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2)
抗凝治疗是血栓栓塞性疾病,尤其是肺栓塞防治的重要措施。华法林作为经典的抗凝药物,从20世纪50年代起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相比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具有药代动力学稳定、可固定剂量使用、无须频繁监测凝血功能、与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少、药物安全性良好等突出优点。NOACs给临床医生带来更多用药选择的同时,也挑战了华法林在抗凝领域的地位。然而目前很多临床情况下,华法林的抗凝价值仍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4)
目的:建立和优化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华法林浓度,并观察红参对大鼠体内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探讨两者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华法林浓度,以乙腈∶乙酸水(1%)=70∶3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08 nm,进样量为20μL。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PT,计算INR,从而观察红参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华法林血浆浓度在1.007~50.3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低、中、高3种浓度的华法林血浆样品提取回收率为85.17%~95.29%,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7.44%~109.3%,日间、日内RSD均小于10%。同服组和预服组较华法林组的PT值和INR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其中预服组在D7和D10时PT值和INR值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较华法林组的血药浓度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HPLC法能准确、精密、快速、稳定地检测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可用于红参与华法林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测定大鼠血浆中华法林浓度。红参可能增强华法林抗凝效果,增加出血风险,推测与其抑制华法林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0):60-61
目的:研究心脏换瓣术后妇科围手术期应用抗凝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妇科手术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INR值分为A组32例:INR 1.151.47;B组12例:INR 1.481.47;B组12例:INR 1.481.8;C组8例:INR>1.8;选取同期行妇科手术但未进行抗凝治疗的40例患者为D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停止口服华法林,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患者围术期情况,患者围术期前后凝血指标PT、INR的变化及手术出血量。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心功能正常,未发生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血栓栓塞、大出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患者停用华法林前PT和INR值明显高于妇科手术前PT和INR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D组比较,C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换瓣术后行妇科手术患者可于术前停用华法林,运用低分子肝素钙临时替代治疗,术前INR控制在1.471.8;C组8例:INR>1.8;选取同期行妇科手术但未进行抗凝治疗的40例患者为D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停止口服华法林,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患者围术期情况,患者围术期前后凝血指标PT、INR的变化及手术出血量。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心功能正常,未发生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血栓栓塞、大出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患者停用华法林前PT和INR值明显高于妇科手术前PT和INR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D组比较,C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换瓣术后行妇科手术患者可于术前停用华法林,运用低分子肝素钙临时替代治疗,术前INR控制在1.471.8,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行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3):32-35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患者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急性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凝应用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于起病后2周应用华法林抗凝,观察组起病后立即应用华法林抗凝,比较两组的出血转化率、卒中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情况、改良m RS评分情况及6个月随访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和m 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卒中复发率为6.0%,脑栓塞复发率为4.0%,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8.0%、14.0%和3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的生存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患者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在降低出血风险的同时又可降低复发卒中的风险,对降低残疾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6):46-49
目的:探究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高龄稳定性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稳定性CHD合并NVAF的高龄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S组72例和L组71例。S组采用标准计量的华法林治疗,L组采用低剂量华法林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临床复合终点以及安全终点情况,并比较两组的平均华法林用量和INR水平。结果:两组的肺栓塞、缺血性脑卒中、无症状脑卒中、全因死亡、脑出血、胃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的外周血管栓塞率分别为10.14%和1.45%,L组高于S组(x~2=4.777,P=0.029);L组和S组的腔隙性脑梗死率分别为14.49%和4.35%,L组高于S组(x~2=4.161,P=0.041);L组和S组的皮肤黏膜出血率分别为4.35%和15.94%,L组低于S组(x~2=5.088,P=0.024);L组和S组的牙龈出血率分别为2.90%和14.49%,L组低于S组(x~2=5.841,P=0.016);L组和S组的肾出血率分别为1.45%和10.14%,L组低于S组(x~2=4.777,P=0.029)。结论:对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AF患者采用不同浓度的华法林治疗,临床复合终点及安全终点相似,但低剂量的华法林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34)
<正>房颤复律包括电复律、药物复律以及药物联合电复律,虽然房颤复律有助于缓解症状,但也存在血栓栓塞的风险。目前指南推荐复律前至少抗凝3周,复律后至少继续抗凝4周,维生素K拮抗剂也是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但存在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需要频繁监测凝血功能等弊端。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的出现弥补了维生素K拮抗剂的部分缺陷。依度沙班,NOACs中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6)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术后抗凝是其最主要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低分子肝素、Xa因子抑制剂等抗凝药物是目前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首选药物,虽然其疗效肯定,出血风险较低,但仍存在价格较高、使用及保存不便等问题。近年来,部分指南及研究认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同样可用于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其与抗凝药物预防效果相似,安全性好,具有价格低廉、无须监测、口服方便等优点,且小剂量阿司匹林即可有足够的预防效果。另有研究认为,阿司匹林相比于抗凝药物,围手术期出血风险更低。总之,阿司匹林用于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是关节置换术后抗凝药物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4):406-410
抗凝药物的长期应用已被发现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间接凝血酶抑制剂均是临床抗凝治疗的常用药物。大量临床研究报道了抗凝药物所致骨量减少,严重时可并发骨质疏松性骨折。这些药物可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干扰骨转换,使骨丢失大于新骨形成。其中,新型口服抗凝药、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癸钠对骨转换影响较小,显示了更好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讨论临床常见抗凝制剂致骨质疏松风险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
房颤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均为常见疾病。缺血性卒中和系统性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的主要不良预后,抗栓治疗可显著减少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另一方面,抗血小板治疗又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当房颤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需要通过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卒中及缺血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然而,联合抗栓策略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如何平衡出血和血栓风险,以及如何在不同口服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中进行选择,制定最优的抗栓方案是临床工作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2)
抗凝药物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早已得到证实,但抗凝治疗在显著降低血栓事件发生风险的同时,可能导致出血并发症,严重者可致命。临床实践中存在医师和患者过分顾虑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的现象,抗凝药物的使用率远低于预期,故评估抗凝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制定合理的抗凝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临床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评估量表,综合评估抗凝治疗,确定合适抗凝药物及剂量,加强抗凝治疗管理,在抗凝与出血之间找到平衡,作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6)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下肢大关节手术后发生率高且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术后抗凝治疗预防VTE受到越来越多骨科医师的重视。随着国内外抗凝治疗指南的推广应用,下肢大关节手术后VTE发生风险及死亡率明显降低,对此类患者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已成为骨科医师共识;然而,目前对于具体抗凝方案及疗程选择,是否需要联合用药,以及对合并复杂基础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抗凝等问题仍有争议。本文对下肢大关节手术围手术期常用抗凝药物、抗凝方案、抗凝风险和并发症以及复杂情况下的抗凝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8,(2)
在抗凝治疗中,临床医生常会遇到一些无法从各种抗凝指南或共识中直接获解的问题,包括传统抗凝药物和新型抗凝药物的适用范围、不同抗凝阶段和特殊情况下的抗凝药物选择、抗凝疗程的确定和并发症的防治,需要医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并通过查阅文献给出个体化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7)
通过口服复方阿司匹林成瘾致肠出血一例的案例,警示复方阿司匹林(APC)等"药物成瘾"的危害。做到合理安全用药,依旧需要监管部门、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4)
抗凝药物使用容易引起出血,而PCI术后的患者会常规应用替罗飞班抗凝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最常见并发症,现将一例有消化性溃疡史且PCI术后应用抗凝药物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4)
目的:调查分析苏州市清塘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药物治疗的知信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清塘社区T2DM患者11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T2DM患者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知信行情况。结果:苏州市清塘社区T2DM患者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治疗中用药认知和用药态度相对较好,与文化程度、患病年限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用药行为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胰岛素的合理使用。结论:苏州市清塘社区T2DM患者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用药行为需要严格管理,社区医生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加强科学教育和用药指导,稳定控糖效果,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36-37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抗凝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住院患者81例,分为2组: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令治疗组为试验组,共48例;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治疗组为对照组,共33例。通过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结果,肺动脉CT或核素通气/灌注恢复情况,了解治疗效果。通过比较凝血指标,了解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7 d,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通气指标,凝血指标比较,2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疏血通联合抗凝治疗在治疗7d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组,且治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6):16-18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干预模式对华法林患者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师干预模式,对照组无药师参与,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依从性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出现率以及总出血率分别为0、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和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年后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华法林治疗患者采取药师干预模式可以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以及疗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集控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精简层级、提升效率等手段,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集中控制的管理模式。集控管理是华隧建设根据战略定位和专业化施工特点,经过科学的反复论证而实施的符合华隧建设实际的管理战略。"集"就是集中资源优势,通过对公司人力资源、资金、材料设备等重要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和调配,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5)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6岁,因腰骶部疼痛1年,加重伴左下肢放射痛半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胀痛,休息和口服抗炎止痛药物后症状可以缓解,但弯腰、劳作时加重;半个月前腰骶部疼痛明显加重,并向左侧臀部、左侧大腿后外侧及小腿外侧、足背放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等药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2):1825-1828
血栓前状态的治疗可以减少远期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也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精髓。目前西药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的常规剂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而增加治疗量又使出血风险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提高,终点获益率下降。因此,结合中医学理论,发展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制剂、中成药等纯天然的抗血栓药物是目前血栓前状态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