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三角机场群密集但整体效率不佳、发展不平衡。该文从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理论出发,分析乘客的航空出行路线选择,利用介数概念说明枢纽机场的中转服务对周边机场的抑制作用。采用实际航空数据进行模拟,得到目前长三角地区各机场的介数和带权介数,最后提出发展建议,希望长三角机场形成合理的枢纽机场和支线航空的空间布局,在竞争中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的区域协同发展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机场作为传统交通门户的角色正在向"新的动力源"转变。加州城市群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城市群,其空间范围内的机场群则是美国西海岸乃至北美地区内部交通组织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美国面向亚太地区的门户、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可谓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承载空间,实现了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级机场群的联动发展。本文从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级机场群的空间匹配关系入手,界定两者联动发展的空间尺度和基本研究单元,分析两者等级、职能分工及空间分布的耦合特征,总结世界级机场群功能和空间布局模式,对两者的联动发展经验进行初步探索,希望能够对我国世界级机场群的空间布局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首先,我想强调一下机场群与城市群的相互关系:机场群与城市群的分布是高度吻合的。城市群的发展跟机场群的发展有一些共性的特征。一、拥有数量众多的机场,并且有一两个全球领先的大型枢纽机场,如东京、伦敦等;二、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拥有多个机场;三、机场群与城市群发展的层级结构是基本吻合的;四、机场体系主要是依靠跨行政区域的其他交通方式跟其他的协调组织机构来协调相互间的运营管理关系;五、机场群的机场在功能上向着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来发展其航空产业;六、综合交通体系相对比较完备。  相似文献   

4.
首先,我想谈谈长三角机场群建设的必要性:浦东机场未来的定位是世界级的枢纽机场,将要建成全球第一的货运机场,目前还兼带飞机的试飞。未来上海两场的设计能力是1.2亿,而浦东机场很难承载整个长三角的货运量。  相似文献   

5.
创新和创意活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从创新联系视角,观察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和网络关系成为创新地理学的研究热点 以长三角和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为例,以各城市在PCT申请的专利合作数为参数,研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从社会网络关系、空间组织特征等维度分阶段对两大城市群的创新联系进行对比观察.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关系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参与创新合作的城市更多,网络密度更高,层级和子群团体更为丰富,“多中心百花齐放”的“众创”特征明显;(2)空间组织.与长三角“单中心、多节点、单层次”的简单网络相比,美国东北部城市群表现出“多中心、多节点、多层次”的复杂关联网络特征.(3)节点联系长三角局限于行政辖区的“近域合作”,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以“近域合作”和“跨区域联系”两种方式相结合(4)演进特征长三角表现为“直线上升型”的演进特征,美国东北部城市群表现为“起伏式”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6.
我先来谈谈长三角机场群联动发展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关于通用航空,未来国家对于通用机场会大力发展,目前我们的通用机场还不到巴西的1/10。我们目前整个的空域和航线是比较固定的,而旅客资源量也是有上限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就涉及到区域内各个机场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机场的联动发展,其实质是有限资源下的最优化的协同发展。从国际上来看,能够真正实现机场群的联动发展的区域也是很有限的,也是少量机场之间的一种联动,比如,纽约,伦敦等。京津冀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机场群的发展对于上海无太多的借鉴意义,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目前没有现成的可利用的模式,只能说是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来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是我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新形势下,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通过分析城市群发展趋势,结合长三角地区的最新发展进展,梳理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群建设的发展动向;并从智慧城市群建设的视角,针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提出"战略规划、IT基础设施、行动领域"3个维度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字城市群若干问题的思考——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数字城市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城市群已成为区域协同、共赢发展的必然结果。2010年5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正式批复,进一步明确了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这将更加有力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交流、互动和协作。面对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土地瓶颈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诸多瓶颈和难题,迫切要求更加突出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体现区域一体化、推动共赢发展。从数字城市群的建设视角,提出了推进长三角数字城市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航空产业的迅速发展,机场地区的规划与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但国内现有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集中在大型枢纽机场地区的发展,对于非枢纽型机场地区缺乏相关研究.现结合国内外非枢纽型机场地区的发展实践和规划探索,提出从区域结构与城市发展势能、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特色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求非枢纽型机场地区的发展路径,为今后非枢纽型机场地区的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外相互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民用机场建设也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预计到2005年,我国民用机场的数量将增加到160多个,基本形成大、中、小型结构合理、功能分明、协调发展的机场体系;到2015年,我国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将增长到4亿人次左右,机场也将增加到200多个,国际机场和国内干线机场将达到现代化水平。“十五”是我国民用机场建设的高峰时期。在机场建设方面,将根据航空市场需求及航线网络结构调整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致力于重点骨干枢纽机场和中西部边远城镇的支线机场建设,促进我国民航中枢辐…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2008年9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总结和交流规划实践经验,探讨长三角地区统筹规划、促进发展、服务全国的新途径,近日,由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协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长三角城市群统筹发展规划学术沙龙》在沪举办。国家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上海及江浙两省部分城市政府部门、规划等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和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交流会由上海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毛佳主持,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俞斯佳做"聚焦长三角发展机遇,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主题发言。与会者围绕主题发言中提出的如何把长三角城市群培育成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如何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把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如何积极推进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增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支撑能力;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与会者的发言精粹摘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中国高速发展的航空市场需求及迎接2008年奥运会,构建东北亚最大的综合型枢纽机场,北京启动了新航站楼计划。由著名的FOSTER公司主笔创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协同完成的新航站楼设计是同类建筑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当今枢纽机场航站楼发展中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它强调以人为本和生态节能理念。通过诗意与理性并存设计手法构筑了一个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枢纽机场航站楼。  相似文献   

13.
一、济南都市圈概况 济南都市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个设区城市,面积5.2万平方公里,人口3219.4万,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780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3.4%、34.6%和35.7%.济南都市圈区位优越,它东北临渤海,北接京津冀大都市圈,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紧密相连,西与中原城市群遥相呼应,不仅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广大腹地的重要连接点,也是连接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要塞.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呼唤宁杭城市带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杭城市带发展,是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内在结构的迫切需要.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的基本态势是,以沪为主、宁杭为辅,连接沪宁杭三大城市,形成沪宁、沪杭、宁杭三个城市发展轴,仿佛三角形的三条边,其中,沪宁、沪杭"两条边"较强,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连绵,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较高;宁杭"一条边"较弱,沿线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规模小、密度低,尤其是大中城市密度低.只有加快宁杭城市带发展,才能改变这种强弱分明的不均衡结构,使长三角城市群成为名符其实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15.
李伟  郭春安 《城市规划》2003,27(10):44-45
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北地区正在发展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 ,又一主导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城市群。但是 ,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 ,京津城市群的区域发展尚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北京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跳出以往的发展模式 ,充分发挥京津两个中心城市的优势 ,加强区域协调 ,强化区域交通走廓和枢纽 ,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京津之间公路、铁路、航空枢纽及港口的发展宜统筹考虑。1 强化京津交通联系的必要性1 1 强化京津之间陆路交通走廓 ,带动京津冀北地区的整体发展北京和天津是京…  相似文献   

16.
<正>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是为适应不断增长的航空业务量,在原巫家坝机场不具备扩建条件的情况下,重新选址的迁建机场。总体定位是"大型枢纽机场和辐射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门户机场"。2005年7月,云南省民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了"昆明小哨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方案及航站楼概念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方案征集活动吸引了4家全球领先的机场与航空规划咨询公司参与,分别是美国兰德隆与布朗环球服务公司(LB)、法国巴黎机场集团设计公司(ADPI)、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科学评估与优化长三角一体化格局,对于探索新时代区域发展范式、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也对其它区域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研究应用人群活动、企业关联等新数据与区域空间组织规律分析等新技术,系统搭建从理论研究到关键网络解析技术的评估体系,构建应用导向的空间优化关键技术框架,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科学评估与空间优化的研究集成。一方面,重点聚焦区域一体化研究的科学范式和量化方法,提炼形成基于长三角又超越长三角、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区域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聚焦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组织规律与空间优化方法,使经济、社会、环境与空间发展相匹配、相适应。最终形成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城市”三个层次的系列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与研究,积极助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流动空间”及“全球城市区域”等理论概念的指引下,运用城市网络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各县市单元以企业分支机构空间数据为支撑的网络联系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获得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空间组织特征与演变趋势的认知.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关系呈现出不断强化的网络化特征.在演变进程中,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巩固,网络能力不断提升;以上海为中心的跨省域近域都市圈也已形成且不断发育;而南京、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在其各自省域范围内的中心功能和核心功能腹地亦很显见.在省会以下层面的地级城市则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专业化节点的功能特征,其本级城市和直接腹地空间则受到了多个强中心的辐射而同时融入了不同都市圈;总体而言,在市场经济的自组织作用力下,长三角区域空间的网络化格局日趋显著.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对我国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要义、趋势和取向做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度一体化、各级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是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是新型城镇化时期重要的国家战略。基于“流空间”和“中心流”理论,以长三角城市群的沪宁、沪杭走廊地区为实证案例,揭示城际铁路对区域极化—均衡发展及其对城市群空间结构重塑的作用。以县级市(区)为基本分析单元,重点考察城际铁路沿线这类二级节点与区域核心节点、一级城区节点之间的空间网络关系。对比城际铁路开通初时和开通数年后各节点之间的空间网络变化,结果显示城际铁路沿线地区形成了“水平嵌套+垂直极化”的复合网络模式,表明城际铁路在总体上促进了城市群的空间网络扁平化,尤其是沪宁走廊上海一常州区段的多中心水平联系增强;而沪杭走廊的网络均衡效应较不显著。最后,提出了基于城际铁路的城市群多尺度交通整合和空间网络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云衍 《城乡建设》2007,(11):1-1
发展济南都市圈,促使鲁西地区快速崛起,是山东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区域协调需要战略思维.高瞻方能远瞩.济南都市圈确定的战略定位是:建设蕴育齐鲁的文化型都市圈;山水形胜的环境友好型都市圈;区位优势明显的枢纽型都市圈;成为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强势龙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