量标准的检测条件作为原则,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数字影像质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李国  龚志辉  雷阳  何钰 《光电工程》2012,39(5):121-127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衡量带通傅里叶频率系数的低频含量大小的环形条带对比度定义,以该对比度为基础的影像增强方法有效改善了降质月面影像视觉效果,有利于降质月面影像数据的后续处理及应用.借助改进的遗传算法实现了综合考虑绝对质量测度及相对质量测度的增强参数的自适应优化选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保持了原始数据的基本信息还提高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着多排螺旋CT的广泛应用,如何解决好CT剂量与影像质量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根据国家检定规程JJG 1026-2007《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射线辐射源》关于CT剂量和有代表性的影像参数低对比度分辨力的要求进行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的各种数据,绘制出相关图表;结论:通过分析数据,找出CT剂量、低对比度分辨力、噪声等参数的关系,最终评价出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较少患者吸收剂量的方法,同时明确提出由于CT的电离辐射造成致癌的险峻事实,必须正确对待X射线电离辐射问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合理使用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日本住友电气工业,成功完成了聚乙稀等高分子材料内部构造X线断层摄影(CT),利用来自小型同步加速器放射装置(SOR)的软X光为光源,能够观察到利用常用的X光所观察不到的高分子材料中的空洞或杂质,为各种高分子材料的密度分布或添加剂的均衡性评价等工作开辟了道路。 用CT检查内部构造时可以不破坏、不接触,但目前为止的光源是使用硬X光,所以在高分子领域局限于观察橡胶中的金属或树脂中的电子电路等对比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X线床边摄影与传统X线床边摄影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床边摄影多采用小型移动式X线机,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影像质量得不到保证,给诊断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自从出现了计算机X线摄影,使普通的X线摄影实现了数字化,从而使影像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院自2001年9月引进日本富士的CR系统,床边摄影2500多例效果良好,为诊断提供了质量优良的影像,  相似文献   

15.
医用DR数字胃肠X线机是用来检查患者胃肠道疾病的X射线检查设备,是医院最普遍的放射诊断影像设备之一,该设备质量、性能的优劣会对临床诊断产生重要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使用多参数诊断水平剂量仪和影像检查模体对其性能进行检测的方法,实现对医用DR数字胃肠X线机辐射剂量及影像性能的检测,为医院及监管部门提供检测方法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动态导向显示屏呈现就诊信息的医院逐年增多,而老年人群由于视觉功能逐渐衰退,在医院检索及识别动态导向分诊信息时经常出现困难。为提升老年用户观察动态导向信息界面的绩效,对影响老年用户视觉搜索绩效明显的色彩对比度及信息密度因素展开研究。基于医院动态分诊显示器界面及E-prime实验平台,以色彩对比度及信息密度作为自变量,对20位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展开视觉搜索实验,采集不同自变量水平下的视觉搜索时间、视觉搜索正确率及清晰度、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色彩对比度为13.7∶1时,老年用户的视觉搜索绩效及评价最佳,当数值上升至17.4∶1及21∶1时,绩效及评价开始显著下降,但仍优于8.7∶1水平。在研究选用的字体及显示器下,老年用户在0.46及0.55 (5~6行)信息密度水平的视觉搜索绩效及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其他水平,且0.74(8行)信息密度水平为适用于老年用户的最大信息密度设计。  相似文献   

17.
医学直接数字摄影是以专用的计算机控制射线摄影系统进行拍摄,并把摄取的(X线影像)信息数字化,再通过图像再现或复制系统形成X线摄影图像。本文对近几年来用数字摄影系统拍摄的胸部X线摄影图像与用传统的屏片法的图像进行了临床对比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铁  魏世栋  王宗成 《影像技术》2011,23(5):26-27,20
从传统X线摄影到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再到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历经了百年的发展,成像过程在不断的演变,但它们都已X线作为成像源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无论何种成像方法所获得的被照体影像,虽其成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但其照片质量的评价标准应为一致。本文将X线摄影过程中的工作体会与质控活动中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归纳出X线摄影中照片质量控制的要点,希望对我们今后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最终得到不但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而且完全符合质控标准的优秀的照片影像。  相似文献   

19.
<正> 日本住友电气工业,成功完成了聚乙稀等高分子材料内部构造X线断层摄影(CT),利用来自小型同步加速器放射装置(SOR)的软X光为光源,能够观察到利用常用的X光所观察不到的高分子材料中的空洞或杂质,为各种高分子材料的密度分布或添加剂的均衡性评价等工作开辟了道路。 用CT检查内部构造时可以不破坏、不接触,但目前为止的光源是使用硬X光,所以在高分子领域局限于观察橡胶中的金属或树脂中的电子电路等对比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图像质量,科学地分析评价数字图像的低对比度和细节,对比分析常见医用诊断X射线数字图像评价模体的材料和对比度目标参数。采用阈值和八向链码提取分析目标的轮廓,并将轮廓提取算法设计成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用于分析模体成像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图像二值化阈值的选取和目标尺寸大小对轮廓分析具有较大影响,科学地选择阈值,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程序分析图像低对比度,可以减少人工分析的主观性差异,为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数字成像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