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IPv6的IP多媒体核心子系统(IMS)近年来日益成为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而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也成为IMS的基本控制协议.文章首先介绍了SIP协议和其网络架构,并结合移动IPv6的原理,详细分析了SIP终端(电话)在会话前和会话过程中移动的通信流程.  相似文献   

2.
IMS对SIP协议的要求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张顺颐 《电信快报》2005,(10):44-48
IP多媒体核心子系统(IMS)近年来日益成为比较受认同的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而会话发起协议(SIP)是IMS的基本控制协议,它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在固网和移动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迈进的过程中发挥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文章就SIP在IMS中的基本应用、扩展应用做了具体的分析,并通过IMS中SIP信令典型流程阐述了SIP在IM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屈毅 《现代电子技术》2004,27(10):30-32
会话初始协议 ( SIP)是下一代网络多媒体通信的信令协议。网络环境从 IPv4到 IPv6的过渡 ,必然会影响原本基于 IPv4制定的 SIP协议。SIP协议如何适应其变化 ?本文描述了采用 IPv6技术对 SIP协议带来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种在IPv4/IPv6混合网络模式下的 SIP结构  相似文献   

4.
基于SIP(会话初始协议)的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使得固网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成为可能.为这种新型的网络提供多媒体业务的QoS(服务质量)保障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SIP的简单、易扩展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SIP的扩展采改善IMS QoS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一种基于IP网络提供多媒体会话控制的信令协议。本文将在简要介绍SIP及其扩展的基础上,对SIP在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中的应用和典型特征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IMS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玲  于建港  张园 《移动通信》2006,30(3):14-17,24
IMS(IP Mutimedia Subsystem)是3GPP在R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基于SIP协议控制上层业务会话和与接入网的无关性,通过IMS可以提供IP多媒体业务以及实时的VoIP业务,支持分组域业务的漫游。同时,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移动和固定网络融合方案,目前IMS的产品主要基于3GPPR5版本,大部分厂家承诺在2006年提供基于R6版本的IMS商用设备。  相似文献   

7.
陈静 《通信世界》2007,(6B):13-13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最初是3GPP组织制定的3G网络核心技术标准,目前已被ITU-T和ETSI认可,纳入NGN的核心标准框架,并被认为是实现未来FMC(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重要技术基础。IMS是一个全IP的网络架构,采用SIP协议进行控制,实现移动性管理、多媒体会话信令和载体业务传输,实现端到端的IP业务。此外,IMS还具有普通业务采用归属服务控制,接入独立,业务、控制、承载层完全分离等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季光献 《电信科学》2012,28(4):90-98
IMS是3G系统中核心网的重要部分,由SIP提供的会话发起能力建立起端到端的会话,并获得所需要的服务质量。本文基于有限状态机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IMS网络的SIP信令协议栈。通过在软终端上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测试,本文提出的SIP协议栈能够有效地完成多媒体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9.
0623493 Ad Hoc网络中的一种调制方式[刊,中]/畅志贤//电子科技.—2006,(6).—40-42,45(D) 0623494移动Ad Hoc网中资源估计及预测的研究[刊,中]/陈亮//电子科技.—2006,(6).—36-39(D) 0623495基于JPEG2000实时压缩率控制的FPGA实现[刊,中]/仁福林//遥测遥控.—2006,27(2).—32-36(C2) 0623496多相正交序列用于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刊,中]/贾志成//遥测遥控.—2006,27(2).—14-19(C2) 0623497采用智能天线的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干扰性能分析与仿真[刊,中]/逄桂玲//安全与电磁兼容.—2006,(3).—71-74,84(C) 0623498基于MIPv6的SIP移动性分析[刊,中]/丁岩军//移动通信.—2006,30(6).—100-103(C)基于IPv6的IP多媒体核心子系统(IMS)近年来日益成为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而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也成为IMS的基本控制协议。文章首先介绍了SIP协议和其网络架构,并结合移动IPv6的原理,详细分析了SIP终端(电话)在会话前和会话过程中移动的通信流程。参8  相似文献   

10.
《通信世界》2005,(47):40-40
一、IMS的概念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是由负责制订WCDMA标准的国际化组织3GPP在R5中定义的。IMS的提出为下一代基于IP的移动网络提供了面向分组数据包交换的多媒体服务及平台,它的核心特点是基于SIP协议和接入的无关性。由于采用SIP作为核心控制协议,并通过SIP进行业务管理,IMS可以使运营商充分利用SIP的优势,更快速更灵活地开发管理移动多媒体业务。  相似文献   

11.
SIP协议是由IETF提出的IP电话信令协议,它用于建立、修改和终结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第三代无线系统(3G)的R5结构中,IP多媒体子系统域(IMS)选择SIP作为终端和IMS以及IMS内部各元素之间的信令协议。本文针对SIP协议在IMS中的应用展开介绍,重点介绍了IMS中由SIP协议实现的业务注册和会话建立流程。  相似文献   

12.
汪陈伍  李广华 《通信技术》2009,42(7):218-219
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如4G,不同的无线技术和基础架构将并存。在这些异构的网络环境中,移动管理是一个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管理方案,这种方案基于两个协议:主机标识协议(HIP)和会话初始化协议(SIP)。文中称这种方案为HSIP(HIP—SIP)。与SIP相比,HSOP有更好的性能,其信令开销小,延迟短,切换速度快。  相似文献   

13.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以SIP(会话启动协议)作为主要呼叫控制协议,支持用户移动性管理,支持接入终端多样化,拥有开放灵活的业务环境,被认为是未来宽带业务的控制核心和实现FMC (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理想架构。对IMS体系架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IMS和软交换的相互关系,并给出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引入IMS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3GPP在R5版本中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其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独立于承载。目前,IMS支持2G和3G的移动接入方式。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等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一、IMS概述IMS(IP多媒体子系统)是3GPP在R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与接入的无关性。IMS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平台.它是向全IP网业务提供体系迈进的重要一步。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陆烽 《中国新通信》2013,(12):34-35
首先介绍了IMS网络的体系结构及SIP协议,然后针对有限状态机提出了一种基于IMS网络的SIP信令协议栈,从而有效完成多媒体通信。  相似文献   

17.
《电信网技术》2006,(6):103-105
基于SIP协议的IMS被3GPP从R5阶段引入,3GPP2以IMS为基础描绘适用于CDMA的全IP网络,3GPPR6,R7中对IMS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ETSI的TISPAN确定基于IMS的NGN网络架构,目标是固网和移动网络的融合,ITUFGNGN同样采纳IMS技术,如出一辙的演义固网移动融合。分布式特点,接入无关的特性和标准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使得IMS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IMS也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层面。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的《北电IMS——实现网络融合的动力源》一文介绍了IMS的技术特点及其在网络融合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北电公司的IMS系统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移动IP是3G网络实现各种移动业务的关键技术。SIP是提供和实现IP业务的重要协议。未来移动IP网络由于受到地址空间不足的限制,必然要从IPv4发展到IPv6,本文主要讨论SIP协议在IPv6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在IP异构网络中实现SIP协议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NEC公司宣布其IP多媒体子系统(IMS)平台已协助NTT DoCoMo公司成功推出Push Talk服务。目前,IMS平台因其利用公共信令协议SIP(会话初始协议)提供语音服务和数据服务,已引起整个电信产业的广泛关注。这些服务可以非常容易地任意组合成多种新服务。  相似文献   

20.
陈由甲  蔡坚勇 《通信技术》2010,43(10):75-77
目前,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正从传统软交换向IP多媒体子系统(IMS)衍化。在IMS这个全新的网络构架下,如何实现与传统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的互通成为目前网络转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从阐述IMS网络的系统架构入手,通过典型的呼叫实例分析,探讨从IMS终端到PSTN终端的呼叫流程。着重分析互通过程中各IMS网络功能实体的详细作用,以及会话发起协议(SIP)与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之间的转换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