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干、支流洪水遭遇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文章以丹东市为例,介绍水文资料较好地区的洪水遭遇分析方法。丹东地区河流干、支流洪水遭遇,在常遇洪水条件下,具有当支流发生30a、20a、10a一遇洪水,遭遇干流相应频率洪水的特性。因此,在支流水面线推求时,采取同频率遭遇的计算条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兰州站及上游一级支流庄浪河和下游祖厉河历年实测洪水资料为依据,通过分析支流与干流的暴雨特性,以及庄浪河、祖厉河和兰州水文站建站以来大洪水发生时间和洪水历时,研究支流洪水与黄河干流洪水遭遇的可能性,为兰州河段支沟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长序列历史水文资料,对东江干流博罗水文站年最大、特征洪水流量与支流望江沥河涌最大24h降雨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东江干流与支流河涌洪水遭遇组合。研究成果可为望江沥流域防洪排涝设计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可为其他流域干支流洪水遭遇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1977年黄河与孤山川河洪水遭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黄河中游府谷测区相关水文资料,通过对“77.8.2”暴雨特点,分析了形成此次洪水的最初因素.通过各水文站点洪水过程和洪水演进,分析了此次洪水的形成和特性;通过对黄河府谷段干流和支流孤山川河,相继涨水全过程的情况和洪水时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分析了黄河干流和支流孤山川河大洪水遭遇.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不同洪水成因下河流交汇处堤防渗透特性的差异,依托忆马溪流域双河口交汇河段,首先根据伯努利方程推求干、支流上游分别或同时遭遇1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河流交汇处各特征剖面的设计洪水位及水深,在此基础上以交汇处相应特征剖面堤防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对三种设计洪水位下河流交汇处堤防迎水面特征点孔隙水压力、最大渗透比降等渗透特性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如下:(1)支流遭遇1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干流水位、水深高于支流,导致干流堤防孔隙水压力、最大渗透比降偏大,同时干流出口处最易发生渗透破坏;(2)干流单独遭遇或干支流同时遭遇1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支流水位、水深高于干流,导致支流堤防孔隙水压力、最大渗透比降偏大,此时支流出口处最易发生渗透破坏。由此可见,进行堤防防洪抢险时应根据不同洪水成因突出相应的重点防护区。  相似文献   

6.
郁江西津水库以下至汇合口全长约220 km,区间集雨面积8 790 km~2,本河段洪水来源主要为郁江干流和区间主要支流,河口段的桂平市还受浔江洪水顶托影响。分析了郁江及浔江流域的暴雨洪水特征,论述了西津水库以下郁江干流洪水与支流、浔江洪水的遭遇及洪水组合情况。  相似文献   

7.
根据迁江、柳州、武宣、大湟江口、贵港、京南、梧州等西江流域干、支流主要测站历年实测洪水资料系列,对西江流域干流洪水组成及干、支流洪水遭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西江流域洪水特性。结果显示,黔江洪水以柳江为主,浔江洪水以黔江为主,西江洪水以浔江为主。结论可为洪水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根据青岛市南胶莱河流域基本情况和支流洪水大于干流洪水、干流洪水峰小量大的洪水特征,以实测流量和暴雨资料为基础,分别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探讨南胶莱河流域干流设计洪水方法,从而使最后的设计洪水成果符合本流域的洪水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红水河与清水河汇合口迁江镇河段为例,通过分析干流红水河与支流清水河洪水的组合情况,推算受干流红水河顶托影响的支流清水河河口段设计洪水位。河段设计洪水水面线是堤防设计的主要依据,对于有干支流洪水相互顶托的河段,需分析其洪水组合和遭遇规律,进行不同组合情况的水面线推算,以外包线作为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水文计算工作中,经常遇到由于河流控制面积较小,或测站建成时间较短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设计洪水计算无水文资料的问题.本次研究河段为昕水河支流,河段上无水文测站,昕水河干流大宁站控制流域面积为3992 km2,与研究河段控制流域面积相差较大,所以本次研究河段为无实测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计算采用2011版《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与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长江流域多条支流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出现了1987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三峡水库、汉江安康水库发生了建库以来的最大入库洪水。2010年洪水与1998年洪水具有相似之处:长江支流多处出现超历史洪水;中下游干流水位高于多年同期,前期中下游洪水过程较为接近,出现上、下游洪水遭遇的情况。但也存在明显差异:2010年洪水不及1998年洪水遭遇恶劣;2010年洪水上游控制站洪峰高于1998年,但洪量不及1998年,中下游控制站洪峰水位、超警站点数量、超警历时、洪量均不及1998年;2010年洪水为长江上中游区域性较大洪水,1998年洪水为全流域性大洪水。对于2010年洪水,若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不拦蓄,长江中下游干流将出现仅次于1998年的严峻防洪形势。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洪水与汉江洪水遭遇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江干流与支流洪水互相遭遇容易形成长江流域特大洪水,为进一步优化三峡工程调度方案,充分发挥其巨大的防洪效益,从遭遇次数、遭遇时间、遭遇程度以及洪峰、洪量等角度,采用水文学分析法,重点研究了长江上游与汉江不同量级的洪水遭遇规律。研究表明,长江上游与汉江的中小量级的洪水遭遇频繁,遭遇时间主要发生在7,8,9三个月,洪水遭遇时各自的洪峰,最大7 d和15 d洪水过程无明显相应关系,遭遇后洪水过程重叠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赤溪水文站是武江田头水的控制站,田头水是山区性陡涨陡落的河流,武江干流洪水如果遭遇田头水洪水的叠加,将对下游乐昌市及在建的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弄清田头水支流的降雨与产流的关系,该文摘录了田头水建站以来资料齐全的场次洪水以及相对应的雨量资料,通过逐场次的分析计算,找到流域平均雨量与径流量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MIKE 21软件建立引江济淮工程山丘区支流苦驴河、高桥河、尹河、界河、柯坦河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选用非结构化三角形网格模型进行洪水演进模拟,重点研究支流发生10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或5年一遇洪水,分别遭遇干流最高或最低通航水位时,干流航道内最大横向流速情况,为引江济淮工程航道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道清淤疏浚是解决辽河干流防洪的重要工程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干流经过 50年的治理,现可抵御 20~ 30年一遇洪水。但上游和支流柳河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一遇洪水大量泥沙下泻,再加上干支流洪水不遭遇,造成柳河口以下河道严重淤积,使该段河道成了地上悬河,对防洪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要解决辽河口以下的防洪问题,不能仅靠加高堤和修筑干流石佛寺水库,还应该采取河道清淤疏浚、改善洪水出口等其它措施,以构筑起辽河干流完善的防洪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汛期,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文中在汇集大量勘测分析成果后, 经分析论证得出如下结论: 1998 年嫩江洪水的特征是: 从过程分布上看, 发生早, 结束晚, 持续时间长, 洪水次数多, 支流洪水多在干流遭遇; 从地域分布特点上看, 有上游型、下游型、全流域型洪水;从洪水来源角度看, 洪水主要来自于嫩江右岸支流。松花江干流洪水特征是: 洪水主要来自嫩江, 洪水过程平缓, 洪峰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湟水干流甘肃河段洪水来源有湟水干流民和站洪水、支流大通河享堂站洪水及民和站、享堂站水文断面一入黄口河段区间洪水。通过对洪水来源和组成的分析,利用民和站、享堂站实测洪水资料对湟水干流甘肃河段的设计洪水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防城河中游长岐水文站与下游防城水位站实测年最高水位系列资料,进行P-Ⅲ曲线频率分析,得出两站设计洪水位;对比两站洪水发生时间及区间降雨量情况,对防城河下游洪水组成进行分析;以长岐水文站作为防城河中上游支流的控制站,进行防城河支流与干流洪水频率的遭遇分析。分析成果可为防城河流域防洪(潮)排涝规划及河道整治等相关规划、设计工作的水文条件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河宁夏段干支流洪水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宁夏段干支流洪水特性差异,洪水来量及遭遇组合复杂,再加上汛期青铜峡水库防洪形势严峻,故需要对青铜峡水库入库洪水来源及洪水组成进行分析。基于Copula函数构建青铜峡水库上游干支流洪水变量的联合分布,并采用最可能地区组成法计算青铜峡水库上游最可能发生的干支流洪水要素组合。结果表明:青铜峡水库断面设计洪水主要来自上游干流,合理的洪水管理应当考虑支流对青铜峡水库断面影响。通过与同频率地区组成法和典型年实测洪水组成对比分析可知,基于Frank Copula函数的最可能组成法能得到更加合理的干支流洪水遭遇组成情况,从而为青铜峡水库断面提供了更加合理的上游洪水组成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皖河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花凉亭水库建库后实测大洪水雨洪资料,对皖河干流石牌站的洪水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洪水地区组成、设计洪水以及与长江洪水的遭遇等.结果表明,石牌以上洪水地区组成与各站(区间)以上流域(河道)特征、次洪暴雨量级大小及其时空分布等密切相关.当安庆水位超过13.0m时,对石牌洪水将造成不同程度的顶托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