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烧结半干法脱硫副产物脱硫灰因其成分复杂,组分含量波动大,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本文提出将脱硫灰替代部分熔剂返回烧结,新生成的含硫烟气导入活性炭脱硫塔后制取硫酸的新方法,并开展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脱硫灰主要发生分解还原反应,脱硫灰带入的硫97%进入烧结烟气中。脱硫灰的加入对烧结矿成分和质量以及成品率影响不大,固体燃料消耗略微升高,但当加入量大于0.15%后,烧结机利用系数下降明显;活性炭脱硫脱硝系统因设计富余能力较大,对系统脱硫效率影响不大,但后续制酸系统余量不足,当脱硫灰加入量超过0.15%后,实际硫酸产量下降25%;脱硫灰进入烧结处理完全可行,但加入量不宜超过原料配比的0.15%。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脱硫塔内壁易粘结、返灰循环量不足等导致的系统钙硫比偏高、脱硫效率低、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对双流体喷枪的改造、返灰循环方式的调整等措施,实现了半干法脱硫工艺的稳定运行及烧结烟气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干法、半干法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并从化学原理和工艺流程两方面详细分析比较了这3种烟气脱硫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应综合考虑场地、资金、运行、环保等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脱硫工艺。  相似文献   

4.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工艺特点介绍了湿法脱硫技术、半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在烟气脱硫上的应用情况。对现有典型烧结烟气脱硫方法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特点、设备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分析了选择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方法和原则,并介绍了各工艺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冶金》2011,(9):52-52
中国金属学会和河北省冶金学会于2011年6月29-30日在太钢召开了"2011年全国烧结烟气脱硫技术交流会"。会议的主题是:"科学发展、经济实用、促进SO2减排。"参加会议的有92个单位,203名代表;会议文集收录了79篇各类文章(包括综合、干法、半干法脱硫、湿法脱硫、脱硝技术、副产品利用和其他内容),在大会上宣讲了22篇。会议组织代表参观了太钢烧结烟气活性炭脱硫、脱硝装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烧结(球团)烟气脱硫工艺发展及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基于石灰脱硫的湿法及半干法脱硫工艺的技术经济性比较,并提出了烧结(球团)烟气脱硫工艺选择意见,对今后钢铁企业投资建设烧结(球团)烟气脱硫工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焦化行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国家对烟气排放要求日趋严格。本文分析了焦炉煤气的特点,对比目前国内主要的脱硫、脱硝技术及其优缺点,并分析了焦化行业常见的5种脱硫脱硝组合工艺特点和适用情况。焦化企业选取烟气净化工艺路线时,应充分考虑焦炉烟气的温度、污染物的浓度、焦炉工艺、资源情况以及副产物处理要求等因素,选择可靠、先进、成熟的脱硫脱硝技术,在出口指标达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烟气温度梯度,减少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8.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扼要介绍了国内目前正在运行或研究的烟气脱硫技术,阐述了湿法、半干法、干法和生产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并对对各种技术对加分析比较,提出了半干法烟气脱硫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值得加以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摘要:烧结半干法(SDA)脱硫灰是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副产物,因其成分复杂,组分含量波动大且含有未反应完全的氢氧化钙,一直没有较好的利用方式,目前的研究多以氧化改性为主。提出了一种处理半干法脱硫灰的新途径,将脱硫灰中的S以SO2形式解析出用于制酸,反应后固体产物也可二次利用。开展了脱硫灰还原煅烧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脱硫灰是一种高钙高硫产物,主要物相为CaSO3·0.5H2O、Ca(OH)2、CaCO3和KCl,90%颗粒的粒径小于77μm。在N2氛围下,煅烧温度从950℃升高至1100℃,亚硫酸钙和脱硫灰的失重与脱硫率也随之升高。在CO与CO2混合气体氛围下,随着煅烧温度从900升高至950℃以及CO体积分数从10%增至50%,亚硫酸钙的失重从26.2%上升至57.5%,脱硫率从41.9%下降至37.9%;脱硫灰的失重从23.0%上升至40.5%,脱硫率从33.9%下降至8.3%。随着CO体积分数增加,CaS的生成量增加,以SO2形态离开反应体系的S相应降低,从而使得脱硫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梅钢7×105 m3/h烧结机烟气的脱硫脱硝为背景,研究了实际工程应用中臭氧对烟气的氧化和半干法对氧化产物(NOx和SO2)的吸收等问题。结果表明,臭氧喷入点位置对烟道内NOx氧化影响不大,喷射格栅保证了臭氧和烟气的均匀混合。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对脱硝影响显著,NOx的吸收效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高于95 ℃时,脱硝效率为0;而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变化对SO2吸收几乎没有影响。优化后的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连续运行数据表明,出口SO2质量浓度均值为16.83 mg/m3,出口NOx质量浓度均值为72.33 mg/m3,均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运行成本为10~11元/t,与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循环流化床+SCR工艺技术相比,臭氧氧化 半干法吸收协同脱硫脱硝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