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低渗透储层压裂增产改造的需要,开发应用了一种新型羧甲基瓜尔胶压裂液.利用红外光谱、滴定和黏度等实验法表征了羧甲基瓜尔胶的结构、羧甲基的取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研究了羧甲基瓜尔胶的水溶性以及羧甲基瓜尔胶压裂液的件能,并和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基团的引入导致瓜尔胶高分子链构象更加伸展,因此...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单一稠化剂在应用中的缺陷,将羟丙基瓜尔胶(HPG)与聚丙烯酰胺(PAM)复合作为稠化剂,氧氯化锆为交联剂,制得复合压裂液。对制得的压裂液耐温抗剪切性能、滤失性能和岩心伤害性能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压裂液性能优越,滤失系数低于10×10-4m/min0.5,破胶液残渣含量低于200 mg/L,对岩心基质伤害率小于10%。说明HPG与PAM复配具有很好的协同增黏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型低损害植物胶压裂液及其在低渗透储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合  肖丹凤 《石油学报》2008,29(6):880-884
为了满足大庆油田低渗透储层压裂增产改造的需要,开发了一种新型低损害植物胶压裂液。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与目前广泛使用的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相比较,新型低损害植物胶压裂液具有聚合物浓度低、破胶液残渣含量少、对地层和裂缝导流能力损害低、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新型压裂液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化学结构与羟丙基瓜尔胶不同,因而其性能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淡宜  陈山玉  刘卫  向福如 《油田化学》2000,17(4):314-317
采用粘度法研究了羟丙基瓜尔胶(HPG)与聚丙烯酰胺(PAM)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和HPG/PAM分子复合型稠化剂的增粘能力及耐老化性和破胶性。结果表明:HPG与PAM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可提高聚合物混合体系的粘度,且HPG/PAM复合体系具有适中的耐老化性和破胶性。分子复合技术为制备综合性能好,性能价格比高的水基压裂液用稠化剂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工合成聚丙烯酰胺和天然植物胶如瓜尔胶等常作为压裂液稠化剂,与瓜尔胶等天然植物胶相比,丙烯酰胺类人工合成稠化剂因其在性能、价格、清洁程度方面更具优势,而在油田压裂作业中广泛使用。对丙烯酰胺类压裂液稠化剂进行了调研,根据聚丙烯酰胺类压裂液稠化剂参与合成的反应单体数目进行了分类(1~5种),总结了丙烯酰胺类压裂液稠化剂的合成方法、合成条件,并对部分反应单体增效原因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在合成时缺少竞聚率测定、缺少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设计等问题,而这可能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该研究可为合成丙烯酰胺类压裂液稠化剂时单体选择、合成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应用》2017,(6):90-92
甘谷驿油田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油井投产及增产措施主要依靠压裂措施。压裂施工使用的压裂液体系以水基低温羟丙基瓜尔胶为主,占90%以上。近年来原油价格持续走低,降本增效成为各油田的主要任务,甘谷驿油田通过降低压裂液羟丙基瓜尔胶的加入浓度,在降低储层改造费用的同时,也降低了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降低了水处理的难度。该体系将羟丙基瓜尔胶的使用浓度由0.35%降低到0.25%,保持压裂液的黏度大于140 m Pa·s。2013年至2016年四年时间压裂措施共计1 600井次,施工压裂平稳,砂比40%~45%,均顺利完成施工,且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介了液态有机硼交联剂SD22的合成和物理特性,发表了用SD22交联的4类6种植物胶(改性魔芋胶、改性田菁胶、改性龙胶、3种改性瓜尔胶)压裂液的配方和80℃粘时数据。这些压裂液粘度适中,保持高粘度时间长,10—12h可彻底破胶。从这些配方中推荐了CT91/SD22压裂液(用于70—90℃井温),详尽研究了推荐配方压裂液的各项性能。通过4个井例,简介了SD22交联羟丙基瓜尔胶、羟丙基田菁胶压裂液在新疆、四川、吉林一些地区50余井次现场应用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海水中瓜尔胶溶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上连续混配海水基压裂液过程中稠化剂溶胀问题,开展了瓜尔胶溶胀性能的研究。考察了瓜尔胶取代基类型、取代度、搅拌速度、瓜尔胶加量、pH值和温度对瓜尔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某海域海水水样矿化度为34440 mg/L,富含Na+、Mg2+、Ca2+和Cl-、SO42-。在常规条件下(20℃、300 r/min、pH=7.5),羧甲基瓜尔胶、羟丙基瓜尔胶(取代度0.30)、羟丙基瓜尔胶(取代度0.15)、未改性瓜尔胶在海水中的溶胀时间分别为25、50、55、60 min,对应的表观黏度分别为63、59、45、23 mPa·s。以羧甲基瓜尔胶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他因素对溶胀性能的影响。优选的配制方案为:搅拌速度400~500 r/min、温度30~40℃、pH值6~7,瓜尔胶加量0.5%以内。溶胀时间能控制在10 min以内,满足连续混配海水基压裂液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压裂返排液成分复杂,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含量难以表征这一特点,以压裂返排液中主剂羟丙基瓜尔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测定体系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方法研究了有机物含量、氯离子含量和氧化处理对其含量表征的影响。结果表明:COD表征压裂液返排液的有机物含量有较大局限性,TOC比COD更适合表征羟丙基瓜尔胶溶液中有机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3-氯-2-羟基丙磺酸钠,瓜尔胶原粉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采用湿法合成了磺酸基羟丙基瓜尔胶.讨论了外加盐、酸度、取代度和不同浓度的瓜尔胶水溶液对磺酸基羟丙基瓜尔胶流变曲线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核磁图谱,XRD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外加盐浓度的增大,表观黏度逐渐减小,表现出明显的聚电解质的通性,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