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旭  李智 《现代信息科技》2023,(11):15-20+25
为了提高面向频域的多无人机(UAV)协同区域搜索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多UAV多维决策协同区域搜索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基于电磁目标信号检测模型设计了频域数字信息素图及其与空间区域信息图的融合机制;其次,由于多UAV面临在航行路径、频域覆盖和波束机动上多维决策协同目标搜索问题,基于DMPC框架,提出了多维决策协同搜索(MDCS)算法,建立多维决策空间模型,设计了分层搜索决策机制及其效能函数,最后结合滚动时域优化求解各UAV的搜索决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MDCS算法能够实现时空频多维在线决策协同区域搜索策略,引导UAV对未知区域进行最大化覆盖搜索,并且有效降低了多维决策造成的优化求解规模,提升搜索决策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许志浩  郑诗泉  康兵  袁刚  赵天成  杨代勇 《红外技术》2021,43(11):1112-1118
电力设备过热故障图谱识别是判断电力设备故障程度的重要手段。工程实际中通常是对变电设备热拍照并进行人工甄别。为提高设备热像图故障判定准确率和效率,本文针对电力三相设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三相分区块自动搜寻及温度对比的过热区域判定方法,通过将三相设备热像图每相分离,调整为相似大小与姿态,将新图像分块进行对比,判定对应区块是否有异常温升,从而判定某相设备出现的热故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基于计算机自动搜寻和判定的设备热诊断方法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判定识别三相设备热故障,从而能够提高电力设备热故障检测的效率、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提高火箭故障诊断效率的目的,采用故障树分析原理,结合火箭故障的诊断实际,研究了一种基于故障树最小割集和最小路集的火箭故障快速诊断决策方案。为系统的故障源搜寻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测试步骤。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基于TCP/IP的雷达操控及BIT系统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达系统对全机操控和故障检测系统的设计要求,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全机操控和故障检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复杂电子系统中,机内测试(BIT)技术作为提高系统可维修性和可测试性的重要手段,日益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根据设计原则,BIT系统采用多机分布式结构,故障检测电路和故障检测软件采用通用化设计,故障定位采用基于故障传播有向图的故障定位方法。本文对雷达设备的维修性及状态监测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阐述了机内测试系统的实现结构及其基于故障树算法实现故障定位的原理,介绍了通用故障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总结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故障检测和可靠性约束的传感器布局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感器布局优化是实现机电设备机内测试(BIT)系统设计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保证系统对检测目标具有较好的检测效能是传感器布局优化的重要约束.通过测试信息模型分析,可知传感器自身可靠性问题将会影响系统效能的实现.本文在分析传感器故障概率对测试系统故障检测效能的影响的基础上,以传感器的故障概率和最小及传感器总价格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及虚警率为约束,基于系统故障——传感器的测试信息模型,设计并构建了一个传感器布局多目标优化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MINLP),对其求解可得到BIT系统的传感器布局优化设计方案,并以某伺服BIT系统为例进行优化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对随机数性能有一定要求的系统能够实时检测随机数性能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随机数性能检测设计方案。根据NIST的测试标准,采用基于统计的方法,在FPGA内部实现了对随机序列的频率测试、游程测试、最大游程测试、离散傅里叶变换测试和二元矩阵秩测试。与现在常用的随机数性能测试软件相比,该设计方案,能灵活嵌入到需要使用随机数的系统中,实现对随机性能的实时检测。实际应用表明,该设计具有使用灵活、测试准确、实时输出结果的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罗芳  欧庆于  吴晓平 《通信学报》2013,34(Z1):10-83
由于对路径结构平衡的本质以及设计方法缺乏系统的研究,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严重依赖设计者自身的经验,难以推广到各类自动化综合方法中。对实现路径平衡结构的形式化定义及充分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证明,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二元决策图(BDD, binary decision diagram)的零协议逻辑(NCL, null convention logic)异步电路路径平衡扩展方法。该方法能够简便地扩展至各类自动化综合过程中,并能在不改变目标电路特性的前提下,有效实现NCL异步电路的路径平衡结构,抵消由于寄生电容和负载电容差异所造成的密码芯片旁路信息泄露。  相似文献   

9.
新型雷达强大的功能需要多种工作模式来支撑,而多模式系统的故障特性、诊断测试等与工作模式紧密关联。文中针对新型雷达多模式系统测试性工程设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系统级机内测试(BIT)优化设计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基于系统工作模式,结合系统性能测试设置系统级测试项目,并通过对测试资源的优化,确定系统BIT故障检测项目和故障隔离逻辑,实现系统BIT性能的提升。同时借助构建雷达测试性模型,仿真系统BIT优化设计过程,验证了该方法可明显提高系统的故障检测率和故障隔离率。该项技术已经在一种新型雷达BIT工程设计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小样本条件下供电系统故障快速诊断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供电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主成分分析提取能够表征系统运行状态的特征参数,并降低数据维数。然后利用LSSVM构建小样本故障诊断模型,通过量子粒子群算法对LS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了自适应检测机制和自适应扰动操作,提高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故障特征,具有更高的全局搜索能力,对供电系统故障的诊断正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通信领域的检索策略,结合通信领域的实际案例,分析了该领域检索过程中检索策略的选择、关键词的选取以及检索工具的选择.通过多种检索策略的巧妙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检索效率,更快地获得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检索结果.对于专利分析具有有益的引导和借鉴作用,同时也对其他文献的检索提供有效地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专利申请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申请人希望能缩短审查周期,而检索效率是影响审查周期的重要因素.基于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检索思路的检索效率,从而在常规检索思路之外提供了一种其出发点源于说明书而不局限于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的检索思路,以提高检索效率,缩短审查周期.  相似文献   

13.
信息的智能处理技术是中文信息处理中的重要课题,其主要包括智能搜索和信息获取。而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技术是智能信息处理的核心。讨论自然语言理解应用于智能搜索和信息获取的若干问题,阐述标注、分析搜索要求以及完善基于词典的知识库的处理手段,特别是语料库语言学在这些环节的应用情况。同时,对中文信息获取技术涉及的具体语言处理技术也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包括词典与知识库、词切分和词性标注、信息获取的短语句法及语义分析和信息获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杨顺  马骏 《激光杂志》2014,(9):114-115
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经常出现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传递信息,进而相互干扰导致阅读器无法正确识别标签的碰撞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判别的后退式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在传统后退式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碰撞距离的概念,通过对碰撞距离的判别来确定搜索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性能比其他几种算法有所提高,传送数据量降低了很多。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传输数据量,提高识别速率。  相似文献   

15.
IPTV业务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电视业务,它提供感受良好的交互服务,容易将电视、娱乐、电子商务等多媒体业务融合在一起.随着这种业务如火如荼地发展,针对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也与日俱增.对于业界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在意欲通过专利申请来保护涉及IPTV领域的发明创造时,首先应该检索同行业其他企业和个人的专利申请状况,以保证自己独占权利益的最大化,同时避免与他人的利益冲突.而专利分类号是检索专利文献的有力工具.本文主要从国际专利分类IPC和欧洲专利分类EC入手,介绍了两种分类体系中与IPTV领域相关的分类号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发明点的专利文献在分类号上如何划分,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从分类号入手检索自己感兴趣的IPTV相关专利文献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Patentics是基于相当智能的语义搜索技术开发的专利检索系统,Freepatentsonlin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免费专利查询网站.结合图像通信领域的两个实际案例,介绍了专利检索网站Patentics以及Freepatentsonline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以便于申请人尝试新的检索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图像传感器是半导体产业中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专利文献检索分析对于中国图像传感器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布局举足轻重.结合图像传感器领域的专利文献特点,讨论了在图像传感器领域中专利检索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了对该领域文献进行检索时推荐采用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2015,46(7):598-616
Classical manufacturing test verifies that a circuit is fault free during fabrication, however, cannot detect any fault that occurs after deployment or during operation. As complexity of integration rises, frequency of such failures is increasing for which on-line testing (OLT) is becoming an essential part in design for testability. In majority of the works on OLT, single stuck at fault model is considered. However in moder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single stuck at fault model can capture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real defects and as a remedy, advanced fault models such as bridging faults, transition faults, delay faults, etc. are now being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we concentrate on bridging faults for OLT. The reported works on OLT using bridging fault model have considered non-feedback faults only. The basic idea is, as feedback bridging faults may cause oscillations, detecting them on-line using logic testing is difficult. However, not all feedback bridging faults create oscillations and even if some does, there are test patterns for which the fault effect is manifested logically.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the number of such cases is not insignificant and discarding them impacts OLT in terms of fault coverage and detection latency. The present work aims at developing an OLT scheme for bridging faults including the feedback bridging faults also, that can be detected using logic test patterns. The proposed scheme is based on Binary Decision Diagrams, which enables it to handle fairly large circuits. Results on ISCAS 89 benchmarks illustrate that consideration of feedback bridging faults along with non-feedback ones improves fault coverage, however, increase in area overhead is marginal, compared to schemes only involving non-feedback faults.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反潜直升机及其机载搜索设备的特点,针对扇形应召搜索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当应召搜索区为扇形搜索区时的一种反潜直升机协同搜索方法,即“前堵后追”法,给出了具体的作战使用方法.并通过对搜索机理的详细分析,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搜索效能仿真模型,在想定条件下对该搜索方法的搜索效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典型对照搜索...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基于量子算法的快速用户识别算法.当代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大量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上,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被隐藏在Weblog中,大数据分析的一项任务就是通过对Weblog的分析得到用户行为模式等重要的信息,在这之前必须要做的是对用户进行识别.以往对用户识别算法的研究较为侧重在准确度方面,识别的速度尚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基于Grover搜索算法提出了扩展记录模式和非扩展记录模式的两种快速IP地址搜索算法,将搜索的查询复杂度进行了二次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