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当前企业业务流程的个性化需要和业务需求多变的问题,研究了基于flex和JBPM实现自定义工作流来解决上述问题。采用flex技术和设计模式实现了flex gef工作流框架,该框架实现了流程模型到xml数据的转换,通过动态路由实现了工作流多步回退。最后Jbpm工作流引擎载入符合jpdl规则的流程定义文件生成工作流实例。经运行后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用户自定义工作流且可实现多步回退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在流程回退操作中产生的死锁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各种回退场景的基础上给出了流程的形式化定义和确保回退正确性的规则集,提出了一个获取可回退目标活动列表的算法。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有效支持工作流运行时回退的应用模型。该模型在开源工作流引擎Shark中得到了实现,并对流程可能出现的回退场景进行了验证。实验的结果和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分析共享平台中的采集工作流是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工作流。对系统中复杂采集工作流的跳转执行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自由工作流跳转造成的数据和状态不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任务执行优先关系算法,计算采集工作流中各个活动任务执行次序关系值,并构造一个执行次序关系树,记录各任务活动的状态信息;在流程回退、撤销、跳转时保证了数据和状态的一致性,较好地实现了跨任务活动的跳转。应用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正确高效地实现复杂流程的跳转。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基本工作流模式及收回/回退动态工作流模式,对Shark(工作流引擎)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一个支持收回/回退功能的工作流引擎OAShark组件.使改造后的工作流引擎能提供对动态工作流收回/回退运行时的支持,确保工作流执行时,任务可以正确分发及工作流的状态和数据保持一致等.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某银行OA系统项目中.  相似文献   

5.
工作流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涉及到不同系统间的业务流程协作问题,以及由于业务突发变动而产生的动态适应问题。为了解决这两者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跨组织和柔性工作流技术的工作流引擎设计方案。对已有的跨组织工作流技术和柔性工作流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工作流模型,该模型既支持跨业务系统交互,同时也支持业务内部的流程动态变更。结合实际场景分析来阐述该模型的跨组织业务处理和业务动态变更机制的功能设计。以流程回退为例介绍该模型的原型实现。  相似文献   

6.
毛雪芹  刘厚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5):3752-3754,3782
工作流是业务过程的全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将业务过程进行抽象建立过程模型是工作流管理的第一步.以活动为中心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过于强调执行的过程,忽略了流程管理中的主动因素--角色.主要以角色为中心建立业务流程的一元模型,通过角色的交互实现业务目标.角色之间的关联以及交互顺序通过ECAA规则来控制.规则的管理由规则引擎单独管理,角色之间的消息由规则引擎处理之后进行转发.  相似文献   

7.
将工作流模型划分为三部分:过程模型、数据模型和组织模型.通过ECA规则与有向图相结合对工作流进行过程建模,利用有向图直观地表述流程的走向,工作流引擎通过对ECA规则的解释导航流程;给出了数据模型中数据对象的形式化定义;在组织模型中对RBAC模型进行改进,解决其在细粒度权限控制上的不足.设计了模型在J2EE下的部署结构.  相似文献   

8.
《软件》2019,(3):122-125
针对工作流在复杂业务应用场景中按照业务条件动态分配人工节点办理人的需求,设计实现了一种工作流办理人筛选规则引擎,对现有工作流引擎提供的人员变量接口进行扩展,通过执行运行期定义的规则,动态设置办理人集合。该引擎分析了办理人筛选规则基本构成元素,定义了筛选规则对象模型,给出了规则解析运算的算法逻辑,并且提供了规则的可视化编辑设计界面,降低运营人员操作难度,达到快速灵活分配办理人的目的。该规则引擎已经结合开源Activiti工作流引擎在多个企业的实际应用并获取良好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9.
工作流的柔性问题已成为工作流系统适应业务需求不断变化的重要问题。工作流系统的应用分为建模阶段和运行阶段。现有工作流系统的静态路径已无法适应当前企业业务过程路径多变的需求,本文通过研究相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方案,分析运行阶段的路径变更问题,来提高工作流的柔性特性。本文对现有工作流路径回退算法进行改进,使其支持并行多步回退,解决工作流系统的动态路径问题,此外,还对当前大量应用的审批会签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运行中动态增加并行分支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工作流的路径柔性。最后结合实例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变化及运行环境的变化对其自身路径进行动态调整,大幅提升工作流系统的柔性特性。  相似文献   

10.
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提出的Web服务编排方法可以通过组合、协调各种空间信息Web服务,形成一种服务的工作流OWS2(OGC Web Services2),但这属于精确匹配的静态工作流。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和规则的动态工作流模型(Dynamic Work Flow Model based on Ontology and Rule,DWFMOR),它是对OWS2的改进。本模型首先针对空间信息的领域特征建立了相应的领域本体,基于这些本体设计了用于推理的工作流规则引擎,并使用protégé本体编辑器和Jena推理机进行了实现,最终建立了一个用于空间信息服务的工作流原型系统。实验表明,基于空间领域本体的工作流模型不仅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自动地查找和匹配空间信息Web服务,还可以动态地形成空间信息Web服务工作流。  相似文献   

11.
工作流管理系统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然未能满足任务回撤等特殊业务需求。文章首先对任务回撤进行了描述,并简要介绍目前的几种解决策略,然后在研究典型工作流过程元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模型因子——服务接口(Interface),提出并建立基于服务过程分解(Service Process Division,SPD)的、具有动态特性的工作流过程模型。最后通过改造开放源代码产品JBPM,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have become an accepted technology to support automation in process-centric environments. Lately, organizations concentrate more and more on their core business processes while outsourcing supporting processes to other organizations, thereby forming virtual enterprises. The organizations forming the virtual enterprise operate in a B2B e-commerce setting in which provider organizations perform e-services for consumer organizations. To apply workflow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these virtual enterprises, current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need to be extended to offer support for cross-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Transaction support, already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issue in intra-organizational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must be extended to deal with the cross-organizational aspects as well. This paper presents a high-level, compensation based transaction model and a flexible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thistransaction model, as required by cross-organizational workflow processes. Characteristic of the model is the flexibility in rollback semantics by combining rollback modes and rollback scopes. This is supported by a dynamically composed architecture that is configured using the agreements that are specified in an electronic contract that has been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participating organizations. The transaction model supported by the dynamically composed architecture is implemented in a prototype system, based on commercial workflow management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3.
Scientific workflow systems often operate in unreliable environments, and have accordingly incorporated different fault tolerance techniques. One of them is the checkpoint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its corresponding rollback recovery process. Different checkpointing schem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t various levels: task- (or activity-) level and workflow-level. At workflow-level, the usually adopted approach is to establish a checkpointing frequency in the system which determines the moment at which a global workflow checkpoint – a snapshot of the whole workflow enactment state at normal execution (without failures) – has to be accomplished. We describe an alternative workflow-level checkpointing scheme and its corresponding rollback recovery process for hierarchical scientific workflows in which every workflow node in the hierarchy accomplishes its own local checkpoint autonomously and in an uncoordinated way after its enactment. In contrast to other proposals, we utilise the Reference net formalism for expressing the scheme. Reference nets are a particular type of Petri nets which can more effectively provide the abstractions to support and to express hierarchical workflows and their dynamic adaptability.  相似文献   

14.
张杰  吕红  周立军  王丽娜 《计算机工程》2011,37(15):27-29,33
为实现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工作流演进的控制,解决流程实例动态调整的问题,给出工作流模型相关定义的形式化表示及正确性标准,提出基于数据流相关信息历史记录的虚拟执行算法,适用于模型结构变化及模型存在循环结构等情况.该算法能判断流程实例能否迁移,通过回退和撤销的策略保证工作流实例快速迁移.具体应用实例证明了迁移算法的正确性与可行...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向后恢复的细粒度工作流事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有工作流事务理论和技术,针对执行效率较低的问题,在改进确认和补偿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向后恢复、支持嵌套事务的将补偿模型与原流程模型整合在一起的事务模型构建规则和算法,实现了细粒度工作流事务管理,避免了读脏数据和由此而引起的连环回滚,简化了锁定和冲突分析,从而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事务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协同式检查点设置及卷回恢复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容错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并行/分布式系统中。为进一步降低协同式检查点算法的开销,该文给出了一个基于可重建检查点的非阻塞协同式检查点算法。并行程序出错导致卷回恢复发生的概率远小于检查点设置概率,该算法利用这一特性,将检查点设置的部分开销转至卷回恢复阶段,降低了容错的开销,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蚁群算法搜索初期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在初始化阶段,采用贪心策略构造次优路径并增加该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实现不同路径上信息素的初始分配,使信息素在搜索初期就能发挥指导性作用,让蚂蚁更快地趋向于最优解的附近;在迭代寻优过程中,引入遗传变异操作,对每次迭代后的最优路径作变异操作,尝试寻...  相似文献   

18.
基于Petri网的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作流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凌  史本山  刘克剑 《计算机应用》2011,31(10):2828-2831
构建一个能够准确表达实施过程系统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工作流模型是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作流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在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作流模型特点分析及工作流概念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基于分层赋时着色Petri网构建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作流模型。通过运行该工作流模型,能够获得实施阶段的信息流、资源流、异常处理、持续时间等抽象内容,不仅为实现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流管理与控制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持,同时也是Petri网建模技术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拓广。借助CPN Tools仿真平台,以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实施阶段为例进行工作流模型的构建与仿真,验证了基于分层赋时着色Petri网构建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作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