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酸奶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苯及苯的同系物,但是对于其产生规律和产生量一直缺乏研究。通过对比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单独发酵和双菌种混合发酵,对酸奶中苯系物的产生规律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嗜热链球菌单菌种发酵比保加利亚乳杆菌单菌种发酵时苯系物的产生含量较高,苯系物产生最大值为后熟大约24 h左右,苯系物中苯乙酮最高,分别可以达到2.64±0.34 μg/L和1.95±0.22 μg/L。当使用两种菌种混合发酵时,苯及苯系物的产量高于单菌种发酵,通过比较不同配比的两种菌种的发酵结果发现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1时,苯系物产生量较低,其中产生量最高的甲苯为3.68±0.15 μg/L。参考饮用水的限量标准,不论是单菌种发酵还是混合发酵,酸奶中苯及苯系物的含量均低于饮用水的限量标准,因此酸奶中的苯及苯系物理论上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花生、红薯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培养菌株,研究了乳品发酵的最佳条件及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红薯添加量为20%,菌种接种量为40%,培养温度为40℃时,产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达1.2%,VA含量达470IU。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微囊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喷雾干燥方法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微囊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对菌体活性的保护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各组壁材所得的最佳结果,其存活率均达50%以上,与未微囊化样品相比,微囊铧对菌全活性的保持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影响乳酸菌产率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影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胰胨、蛋白胨、大豆蛋白胨、西人、PBS体系对嗜热链球菌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而肝浸液,PBS体系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浓缩发酵剂的制备过程中,冷冻对菌体的损伤比较明显。通过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菌菌悬液中添加不同的保护剂并测定冷冻前后乳酸菌菌数,筛选出适用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菌的保护剂。最终确定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菌保护剂配方为:蔗糖浓度为10%,脱脂乳浓度为10%,谷氨酸钠浓度为5%。菌体经冷冻处理后,冷冻存活率可达到95.0%,比不添加保护剂的菌体存活率大大提高。此配方也简单易得,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1.
12.
嗜热链球菌S10分离自青海地区自然发酵酸牛乳,具有良好的弱后酸化能力和发酵特性。本研究将分离自不同国家传统发酵乳及酸马奶的4株保加利亚乳杆菌IMAU20450、IMAU95110、IMAU62091和IMAU62161,分别与嗜热链球菌S10进行复配组成发酵剂(A、B、C和D),以商业发酵剂(E)为对照,采用多频扩散波谱法研究发酵过程中的微流变学特性,并对贮藏稳定性和后酸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A组发酵乳的固液平衡值最低,而黏性因子、弹性因子高于B、C、D组发酵乳,表明A组发酵乳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乳凝胶结构。在4 ℃贮藏21 d期间,A组和C组硬度与对照组无差异,均显著大于其它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发酵乳的黏度、持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5 ℃贮藏14 d后酸化评价表明,B组和D组发酵乳pH值和滴定酸度均分别小于和大于其它各组(P<0.05),而A组和C组的发酵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A组和C组发酵剂具有弱后酸特性。同时A、C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发酵乳酸甜比恰当,组织均匀,质地细腻丝滑。综上,保加利亚乳杆菌IMAU20450、IMAU62091分别与嗜热链球菌S10复配时酸乳发酵和贮藏特性较好,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和较好应用前景,为乳酸菌发酵剂开发提供物质基础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市售酸乳中分离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并对其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采用溶菌酶对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处理,脱去细胞壁以探讨原生质体形成和恢复与菌龄、酶浓度、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选出原生质体形成和恢复较适宜的条件。试验结果显示嗜热链球菌原生质体制备和恢复的较优条件为,菌龄16h,酶浓度1mg/ml,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42℃,此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8.75%,再生率为23.8%;而保加利亚乳杆菌原生质体制备和恢复的较优条件为,菌龄16h,酶浓度10mg/ml,酶解时间30min,酶解温度36℃,此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82.05%,再生率为27.1%。本文研究为这两种乳酸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条件及其基因操作和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思路和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16.
研究了益生元——低聚木糖及酸奶菌株比例对酸奶发酵过程中总菌数、pH值及酸度的影响。低聚木糖质量分数为0,0.5%,0.6%,0.7%,0.8%,0.9%,1.0%,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链球菌的比例(Lb∶St)分别为2∶1,1∶1和1∶2。结果表明:Lb∶St的最佳比例为1∶1,低聚木糖的最适添加量为0.8%,42℃发酵3.5h,总菌数达到最大值为7.14×108CFU/mL(对照为5.92×108CFU/mL),pH值为4.51(对照为5.09),酸度达到72°T(对照为64°T),乳酸量为6.45mg/mL(对照为5.77mg/mL)。低聚木糖的添加可促进酸奶发酵菌株的生长,促进产酸和缩短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17.
对从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出的4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和4株嗜热链球菌发酵特性及应用进行研究。利用脱脂乳进行培养,以发酵时间、风味物质及贮藏过程中的p H、滴定酸度、持水力、粘度变化为指标,研究单菌株的发酵性能。进一步对较优发酵性能菌株复配,考察不同接种比例时酸奶的酸度、粘度、风味、感官等指标,研究其在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Lb.YNF-5和嗜热链球菌St.GST-6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通过对此两株菌进一步复配,最终确定当保加利亚乳杆菌(Lb.YNF-5):嗜热链球菌(St.GST-6)配比为1∶1时,酸奶产品品质最佳,发酵时间为5.8 h,粘度为7186.47 m Pa·s,感官评价得分为76分。本研究综合表明,菌株Lb.YNF-5和St.GST-6具有开发优良酸奶发酵剂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