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离子染料高压可染聚酯纤维常压染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徐秀雯 《印染助剂》2002,19(2):49-52
采用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聚酯纤维(CDP)进行染色试验,分析了染色的影响因素及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拼混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高压可染涤纶(CDP)可以在常压下染色.pH值为4.5~5,100℃染色时,延长保温时间或采用阳离子染料与分散染料拼混染色均可提高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望  李多 《丝绸》1996,(7):32-34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染料染色的进展,文中以植物染料为主,从色素提取、染色方法、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植物染料染丝绸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氯化羊毛阴离子染料染色湿牢度低的问题,应用BF活性染料在氯化羊毛上进行染色,本文就染色pH值、电解质、碱性后处理、助剂等因素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及染料的配伍性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该类染料在氯化羊毛染色时,能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羊毛/蚕丝混纺针织绒线染色用的酸性染料、弱酸染料、特殊的弱酸染料Sandolan MF染料、改性的1:2型金属络合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复合的Lanaset染料及毛用活性染料Lanasol染料对羊毛和蚕丝同浴染色过程中各自染色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对比试验,对各种助剂及染色温度对羊毛/蚕丝同浴染色的同色性的影响作了阐述。根据不同产品特征、不同颜色浓淡和不同牢度要求,选用不同的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5.
三角形涤纶长丝织物的染色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瑞超  许志忠  赵呈建 《印染》2006,32(2):30-32
以正交试验方法,对不同染色条件(染料浓度,染色温度、时间、浴比)下三角形涤纶长丝织物的染色效果(K/S值、L^+、C^+)进行测试,发现染料浓度是影响三角形涤纶长丝织物染色效果的主要因素,得出了不同染料浓度下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酸性媒介染料拼染黑色时出现的染花现象,分析了染料配伍特性对染色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依据染料上染率曲线制定染色升温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涤纶染色耗水耗能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利用超临界流体溶胀、传质速率快的特性,对涤纶进行超临界流体无水染色。在压力22 MPa,温度120℃,CO2流量50 g/min,涤纶织物10 g的染色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量的分散红54对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质量分数为5%时,可以得到涤纶织物较大上染量36~38 mg/g;当染料量较大时,染色前期的染料量对上染量基本没有影响;而染料量较小时,染料量对上染量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随着染料量的增加,上染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
黑色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针织物的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纤维采用活性黑染料染色,其染料选择性、提升性、乌黑度和工艺条件对染色深度影响怎样?本文作者采用几只活性黑染料对大豆纤维针织物染色,比较了它们的提升性能和染色试样的乌黑度,讨论了染色工艺条件对染色深度的影响。结果是:采用Cibacron黑LSJ-N和黑W-NN染色,具有提升性能好、乌黑度高、耐洗和耐摩擦牢度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俞成丙  马正升 《印染》2006,32(5):14-16
抗菌防螨腈纶可以用阳离子染料染色,但与常规腈纶相比,前者由于纺丝时添加了抗菌防螨剂,致使纤维中形成较大空隙和毛细孔,对染色产生影响。本文探讨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值及匀染剂的加入,对功能腈纶染料吸附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影响染色加工成本主要因素的粗浅分析和计算,如今的染整厂往往会选用最经济的染料,而不顾染色深度的要求和染料的相容性如何,这常常会使他们选用各种亲和力和反应性不同的染料染色。许多染整厂需要具备更高的竞争能力,而这样选用染料恰恰降低了他们的竞争能力。因而,提高染色的重现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染料在染色织物上不耐光的因素较多,有染料分子本身化学结构的因素,也有纤维分子和外界条件的因素。在外界条件中,除染色因素外,影响染色织物耐光牢度的主要是光源、空气中湿度。染色织物的耐摩擦牢度与染料分子的结构和染色工艺有关.掌握染料的染色性能并有效地控制其染色时上染速度,可以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染色处方的改进,对染料、助剂的筛选,确定了一条比较合理的纯毛驼丝锦深色号产品媒介染料染色的工艺路线,解决了北方季节性水质变化对染色质量影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彭帆  黄秀宝 《印染助剂》2006,23(4):10-13
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的合成和天然纺织纤维的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研究近况.主要包括羊毛用新染料的超临界流体染色,羊毛反向胶束系统的超临界流体染色,羊毛超临界流体染色的损伤问题,涤纶超临界流体染色时染料的溶解性与染料吸收的关系,等高子体处理羊毛的超临界流体染色,涤纶、棉、麻超临界流体染色时不同工艺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散染料在超临界流体染色中上染涤纶的染色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阳离子可染聚酯纤维的染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小芳 《印染》2006,32(20):23-24
介绍一种CDP(阳离子可染聚酯)纤维用Astrazon染料染色的工艺;探讨了染色温度、元明粉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筛选了阳离子染料,并简述CDP/PES混纺织物的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Levafix CA染料染色温度、固色温度和醋酸剂浓度以及电解质食盐用量对大豆蛋白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Levafix CA染料染大豆蛋白织物的染色性能,并对其染色牢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6.
王宜田  樊素贞 《染整科技》2001,(1):18-24,28
本文对羊毛/蚕丝混纺针织绒线染色用的酸性染料、弱酸染料、特殊的弱酸染料Sandolan MF染料、改性的1:2型金属络合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复合的Lanaset染料及毛用活性染料Lanasol染料对羊毛和蚕丝同浴染色过程中各自染色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对比试验,对各种助剂及染色温度对羊毛/蚕丝同浴染色的同色性的影响作了阐述。蚕丝一般低温上色较明显,羊毛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步染,蚕丝随温度升高而逐步“褪色”。针对各种不同染料提出了羊毛/蚕丝同浴同色的各自染色工艺。总体原则就是适当降低染浴pH值,提高元明粉用量,降低最终染色温度,以保证羊毛、蚕丝得色量基本趋于一致而达到同浴同色的染色效果。根据不同产品特征、不同颜色浓淡和不同牢度要求,选用不同的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17.
海娜及其他阿拉伯植物染料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娜、斯鲁浮、浮沃作为一类重要的植物染料在阿拉伯地区特别是北非地区应用。通过对上述植物染料染色方法和程序的提炼、比较和验证,研究了这些植物染料染色色相、适染纤维、染色条件和配方以及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发现所述植物染料对蛋白质纤维均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对植物纤维染色效果较差,染色时间、染料浓度是影响染色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针织工业》2005,(3):47-47
近10年来,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前处理向高效、节能、节水、环保方向发展,一些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对染料和助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对活性染料的要求,染料化学工作者对活性染料的合成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了染色超分子化学、染料分子结构(包括空间构型)与染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染料拼混增效原理、助剂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等。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开发出许多染料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文水平 《染整技术》2001,23(1):30-32
文章主要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当羊毛用传统1:1金属络合染料和改良型宜和仑(Neolan)P染料染色时,保温时间、染色温度、染浴pH值各因素对羊毛损伤和上染百分率的影响情况,从而得到最佳染色工艺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这两种染料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用氧化染料对羊毛纤维染色时羊毛纤维的细胞膜复合物结构变化的影响。考察了添加抗坏血酸和EDTA染色系统所获得的染色结果.可知羊毛纤维以外的纤维未染色.氧化染料对羊毛纤维的染色与羊毛纤维固有的组织结构有关。通过探讨细胞膜复合物的改性影响时(对染料等的渗透路径起作用).可知经甲酸处理后,改性细胞膜复合物的纤维上染量降低.而且纤维的外皮层细胞未被氧化染料染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