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基桩低应变检测规程,在反射波法一节中对于浅部缺陷定义不明确,且差别方法对于非科研性生产单位来讲难以掌握和实施。本文作者拟针对这类情况对基桩浅部缺陷作一些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桩浅部的质量事故会给建筑物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4.2条规定:桩身浅部缺陷可进行开挖验证.本文根据某工程实测资料,针对浅部存在严重缺陷的基桩运用机械阻抗法结合开挖验证实例讨论低应变检测在判断浅部缺陷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平 《土工基础》2005,19(4):88-90
通过对基桩低应变实测波形曲线的分析,说明桩身浅部存在缺陷的波形特征。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基桩检测中几种典型现象及理论依据,包括CFG桩浅部缺陷、CFG桩有效检测桩长、应力波在变截面处的绕射使测定的一维纵波波速比真实的偏低以及桩的浅部范围缺陷测不准现象。  相似文献   

5.
杨建强 《土工基础》2007,21(4):65-67
在瞬态激振作用下,缺陷以上桩体表现为刚体阻尼振动,一维杆弹性波动理论不再满足,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当基桩存在浅部缺陷时其低应变实测曲线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是基桩工程质量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管桩存在着浅部裂缝、深度裂缝和接桩部位欠密贴的缺陷,介绍了处理这些缺陷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既有建筑物基桩质量的检测是基桩检测领域所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针对国内外现有的既有建筑物基桩检测技术,从技术原理、适用条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旁孔透射法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既有建筑物基桩检测中的应用形式进行了详细探究。应用结果表明:旁孔透射法对于既有摩擦桩基础桩长及明显缺陷探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浅部受周围通行车辆噪声和振动以及杂填土性质不均匀影响,难以利用初至波判别桩基状况,建议选择夜间等环境振动较小的时段开展此类检测试验。  相似文献   

8.
运用波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应力波在三维状态下的纵波波速与一维状态下纵波波速的区别,指出在用反射波法判别基桩浅部缺陷的深度时,应考虑三维效应对应力波波速的影响,所采用的波速应为正常波速的1.2倍。  相似文献   

9.
刘晓声 《山西建筑》2009,35(1):130-131
介绍了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通过工程实例初步探讨了低应变检测PHC管桩和人工挖孔桩桩身完整性测试信号一类浅部虚假缺陷现象,以期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速度传感器频响特性的分析研究 ,并结合多项工程的检测实践 ,论述了在合理选择工作方法的条件下 ,采用速度传感器检测基桩的浅部缺陷 ,完全可以取得很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土工基础》2017,(5):648-650
以铁路桥基基桩检测为例,采用低应变检测方法进行了大量现场检测。针对低应变检测中经常遇见的两个问题:浅部缺陷和桩底反射不明显,进行了采用不同激振方式的对比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大直径长灌注桩低应变检测中,合理使用高频应力波和低频应力波并结合工程实际,可以解决浅部缺陷和桩底反射不明显问题,相关方法对以后类似工程检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就目前使用自平衡法测试基桩承载力的实施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即平衡点位置确定问题、传力路径差异问题、按位移值确定承载力问题、桩身浅部缺陷问题、验收检测时受检桩不具代表性问题等,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鉴于以上问题,望同行合理使用自平衡法测试基桩承载力,共同促进该方法合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春棋 《浙江建筑》2008,25(1):22-23,29
通过对4根基桩的实测波形、结合静荷载试验和开挖验证,对基桩缺陷程度进行了“半定量”分析.以此验证缺陷部位的深浅在曲线上的反映情况以及缺陷的类型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浅部缺陷桩特别是浅部严重缺陷桩在低应变测试时主要表现为振动而非通常情况下所分析的波动,致使通常的评判缺陷深度及程度的准则不再适用。本文采用振动理论,将浅部缺陷以上桩段假设为刚体,缺陷处的桩身假设为弹簧,通过对浅部缺陷桩的纵向振动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频谱分析技术分析浅部缺陷位置和程度的方法,检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杨步高 《山西建筑》2006,32(8):315-316
结合工程概况。对凿桩后基桩进行了质量检测,对检测出的基桩缺陷做了原因分析,介绍了缺陷桩的处理工艺,并对今后的施工总结了几点建议,以供类似基桩的检测及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丁加明  赵明华 《山西建筑》2002,28(8):147-148
针对桥梁基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初始缺陷,指出常规有限元分析方法不能对此进行分析,而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及失稳路径的弧长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ANSYS对桥梁基桩的屈曲计算分析得出存在初始缺陷时桥梁基桩屈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贺睿  侯玉宾 《工程质量》2009,27(10):14-17
根据检测实践和现场试验结果,对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中经常出现的典型时域信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粘贴好坏、盲区内浅部缺陷、长桩段扩颈现象、桩周土中软硬夹层的组合特性及嵌岩桩桩底岩土特性变化等,在检测曲线上均具有典型的反射信号。正确认识这些反射信号的特征,可以保证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山西建筑》2006,32(21):171-172
为了比较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混凝土质量中声学参数对缺陷严重程度的反应敏感程度,制作了21根试验模型桩,经过试验结果比较分析表明,波阻抗率对缺陷反应敏感,并能区别不同严重程度,对探测缺陷及合理的判定基桩质量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声波透射法检羽十基桩混凝土质量中声学参数对缺陷严重程度的反应敏感程度,制作了21根试验模型桩。经过对试验结果比较分析,表明波阻抗率对缺陷反应敏感,并能区别不同严重程度,对探测缺陷及合理的判定基桩质量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20.
针对岩溶山区的复杂多变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地质条件下的基桩施工相比,岩溶地区基桩施工非常困难,且容易出现质量缺陷。文中通过介绍岩溶山区基桩常用的施工方法和检测方法,结合岩溶地区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该工程基桩缺陷问题,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对处理后的缺陷基桩进行检测发现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