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朱宾仁 《石油沥青》1995,9(3):11-16
对一种用延迟减粘和减压蒸馏相结合生产道路沥青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室放大试验表明,三种不同的减渣原料都能得到合格的60号甲沥青,并产有约20%的减压馏分油,以试验结果为基础,对其技术特征、工业化可行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乳化沥青破乳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宋哲玉 《石油沥青》1995,9(3):23-29
本文根据乳化剂分子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对阳离子乳化沥青和阴离子乳化沥青的破乳机理分别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阳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分子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决定了阳离子乳化沥青和阴离子乳化沥青破乳机理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蔡俊美 《南炼科技》1999,6(4):31-33,41
简单介绍了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石油沥青蜡含量测定法(蒸馏法),指出了分析关键及注意事项,并对电炉蒸馏与燃气灯蒸馏对蜡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其中馏出油贮存时间长短时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馏出油取样量除三个所得蜡质量均于75mg对结果影响较大及三个所得蜡质量均小于75mg个别重复性较差外,其余对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电炉蒸馏基本上能达到分析方法要求,但数据较燃气灯蒸馏稍低一些,仲裁试验时以燃气灯蒸馏为准。  相似文献   

4.
磺化沥青的使用性能与原料沥青化学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建喜 《石油沥青》1995,9(2):26-30
磺化沥青的使用性能是由原料的化学组成和工艺条件决定的,特别是原料沥青决定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了研究原料的化学组成对产品性能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沥青的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在正己烷溶剂存在条件下的反应活性,对不同化学组成的沥青,在同一工艺条件下所得的磺化沥青进行了产品理化性能分析,探讨了产品性能和原料沥青化学组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综述国内利用中东渣油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沥青的化学组成及胶体结构出发,分析影响沥青质量的主要因素,旨在探讨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级道路沥青质量,生产与进口沥青质量相当的高等级道路沥青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钱卫民 《石油沥青》2005,19(3):51-53
介绍了影响SBS改性乳化沥青生产的因素,分别从SBS改性沥青、乳化剂、乳化沥青生产工艺、乳化沥青生产设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影响阳离子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阳离子型乳化沥青微粒的双电层结构及其ζ电位,并对破乳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影响阳离子乳化沥青破乳的因素,如乳化剂的用量,助剂的使用,pH值等,并进行了理论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沥青的酸值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好坏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如果沥青选择不当且不掺外加剂,就很难得到稳定的沥青混合料。为此,探讨了不同性质的沥青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满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指标的沥青酸值范围。酸性石料组成的混合料,必须对沥青进行改性处理后才能满足水稳定性要求。中性石料组成的混合料,当沥青酸值>3.2mgKOH/g时,能满足抗水害要求;当沥青酸值>3.5mgKOH/g时,混合料间接抗  相似文献   

9.
排水层沥青混合料设计与透水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早期破坏,进行了排水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路面材料透水试验装置的研究开发,进行比对试验,评价排水层沥青混合料透水性能,探讨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乳化沥青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国内外乳化沥青及其配套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重点讨论了国内几类典型的沥青乳化剂的工艺合成方法 ,并介绍了国外在乳化沥青发展中的一些较新的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1.
石油沥青老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薄膜烘箱(TFOT)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对五种代表性的沥青进行老化。通过对老化前后沥青的质量变化、针入度比、粘度比、沥青质含量的比较得到了五种沥青在不同条件下性质变化规律,提出了用质量损失表征抗老化性能和用延长薄膜烘箱试验时间模拟长期老化的不适宜性。  相似文献   

12.
兰炼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路用性能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健 《石油沥青》1995,9(1):11-16
进行了系统的室内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兰炼四种标号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常规技术指标均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而且兰炼90号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优于进口新加坡美孚90号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3.
室内试件成型方法的选择对材料的性能研究影响很大,针对沥青处治排水怪材料的特殊性,选用了四种评价指标,对马氏成型,静压成型,搓揉成型,轮碾成型及加压振动成型等五种室内试件成型方法进行了比较与评价,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搓揉成型方法最为合理,为沥青处治排水层材料的性能研究奠定了试验基础,本研究结其他大孔隙的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试件成型方法选择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道路沥青标准与道路沥青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生盛 《石油沥青》1995,9(2):35-40,46
对道路沥青及现行道路沥青标准指旨标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并对现行的道路沥青标准的制定、道路沥青标准与生产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基属原油经不同生产工艺生产的道路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指标之间的关系,指出延度与针入度没有比较明确的对应关系.讨论了GB/T15180—94标准中以升入度20为间隔进行的分级可能对生产造成的问题.提出了普通和高等级道路沥青指标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沥青路面裂缝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北京地区沥青路面面层裂缝状况,开展旧路裂缝调查,分析和研究裂缝产生机理、不同条件下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采用裂缝率、裂缝指数的计算方法综合评价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灰关联分析法在动态剪切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灰关联分析法考察沥青常用指标与SHRP沥青规范动态剪切试验结果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T800、蜡含量与动态剪切试验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徐天毅 《石油沥青》1995,9(2):41-46
介绍采用三个以上配比参数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正交设计法的应用和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及数据处理的方法;解决了试验工作量因配比参数增加而呈指数形式增加的难题,使配合比的多元设计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改善沥青质量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燕生 《石油沥青》1997,11(3):1-7,13
采用石油分散体系的思想,提出了改善沥青质量的新途径,介绍了强化蒸馏、溶剂脱沥青等工艺生产道路沥青的情况。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不失为中小炼厂提高沥青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的剥离是沥青路面几种常见破坏现象之一。通常认为沥青混合料水稳性主要依靠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程度,它同沥青集料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微生物对沥青集料粘附作用的影响,这对改善沥青路面水稳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配合比参数对防渗层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程度,并以峡口工程为例系统地探讨了寒冷地区防渗层配合比试验研究的方法,提出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关键指标和试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