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和平  曾春红 《景德镇陶瓷》2011,(1):I0126-I0127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又叫软彩。是在古彩装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又一传统陶瓷装饰形式。它形成于明末清初,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  相似文献   

2.
引言陶瓷花卉装饰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无论是宋代的刻瓷,元代的青花瓷,明代的五彩瓷,清代的粉彩瓷,还是近现代的综合装饰瓷,都会看到它的艺术魅力。其以精美的纹饰、合理的构成、美丽的色彩装饰着美伦美奂的陶瓷。  相似文献   

3.
粉彩工艺是众多陶瓷装饰工艺的一种重要装饰形式,粉彩瓷又是瓷都景德镇闻名中外的"四大名瓷"之一.它以粉润柔和、色彩绚丽、画工精细、富丽典雅而著称,在艺术表现手法和装饰风格上非常丰富.既有严整工细的重工粉彩,又有用笔豪放的写意粉彩,粉彩艺术的装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鱼澡、走兽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4.
粉彩陶瓷教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彩瓷是众多陶瓷装饰手法的一种重要装饰形式,它区别于青花色调的单一,雕刻的粗糙,色釉的窑变,新彩的单薄,而具有色彩丰富,烧成后达到原先设想之效果,由于粉彩瓷装饰掺入了玻璃白,故粉嫩柔和,因玻璃白在填色时可堆厚,而具有立体感。  相似文献   

5.
粉彩是始于清代的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在康熙古彩的绘画基础上,吸取珐琅彩的制作工艺而形成的釉上彩瓷装饰艺术。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清陈浏在《陶雅》中曾赞粉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口,工致殊常"。粉彩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它运用特殊的陶瓷彩绘颜料创造性的把装饰图案与中国传统绘画一直到瓷器表而并形成了自身不同于纸上绘画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6.
耀州窑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著名的古瓷窑,制瓷历史悠久,器物造型丰富,装饰题材广泛,动物、植物、风景、人物和几何纹样等,一应俱全。丰富多样的纹饰因纹样形态、器物造型、装饰部位和装饰技法等诸多差异而有多种变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构成形式,构图随意而灵活,充分体现了古代陶工熟练驾驭纹饰构成规律的高超技能,本文仅就耀瓷纹饰的构成形式作一归纳和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谦 《陶瓷工程》2012,(2):34-36
耀州窑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著名的古瓷窑,制瓷历史悠久,器物造型丰富,装饰题材广泛,动物、植物、风景、人物和几何纹样等,一应俱全。丰富多样的纹饰因纹样形态、器物造型、装饰部位和装饰技法等诸多差异而有多种变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构成形式,构图随意而灵活,充分体现了古代陶工熟练驾驭纹饰构成规律的高超技能,本文仅就耀瓷纹饰的构成形式作一归纳和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8.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艺术作品以丰富的表现形式,特有的艺术风格而独树一帜,凝集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审美特征。粉彩陶瓷装饰艺术作为我国陶瓷艺苑中的一支奇葩所展示的审美内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收藏家的追捧和厚爱。同时,由于它操作工艺复杂,材料性能难以控制和掌握,因而更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而深受人们的青睐。一、粉彩的形成美粉彩又叫软彩。是在古彩装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又一传统陶瓷装饰形式。它形成于明末清初,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粉彩装饰是沿用古彩画料,即以珠明料作画底色原料,在…  相似文献   

9.
粉彩瓷的出现,花卉就是主要题材之一。其中被喻为"国花"的牡丹花,也是众多艺术家描绘的对象之一。粉彩牡丹,它色彩艳丽多变,姿熊富丽高雅,多与其它纹饰组合进行装饰,是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的。所以现在粉彩牡丹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粉彩表现花卉具有鲜艳、柔和的美感,这种美是其  相似文献   

10.
<正>翻开中国陶瓷发展史,无论是宋代的刻瓷,元代的青花瓷,明代的五彩(古彩)瓷,清代的粉彩瓷,还是近现代的艺术陈设瓷、陶瓷壁画都会看到图案艺术的魅力。它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它以其精美的造型、合理的构成、美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江益元 《景德镇陶瓷》2011,(6):I0192-I0193
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属釉上彩,具有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雅致等特点。而且粉彩表现的技法多变,风格各异。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入微的工笔,也有淋漓潇洒、简洁明快的写意,还有综合二者之长的兼工带写。粉彩瓷装饰题材十分广泛,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均可入画。粉彩作为一个陶瓷装饰的画种,在我国的陶瓷艺术园地独树一帜,并以其淡雅柔丽的风格,数百年来唤起了人们的无限美感。传统工笔粉彩的装饰手法,主要是以饱满、细腻、色彩绚丽等为特色,有的还加上图案纹饰,甚至描金,  相似文献   

12.
戏曲故事自元代以来,就成为景德镇瓷器上绘画的主要题材来源之一。《西厢记》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更是历代官、民窑青花、五彩、粉彩屡画不爽的经典纹饰。本文从各历史时期同一时期同一题材的装饰形式进行比较,阐述同一题材的纹饰由于器型不同、工艺手法不同,画师阅历不同及个人修养不同,所揭示的主题见解和装饰形式及绘画风格也必然存在迥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万文娟 《佛山陶瓷》2013,(10):59-61
粉彩人物画起源于清代雍正年间,经过清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历代都产生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粉彩人物作品.当代粉彩人物画,既有小巧玲珑的薄胎瓷,也有千件、万件大花瓶,几十平方米的粉彩人物壁画.小件作品,绘制灵巧,装饰微妙;大件恢宏画制,工艺复杂,构图丰富.精美绝伦的粉彩艺术瓷,被人们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本文主要论述了粉彩人物装饰的工艺特点,以及粉彩人物装饰的主要类型,从而更好地了解粉彩人物题材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韩志辉 《佛山陶瓷》2014,24(10):48-49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以粉润柔和,色彩绚丽,画工精细,富丽典雅的独特风貌而享誉海内外,受到陶瓷艺术收藏家的喜爱。粉彩瓷画形成于明末清初,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定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粉彩人物装饰是丰富和完善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不管陈设瓷或日用瓷制品,如果造型和装饰结合的完美,人们在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外,同时也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本文通过分析近代陶瓷粉彩人物装饰的工艺特点,结合创作实践阐述了笔者陶瓷粉彩艺术创作方面的心得。  相似文献   

15.
浅谈粉彩装饰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培才 《陶瓷研究》1996,11(3):126-127,13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在釉上五彩和珐琅彩的基础上,经过广大艺人的长期努力,发展成为釉上粉彩装饰.从清代康熙开始,经过雍正、乾隆,在技术上和装饰手法上达到成熟的阶段.粉彩的出现,丰富了陶瓷彩绘的装饰方法和艺术效果,成为釉上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装饰的优秀遗产之一.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对我国陶瓷彩绘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当陶瓷问世不久,先辈们就发明了陶瓷装饰,虽是寥寥几笔,但从先辈们的主观意愿上是为了让陶瓷更美观,更有欣赏价值,因此先辈们在洁白的陶瓷上大显身手,创造发明了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粉彩装饰艺术瓷。粉彩艺术之美使陶瓷载体更丰富,更有表现形式。它凝集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审美特征、审美内涵,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而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一、粉彩装饰的形成与"美"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孙贾康 《陶瓷》2024,(3):29-31
中国是陶瓷的摇篮,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被称为“中国”的代名词。其中瓷都景德镇作为重要的陶瓷产地而声名海外。粉彩瓷作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由于其悠久的传统制瓷工艺和精湛的绘制技术,从一产生就深受朝廷的赏识,笔者以乾隆粉彩瓷花卉纹饰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粉彩的历史发展背景,分析这一时期的粉彩花卉纹饰装饰工艺和器型特征,重点研究乾隆粉彩瓷花卉纹饰的艺术特点,为人们了解和学习乾隆粉彩花卉纹饰提供一些阅读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粉彩是始于清代的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在康熙古彩的绘画基础上,吸取珐琅彩的制作工艺而形成的釉上彩瓷装饰艺术。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清陈浏在《陶雅》中曾赞粉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传统粉彩艺术瓷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和探讨的一个话题,是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粉彩瓷的装饰艺术是通过在白胎瓷器上绘制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从清代雍正乾隆朝的珐琅彩、粉彩瓷就开始流行,演绎至今,表现了不同时代的特征,清三代时期将粉彩瓷的装饰艺术推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20.
徐江云 《陶瓷研究》2008,23(1):106-108
颜色釉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之一。其中颜色釉又是陶瓷装饰历史最悠久、色彩见丰富的表现形式。古往今来,颜色釉作为陶瓷装饰的始祖,始终伴随着中国,乃至瓷都陶瓷发展的历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装饰形式,吸引着上至皇族、下至庶民、远至外夷、近至华裔的群众喜爱。本文拟从分析高温颜色釉的装饰元素入手,阐述其艺术特性及现代审视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