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文岭  韩大匡 《石油学报》2022,43(10):1450-1461
对地下储层和流体的认识程度严重制约油气田开发的生产举措,而油气藏描述在油气田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构建油气藏系统的数字孪生体是油气藏描述的最高境界。在对油气田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和数字化转型生产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孪生油气藏理论,将数字孪生油气藏定义为"构建油气藏的数字孪生仿真模型,最大限度地量化逼近真实油气藏,及时准确地表征油气藏全生命周期动态变化,模拟物理世界油气藏实体在真实环境下的开发行为",为油气藏描述与油气藏工程一体化研究指明了方向。论述了基于数字孪生油气藏的智慧油气田建设重点方向与建设内容,指出通过建立油气藏开发系统的数字化副本——油气藏数字孪生体,以此为基础在云端优化开发与科学管理油气田,将带来油气田开发领域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数字孪生油气藏将为智慧油气田建设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评价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的技术状况及油套管实际腐蚀情况,利用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技术,对注采井油套管进行了探伤检测,分别获得油套管壁厚数据,并对油套管剩余壁厚、腐蚀速率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套管腐蚀速率与注采井设计前的室内实验、生产过程的挂片监测试验数据相比有较大差异;油套管实际腐蚀量随井深增加而增加,环空保护液、水泥环界面附近及井口段腐蚀量显著增加。建议在储气库注采井油套管设计时,盈余量应显著大于常规油气井,特别是井口200 m段及下部位置。储气库注采井应在完成建井或注采井服役5 a内进行油套管基准壁厚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合肥盆地与大别—张八岭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今所见的大别—张八岭造山带是自印支期以来才形成的,其形成与演化对中、新生代合肥盆地的性质与演化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合肥盆地中、新生代不同时期的盆地类型及其改造形式与大别—张八岭造山带的活动形式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a)印支期(中晚三叠世)合肥盆地处表现的冲断改造与扬子板块—华北板块最终碰撞拼合并形成大别—张八岭造山带的同碰撞挤压逆冲造山相耦合;b)侏罗纪合肥类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扬子俯冲板块的折沉所引发的大别—张八岭造山带的强烈浮力底辟造山隆升及扬子—华北陆块的进一步拼合挤压造山作用相耦合;c)早白垩世合肥滑覆-走滑复合盆地的形成与大别造山带的热隆伸展及张八岭造山带的走滑活动相耦合;d)晚白垩世早期合肥盆地大部表现为冲断改造及北东部形成坳陷盆地与大别造山带热隆伸展及张八岭造山带弱挤压作用相耦合;e)晚白垩世晚期—早第三纪张扭性裂陷盆地的形成与大别—张八岭造山带的造山后塌陷及断块差异升降运动相耦合;f)渐新世喜马拉雅运动主幕以来的大别—张八岭造山带总体表现为弱挤压-压扭造山隆升及逐渐被剥蚀夷平并为合肥盆地晚第三纪—第四纪坳陷型沉积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4.
刘合  曹刚 《石油钻采工艺》2022,44(5):529-539
详细解读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的主旨思想和总体布局,分析了新时期采油工程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发展机遇,为“十四五”采油采气工程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参考。介绍了在攻关深层/超深层、非常规油气、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中,采油采气工程领域取得的成绩、必须面对的挑战和技术路线。在对比分析当前采油采气工程领域技术优势和差距基础上,论述了采油采气工程补强短板、锻造长板的必要性和解决途径。根据规划中“集中公关一批、示范试验一批、应用推广一批(三个一批)”科学有序地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的重点任务安排,将相关采油采气工程技术领域进行梳理。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结合分层注入、人工举升、储层改造、排水采气、井下作业等采油采气工程五大主体专业的特点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需求,从常规油气工程关键技术、非常规油气工程关键技术、采油采气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关键技术、绿色低碳安全工程关键技术4个重点方向,构建新时期采油采气工程科技创新的攻关目标和攻关思路,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演化(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赵金海 《海洋石油》2004,24(4):6-14
文章宏观地论述了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该文对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盆地演化的动力学特征、冲绳海槽的地质特征、冲绳海槽盆地成因机制以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产生的火山弧等作了详细的探讨 ,认为东海岩石圈是西部陆地华南岩石圈向海区的延伸 ,冲绳海槽是一个地壳和岩石圈急剧变薄的地区。海槽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热流值异常高且热流值高低相差悬殊 ,菲律宾海的构造演化影响冲绳海槽北段的形成 ,中国台湾东部的弧陆碰撞影响冲绳海槽南段的形成 ,而东海大陆架上的龙井运动又是冲绳海槽拉张的产物。作者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 1 )东海盆地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俯冲和弧后拉张的结果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楔入、隆升成山的远程效应和中国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弧陆碰撞所产生的构造动力场在东海地区形成叠加、复合 ,从而在东海产生了不同时期 ,不同力学性质和不同发展历史的盆地 ;( 2 )东海海域内有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成因机制和不同演化历史的沉积盆地 ;( 3)冲绳海槽是欧亚板块东缘上的一个独具地质风格的构造单元 ,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造成的一个弧后盆地 ,属陆缘上的一个发展到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6.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以油气、煤田和煤层气各勘探阶段积累的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的成藏机理。通过对煤层气藏特征(包括煤层空间几何形态、煤层气成分和含量、储层物性、吸附特征、储层压力及封闭条件)和煤层气成藏过程(包括煤层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分析,进而认识到:晚古生代煤层在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次煤化作用后大量生气,并在喜山期遭受了强烈的调整与改造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直接控制和影响该区煤层气富集的因素除了煤层顶底板的岩性与边界断层外,地下水的补给、运移、滞流和排泄也是关键因素;该区目前的高产煤层气井基本上都位于地下水滞流区。  相似文献   

7.
王军 《焊管》2020,43(1):44-48
为了提高大直径超薄壁螺旋焊管管坯成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钢管几何精度,降低管坯开缝、错边缺陷几率,对大直径超薄壁螺旋焊管成型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设计安装在线内撑辊装置和错边压平装置来提升成型器对管坯管型的控制能力。方案实施后成功试制了Q345NS钢级Φ3 020 mm×12 mm大直径超薄壁螺旋埋弧焊管。应用结果表明,该优化改进方案可有效控制大直径超薄壁螺旋焊管的直径、椭圆度公差,降低管坯开缝引起的内焊烧穿缺陷和焊缝错边的几率,实现了大直径超薄壁螺旋焊管精确稳定成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井眼轨迹不确定性的存在,要实现救援井与事故井的连通必须借助相应的探测定位工具,因此电磁探测定位系统的研究对于救援井方案设计及作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分析了电磁探测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电磁探测定位系统事故井套管汇集电流计算方法及其流动分布特征;研究了救援井与事故井之间相对距离及相对方位的计算方法;结合电磁探测定位系统的实际应用,研究分析了事故井套管参数、切入角、井斜角、地层等参数对电磁探测定位系统测量效果及应用的影响;以电磁探测定位系统研究分析为基础,完成了南海某超深水井救援井设计中测距及连通相关工作。可以为救援井电磁探测定位系统研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为救援井电磁探测定位系统在救援井设计、作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区带划分对含油气盆地勘探评价与部署具有重要作用,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具有多旋回演化与复杂成藏过程的中国中西部叠加改造型盆地的区带划分研究甚少,缺乏相对统一方案。基于区带的涵义及其外延,针对叠加改造型盆地具有多套组合、多期改造、多类含油气系统复合的特点,提出了以“原型控源、迭加控藏”为主线的划分思路、方法和流程。区带划分,需要从盆地整体研究出发,分析盆地建造—改造过程中原始成藏地质要素分布及其后续的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明确盆地中不同成藏组合在迭加改造过程中的含油气系统类型及其分布,揭示每类含油气系统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并由此确定区带的类型及其边界。区带名称视含油气系统类型采用“(古)今构造单元+层系或组合+成藏主控因素”组合命名。区带划分方案对深化盆地油气富集规律认识,指导勘探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Study of dolomite texture can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dolomitization. This research reports textures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dolomites from the Permian–Triassic strata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Lower Paleozoic strata in the Tarim Basin, which provided insights into relationships between dolomite textures and their formation temperatures. Our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dolomites with well-preserved texture indicate low dolomitization temperature. However, in certain diagenetic environments, the hydrothermal dolomitization may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preserve the original texture of dolomites. 2) The formation temperatures of non-planar dolomites are always higher than those of planar dolomites. 3) The formation temperatures of dolomite cements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ose of replacive dolomites. 4) Although the formation temperatures of saddle dolomite cements have a wide range, they show higher values than those of the planar subhedral to euhedral dolomite cements. Thus, saddle dolomites could generally be an indicator of high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5) The fluid Mg/Ca ratio is another element controlling dolomite morphology. Micritic dolomites, which precipitate from hypersaline fluids with a high Mg/Ca ratio in a subaerial environment could also have features of non-planar anhedral crystal shape because of rapid nucle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during dolomitization.  相似文献   

11.
为了处理委内瑞拉某油气田地面工程EPC项目中原油经过脱盐脱水工艺后产生的污泥,根据设计基础和工艺要求,研究和分析了污泥脱水橇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主要设备的设计和选型,以及自动化控制和一体化成橇原理,研究得到一套可以满足海外油气田地面工程EPC项目要求,且具有集成化、成橇化、自动化和高度预制化特点的污泥脱水橇,为同类型项目的执行和相似设备的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污泥脱水橇投入使用后,出水水质明显改善,处理后污泥含水率≤75%,化学药剂消耗量较少,经济性和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站油田葡萄花油层油藏成因及保存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研究新站油田葡萄花油层的垂直直裂缝系统分布,油藏压力梯度分布及油水分布的关系入手,在深入研究油藏的异常压力成因,断层及垂直裂缝系统形成期的基础上,根据油藏的成藏时期与断层及其垂直裂缝形成,活动时期的先后关系,分析不同时期形成的断层及其裂缝系统对油藏的影响,从而归纳出油水分布的规律性,指导整个新站油田的评价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以某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FPSO)为对象进行上部模块油气泄漏扩散风险后果分析,探究其风险成因及危害程度。根据FPSO系统结构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格雷厄姆(LEC)评价法等技术手段,针对FPSO上部模块设备进行油气泄漏扩散风险辨识,确定可能产生风险的设备。应用Fluent软件进行风险设备在恒定和变化泄漏质量速率、不同风向及风速条件下气体扩散后果模拟分析,总结气体扩散对设备气体泄漏后果的影响程度,并对降低上部模块油气泄漏风险提出建议,以供上部模块设备布置安装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滇东黔西地区煤层气储层割理、裂缝发育,破裂压力低,固井水泥浆(以下简称水泥浆)容易侵入煤层气储层,造成储层伤害以及储层改造破裂压力异常升高等现象。为了揭示水泥浆伤害该类煤储层的机理,在分析煤岩的理化性能和潜在伤害方式的基础上,通过CT扫描、电镜扫描等技术手段,直观分析煤心内部污染前后裂缝、孔隙结构发育情况与水泥浆在裂缝、孔隙中的侵入、堵塞情况,进而计算得到水泥浆和裂缝在煤心中的体积占比关系,建立了水泥浆伤害煤储层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水泥浆及其滤液在压差作用下沿煤储层的裂缝侵入储层内部,其侵入程度随裂缝、孔隙发育程度变化,裂缝、孔隙越发育,侵入程度越高;(2)侵入储层内部的水泥浆经胶结固化后,形成的水泥产物在裂缝、孔隙中致密填充,并致密覆盖煤心表面,严重堵塞煤层气流通通道,表现出固化后的水泥产物使煤心渗透率降低、煤岩抗压强度升高,使后续压裂破裂压力异常升高,影响压裂改造效果;(3)水泥浆滤液对煤岩的碱敏、速敏影响程度远小于水泥浆侵入对煤岩的伤害程度。结论认为,所建立的水泥浆污染煤储层的定量评价方法对提高煤储层固井质量、保证煤层气高效开发等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Ĵ������ˮ����ϵ�о���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的深入发展,深井,超深井的数量不断增多,深井,超深井的特点是:井深,温度高,水泥环薄,固井难度大,而各种增产工艺,措施和后期作业对油气井固井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本身具有硬和脆的性质,受后续施工,射孔或由由于地层条件下复杂作用力的影响,易发生脆裂,或与套管,井壁剥离,影响油气井后期开采,缩短油气井的寿命,文章通过研究深井塑性水泥原理,提出评价方法和塑性水泥配方,进行了塑性水泥施工性能的力学性能的大量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0井次注水泥施工,实践表明,塑性水泥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和抗外冲击能力,施工方便,能提高深井复杂井的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朱炜 《石油机械》1995,23(1):1-6,11
在介绍大跨距K型伸缩井架及底座基本结构之后,应用相似理论,阐述了模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用方程分析法求物理量相似比的基本方法。推导出模型与设计机型之间应力和应变的相似方程。指出在设计制造模型时应根据试验的不同要求,有所侧重地满足各参数的相似关系。着重分析了模型试验中忽略自重和工作绳作用力而产生应力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误差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井架的其他试验和底座的整拖试验。  相似文献   

17.
董集洼陷位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坨94断层下降盘,在沙三上时期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主要发育了物源来自北部陈家庄凸起的宁海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储集层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物性较好,成藏条件有利。但是由于勘探程度较低,且控制本区油气富集的因素比较复杂,因此油气富集和分布的规律尚不十分清晰。通过对董集洼陷的构造特征、沉积体系、储层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归纳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进一步指出了今后本区的研究重点和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8.
毛怡 《石油实验地质》2021,43(4):728-736
当前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为了适应国家油气矿业权体制机制改革,正在进行矿权竞争性出让和储量价值化的探索。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了解油气矿权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际石油公司矿权流转的主要做法和我国油气矿权流转实践的研究,系统总结了我国油气矿权出让制度改革与油气储量价值化研究进展。“十三五”以来,我国油气矿业权高度集中的围城逐渐被打破,政府监管方式逐步转变,配套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区块流转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开始运转。油气储量价值化评价是矿业权的流转、油气储量的有偿转让和交易的关键环节,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储量价值化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川东南A区块为例,针对多类型油气藏关键参数的确定,阐述了单位储量价格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钻井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钻井技术从上世纪至今已经历了经验钻井、科学化钻井、自动化智能钻井3个阶段。21世纪钻井技术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向钻井自动化及智能控制系统方向发展。文章综述了钻井技术的发展,阐述了它对于促进油气勘探开发的作用:钻井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益,改善了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效果。同时,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由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的要求,对钻井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钻井技术有新的较大的发展,以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并展望了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与油气勘探开发的未来,指出钻井技术必将进一步在剩余油挖潜、提高采收率、开发边际油气田、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油气工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四段界线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平  段红梅  何峰 《断块油气田》2006,13(2):8-10,16
在广泛调研渤海湾各油气区沙三段与沙四段划分对比及微古生物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应用东濮凹陷内大量的钻井与古生物资料,着重分析了本区古生物组合在纵向上的分布特点,与渤海湾油气区已建立的标准地层剖面进行对比,结合东濮凹陷沉积、构造的演化,系统阐述了沙三段与沙四段的界限划分,提出了地质依据比较充分、合理的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