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是如何对美国与日本两国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的.本尼迪克特研究发现,日本人把羞耻感纳入道德体系,他们注重社会对个体行动的评价,羞耻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本尼迪克特把日本人的这种文化定义为"耻感文化".而与之相对应的以罪为基调的西方罪感文化中,人们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应来做善行.正是这些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国民性.  相似文献   

2.
《菊与刀》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1946年出版的著作。菊本是日本皇家的家徽;刀则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菊与刀》似乎并未简单地从字面含义出发,而是以它来寓示日本人其性格的矛盾性和文化的双重性。此书用心、用细节来描述论证耻感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核心结构;等级制度是日本社会公认的正当的社会结构;并从恩与报恩的社会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对日本文化进行多方位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罪感意识是俄罗斯文学重要的创作母题之一.叶赛宁二十年代创写的许多诗作流露出了浓厚的罪感意识和忏悔情怀,与二十年前的纯洁、宁静的诗风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首先源于他来到城市后的堕落生活,其次也是东正教影响下的俄罗斯罪感文化机制运作的结果.罪感意识的发现使“乡村与城市”的对立成为诗人灵与肉冲突的象征,大自然则具有精神净化和疗伤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整个日本企业文化背景下,以先行研究成果为基础,就日本企业文化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中包括:和魂洋才与和魂汉才、终身雇佣制度与年功序列、还有日本的加班文化等等。为便于对日本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甄选了日本企业文化的代表之一"TOYOTA文化",其中包括TOYOTA文化的三项内容:一、TOYOTA文化的定义;二、TOYOTA文化的生产方式;三、TOYOTA文化的改善活动,对其进行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日本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合而不同,通过对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布局、间意境等方面的比较分析,阐明了日本传统建筑具有:建筑形象简洁、建筑布局讲究不对称、强调象性的园林以及在空间上的精神性等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源在于,与国文化的礼与乐及回归儒道的禅宗的实用主义思想不同的讲究物哀与真实及突显禅的本质的日本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6.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及不合理的既有道德与社会发展趋势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道德主体行为没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加之社会上的歪风邪气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有些大学生荣辱不分、耻感淡化.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耻感“教育与培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美国人最早提出来的,但最早实践者却是日本人。日本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主要对日本企业文化特质做一个解析。  相似文献   

8.
论艾青诗的忧郁美及文化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艾青诗的忧郁情调为切入点,运用美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美学追求及文化成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文章指出艾青诗的忧郁情调是一种由民族忧惠感、个体孤独感和生命悲凉感等多种不同性质与色调的情感整合而成的复合情绪,呈现出一种多层次聚合的结构形态。阐述传达这种复合情绪的艺术策略一一中西合璧的现代象征艺术。在中西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探寻艾青诗忧郁美的文化成因——中国文人的社会政治忧患意识与西方知识者的原罪意识的奇妙结合,由此揭开忧郁诗人那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9.
在肯定了以研究丑文化为中心、独立于传统美学的丑学是人类感性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思考丑文化的真正内涵,并追随西方艺术由现代主义进入后现代主义的历程,揭示丑文化对时装的深刻影响,并着重以几个不同时期的著名时装设计师为例进一步阐述丑文化在时装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组织文化与新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问题。配合文化与逆反文化的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全面分析不同组织文化对新的决策及其制度的反应,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在不同组织文化情况中拟执行新制度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同时可以分析清楚不同组织文化下执行新制度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日本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结构的特征出发,分析其产生的渊源;通过重点阐述日本企业文化的发展状况,来研究其企业文化在华发展与文化摩擦,希望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日本企业文化吸收和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研究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日本企业和日本经济发展的支撑与制约作用。联系我国的实际.认为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很有必要学习和借鉴日本企业文化表现出来的“以人为本”思想、节约精神和忧患意识、学习与创新精神、民族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与经济学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国有企业“是什么”的问题。把国有企业放在我国国情的总体文化背景上,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单位文化现象和国有企业成员的单位人格特征,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刻性,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改造,是从的改造;国有企业改造的艰难性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视觉艺术都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山水画也是通过一定技法、形式来表现与完成,山水画技法丰富多样,不同的技法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技法也能感受到画家的文化心态,文化心态是山水画家综合素养,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源于对传统哲学与艺术的直接感悟,会影响山水画艺术的形式、风格、技法的形成。文化心态与山水形式、技法关系密切,文化心态决定形式、技法的选择,而形式、技法的选择则是文化心态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着重介绍了日本二至三层民宅及家庭结构,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住宅文化是传统与现代并置。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与交流心理研究取向的理论基础、基本假设、研究目标、文化与交流的关系,以及文化定义等方面,论述文化与交流心理研究的几种理论取向,以及不同研究取向的发展脉络。并对国外文化与交流心理的研究取向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探讨不同研究取向之间的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文化与交流心理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从古代到现代樱花一直都是日本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对樱花在日本文学史的地位以及樱花在日本各个阶级的作用来分析日本的独具特色的樱花文化。  相似文献   

19.
马炎  康洁平 《饰》2007,(2):41-42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人们讨论的重点多是跨文化的接触以及频繁接触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西方许多领域的学者已把“西方中的东方”(the East in the west)纳入他们的研究领域中。因此,我们随处可以读到西方人有关中国文化的评论。服饰文化研究者也应学会认识异域文化(the West in the East),本文通过对民族服饰变异实例的研究,探索促成民族服饰变异的文化因素和历史根源,从而揭示文化变迁与服饰变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平感的成因解释,主要有相对剥夺论、结构决定论、文化主义与制度主义4种取向.相对剥夺论认为相对剥夺是社会公平感的来源,结构决定论强调个体的社会结构地位是影响社会公平感的主要因素,文化主义强调文化变量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制度主义侧重于制度因素对社会公平感的作用.实证化、多元化构成了社会公平感研究新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