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龙泉 《家用电器》2005,(1):24-26
众所周知.电子管放大器(俗称胆机)和晶体管放大器(俗称石机)各有擅长。胆机温暖.听人声、弦乐阴柔温润.质感气氛一流:石机铿锵有力.听流行乐、交响乐等大动态乐曲表现阳刚通透.瞬变逼真。当年的胆、石各成一派.各有拥趸.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汇点公司(Counterpoint)首开先例将这两种不同元件揉合起来推出胆石“混血”放大器,以阴阳互补的手法让声音刚柔并济。就笔者所知,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什么是电子管吗?电子管亦即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子产品中,后被上世纪40年代发明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所取代,但目前在一些高保真影音器材中,仍然使用电子管作为音频功率放大(香港人称使用电子管放大器为“煲胆”)器件。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子管其实已经不再是老一辈人所玩的电子管,虽然在构造与用料上都近乎相同,但现在的电子管是老型号电子管的改良版。  相似文献   

3.
自1904年发明电子三极管以来,家用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展经历了由电子管放大器到晶体管放大器,再到集成电路放大器的历程。由于CD、VCD以及DVD等数码音源的出现,用中、低档晶体管放大器或集成电路放大器与之搭配,数码音源典型的“数码声”和功放的“晶体管声”缺陷暴露无遗,难以满足发烧友的欣赏  相似文献   

4.
电子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组合的高级音响功率放大器被称为现代理想音响电路的代名词。其电路简洁、安装调试简便、成本低廉,对发烧友来说是件难得的好事。为此,笔者也曾按有关电路打造了几款,确有出声不凡的特点。正象一些专家所说:“球石风味两相济,动人心弦消人魂”。本文推出的这款胆石混合放大器,由于后级采用对称推挽电路,所以输出级不需用互补型功率器件,具有放大器件特性一致,选择自由,配对容易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初,由于电子管相差高频保护装置在原理上已经不符合“四统一”规定的二次比相原则,加上电子管元件存在易老化、备品、备件很难买到等原因,各厂家开始推出符合“四统一”标准的晶体管型相差高频保护装置。其中,阿城继电器厂生产的PXH-201型相差高频保护装置在吉林省作为电子管高频保护的替代产品而被广泛使用。最近几年,微机保护逐渐取代了晶体管保护,但在长春城网、吉林城网等220kV线路上,仍有十几台晶体管相差高频保护装置在运行。晶体管型相差高频保护装置与电子管型相比较,其优点是体积小,动作时间短;缺点…  相似文献   

6.
姜剑 《电器评介》2006,(5):70-79
组建一套高素质的家庭影院系统.放大器.扬声器.播放机.显示器(投影设备)以及周边的线材. 电源等都是缺一不可的生要元素,只有各环节协同作战才能为我们提供最佳的视听品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几乎所有的AV玩家都有频繁“折腾”(DIY或换器材)的毛病,殊不知这种“折腾”有时或许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7.
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1946年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诞生;1956年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产生;1965年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试验成功:1970年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宣告投产。80年代以来.科学家在研制第五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人...  相似文献   

8.
前言随着我国电子工业飞跃发展,自动平衡仪表已经发展到晶体管化,因其伺服放大器采用晶体管代替了过去的电子管式放大器,故称晶体管式自动平衡仪表。不仅其体积明显缩小,重量大为减轻,而且仪表性能有所改进。成为工业部门及实验室中的一种重要新型仪表,广泛作为电量及非电量的自动指示、记录仪表。这里主要阐述晶体管式自动平衡仪表(简称仪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用放大器的输出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来分析放大器输出电阻的方法,并用此法对几种晶体管放大器的输出电阻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0.
无线电通信起源于 19世纪,到 20世纪初的 1906年,科学家才发现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可作高频振荡和检波的矿石材料,这就是矿石检波器,从而导致了第一代矿石收音机的诞生。不过它功率小,性能差,还只能供个人用耳机收听。 1919年,超外差式电子管收音机研制成功,具有音频优美、功率大等优点,因而它当之无愧为收音机的第二代。大约在 20世纪 50年代初,以半导体为材料制成的放大器件—晶体管开始替代收音机上的电子管,使其体积变小,重量减轻,性能提高,不需用交流电,成为收音机的第三代。顺理成章,目前集成电路收音机则应是第四代了…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在人类生产斗争的历史中,计算工具的改进一直是很重要的。长期以来人类制造和使用了各种机械的计算装置。直到1946年冯诺埃曼(Von Neumann)提出了程序存储式计算机的概念,开创了近代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发展的新阶段。计算机都是以电子管为工作元件的,称为第一代计算机。1948年出现了远比电子管可靠性高得多的晶体管。晶体管不仅可靠性高而且体积小巧。到1950年代中期以后就出现了晶体管化的电子计算机。这称为第二代计算机。与此同时磁带、磁鼓等  相似文献   

12.
电力普遍服务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遍服务(Universal Service)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美国电信领域。AT&T总裁威尔(Theodore Vail)在其1907年年度报告中首次提出“普遍服务”,并在翌年以“一个系统,一种政策,普遍服务(One network,One policy,Universal service)”广告词形式出现于公众媒体。  相似文献   

13.
倪服务 《家电维修》2007,(10):53-53
故障现象:一台9波段收音机,调频波段收音正常,但中、短波均不能收音。 分析检修:用金属镊子碰触调谐电容无反应,碰CXA1019P凋幅信号输入端第⑩脚时,扬声器中有“喀喀”声,说明集成电路CXA1019P是好的。在CXA1019P的⑩脚与天线输入之间有一只场效应管K49高频放大器(见图1),怀疑K49损坏。因手头无该型管,于是用9013代用,并拆去原1MΩ电阻,偏置电阻经试验选用5.1MΩ电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用脉冲调宽式(简称PWM)晶体管放大器作驱动放大器,改善随动系统低速特性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并给出某些实验结果。干摩擦是影响随动系统低速特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利用外加高频信号克服干摩擦影响,是改善低速特性的重要途径,有些文献称这种作用为“动力润滑”。用P.W.M放大器作驱动放大器,是“动力润滑”的一种工程实现方法。迄今对于P.W.M放大器,多半着眼于研究它的电路和特性,本文则从“动力润滑”观  相似文献   

15.
电子管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正逐步被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所替代。但目前市场上还有许多积压和旧设备上拆下的电子管,其实电子管在高保真音频电路中还是大有作为的,电被许多无线电爱好者所青睐。对于许多型号不清,外形相同的电子管,业余条件下可以观察内部结构和用万用表测量等方法来识别,做到物尽其用。 常用的电子管外形结构有小七脚、小九脚(俗称北京管)和大八脚(俗称南京管)等几种。最多的还是小七脚、小九脚结构的电子管。本文以外型尺寸相同的分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发烧的朋友,绝大部分喜欢胆机的味道,好的胆机能推出那种极其舒缓、醉人的曲子,让人爱得不能自拔,所谓“胆味”,由此而来。一套音响一般分为播放机、功放和扬声器三大部分,胆机便是位于功放部分,所有使用了电子管的功放都是胆机,它直接将具有迷人“胆味”曲子传给扬声器,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爱好这种“胆味”,那么“胆味”越浓郁,味道就越好,因此,如果在音源部分使用“胆”输出,再经由胆机推出,那么这样经过双重的“胆”过滤,出来的声音“胆味”一定浓郁。原创(Original)CD-A8T CD机便是这样的一台“胆”输出CD机。  相似文献   

17.
跨导放大器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元 《电测与仪表》1994,31(7):9-11,19
本文介绍了交直流跨导放大器的设计和研制结果。它已用于交直流标准源中,进行电压/电流转换。经测试该跨导放大器在直流和交流(40~1000Hz)下,电压/电流转换准确度优于±0.05%。  相似文献   

18.
JFET微电流放大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先 《电测与仪表》1995,32(2):20-22
本文介绍了用高阻JFET管用于制作微电流放大器时确定工作点的原则,以及利用“附加温漂”、“偏流补偿”技术改善漂移指标,和“反馈电阻扩展法”、“输入电缆置法”两项特殊技术;最后计算了微电流放大器误差及输出噪声。  相似文献   

19.
射频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射频宽带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及流程。设计实现的射频宽带低噪声放大器,采用分立器件和微带线匹配,选用Agilent公司生产的低噪声增强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ATF-551M4,用ADS软件进行设计、仿真和优化,实现了在1.1GHz~2.2GHz范围内,增益24dB以上,噪声系数小于1.2dB的两级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由于设计频带覆盖了多个通信常用频点,因此决定此低噪声放大器的应用会十分广泛。最后利用ProtelDXP软件对电路进行了版图设计,并在FR4基板上实现了该设计,给出了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产生电流传导,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来逐渐被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所取代,但目前在一些高保真音响器材中,仍然使用电子管作为音频功率放大器件。电子管在电路中用字母“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