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立章  杨子秀  柯发云 《轧钢》2015,32(4):88-89
通过使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锌钢板出现的钝化膜表面黑斑缺陷进行微观分析,认为黑斑形成的原因主要为镀锌板生产过程中拉矫机挤干辊未能将带钢表面的水分挤干并完全烘干,在后续钝化处理时带钢局部残留的水分造成钝化膜被水稀释而产生漏涂点,在钢卷运输和仓储过程中,带钢表面的钝化膜漏涂点部位氧化而产生黑斑缺陷。通过严格控制挤干辊运行状况、提高热风烘干温度至110 ℃后,未再出现类似钝化膜黑斑缺陷。  相似文献   

2.
李明  程永红 《上海金属》2009,31(5):49-51
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检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失效挤干辊套管发生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挤干辊套管的材质与设计要求不符;采用环向焊接方式拼接的套管,管壁厚薄差异明显,最薄处的壁厚约为最厚处壁厚的1/2,在管壁最薄处的内壁附近存在焊接缺陷;挤干辊在服役过程中,整个辊身受到周期性载荷作用,在焊接缺陷处诱发形成疲劳裂纹源,造成套管发生断裂,挤干辊失效.  相似文献   

3.
杨世勇  刘冰扬  于超超 《轧钢》2021,38(2):45-48
针对首钢京唐1 420 mm连退机组高速运行时清洗段电解清洗槽漏液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是由于挤干辊与槽体间不能完全密封,带钢在高速运行时会将碱液带起并产生泡沫,从挤干辊和槽体间溢出而造成漏液。为此,从电解清洗槽液位控制和挤干辊与电解清洗槽连接部位结构改进两个方面制定了相应措施,通过电解清洗槽内碱液液位控制优化、消泡剂添加时间控制优化、以及设计采用特殊的可移动式机械密封装置等措施,解决了电解清洗段带钢高速运行时挤干辊与槽体连接部位的漏液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950mm六辊轧机除油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所采取的集除油辊挤干、多排气刀吹扫、真空抽吸为一体的设计方式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卷板成形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某大型船用卷板机板料滚弯成形及回弹的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成形件的应力分布与应变分布;研究了上辊不同下压量对其成形过程的影响,分析了滚弯过程中辊子和板料间的法向接触正压力,并将仿真值和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同时,分析了辊子对板料的切...  相似文献   

6.
板料辊式冲孔机结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产的基础上,提出板料辊式冲孔机的设计理念,对辊式冲孔机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使它能在板料冲孔上实现高速连续的工作,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同时,因为冲头是在辊子旋转过程中不断的冲孔,对冲头的形状优化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及机床行业的发展,板料涂油工艺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应用广泛,从而导致板料在自动切割生产过程中极易打滑跑偏,无法保证传输精度,本文所阐述的磁性辊轮驱动装置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了此问题,在切割生产线中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板料表面油膜厚度过厚造成成形零件质量变异、油耗成本增加及降低白车身焊装质量等问题,介绍了冲压线清洗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结合工程实践验证清洗机喷油泵压力与流量线速度、挤干辊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板料油膜厚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板料油膜厚度优化方案,并以某车型侧围外板为载体进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优化方案,油膜厚度由2.3~3 g/m~2降低至1.3 g/m~2,符合汽车钣金油膜厚度技术标准,可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清洗机工艺参数的优化及冲压车间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海龙  米永刚 《铸造技术》2012,33(7):844-845
为了研究成形道次对U形件辊弯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及回弹的影响,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模型,利用ANSYS的动态显式算法,对不同机架间距下板料在辊弯成形过程中圆角处应力、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其静态隐式算法分析了机架间距对U形件回弹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板料成形过程中,随着机架间距的改变,U形件圆角处的应力、应变值及回弹量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三维曲面连续柔性成形方法采用可调节形状的离散或连续的辊状工具作为成形工具,通过辊状工具的转动带动板料运动,使板料产生连续进给与变形,并最终成形出三维曲面件。文章介绍了三维曲面连续柔性成形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特点,综合阐述了该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