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现状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迫切需求。总体上构建了一个卫星激光通信的系统.并详细分析了卫星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卫星激光通信性能的因素。最后结合国内外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水平,提出了我国大力发展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和应用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极具潜力的卫星激光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卫星激光通信的优点,分析了其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并对国际和国内卫星激光通信的研究状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国外激光链路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链路中继卫星系统是指以激光波束为媒介,为低轨信息获取类卫星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服务的卫星系统。国外已开展了多次星间、星地激光通信实验,已由强度调制/直接探测通信体制过渡到相位调制/相干解调通信体制,通信速率可达5.6 Gbps。卫星激光通信正向更高通信速率、组网应用、终端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在系统分析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典型星间、星地激光通信实验和中继卫星发展计划的基础上,讨论了激光链路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趋势,总结得到对发展我国激光链路中继卫星系统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4.
卫星激光通信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卫星激光通信近10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阐述,重点介绍了卫星激光通信的在轨实验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已经取得成功的在轨激光通信实验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当前卫星之间的激光通信已发展到接近成熟的第二代,即将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定性分析了大气对上下行激光链路影响的差异,指出上行激光链路稳定性差的原因,明确今后星地激光通信的...  相似文献   

5.
卫星激光通信Ⅰ链路和终端技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刘立人 《中国激光》2007,34(1):3-20
卫星激光通信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国际上已实现高码率、小型化、轻量化和低功耗激光通信终端,全文的第一部分即“链路和终端技术”综述了卫星激光通信的国外进展,介绍了终端的关键技术,讨论了终端设计思想。第二部分(另文)将讨论和介绍卫星激光通信终端地面检测和验证技术。  相似文献   

6.
卫星激光通信技术是目前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光学子系统的优化设计是其重要研究方向。主要介绍了利用衍射光学元件实现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的小型化、集成化和高效化。文中首先简要介绍卫星激光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随后介绍了衍射光学元件在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中的各种可能应用,包括光束整形和分光,光学滤波,防反射镀膜,像差和热差补偿等。给出了一个包含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通信终端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实例,相应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衍射光学元件与传统光学元件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装载实验性激光通信程序包的1400-1b型卫星已从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空气动力站发射成功。该卫星由TRW太空与电子学小组制造,由Delta Ⅱ型火箭运载。这个130亿美元的卫星展示了经济、灵活的TRW的T-130模块卫星总线设计,可应用于同步轨道通信、气象学及行星探测。据国家侦察办公室发言人Art Haubold称,该激光实验的详细情况列为机密。装载激光设备的卫星@余婷  相似文献   

8.
文章详细介绍了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在国外的最新发展状况;阐述了实现卫星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特别对捕获、跟踪、瞄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日本KIRARI卫星与欧空局Artemis卫星于2005年12月9日实现了首次双向光学链路通信。日本共同社称,这是全球首次实现卫星之间的双向激光通信。  相似文献   

10.
国际试验确认卫星线路的性能由日本通讯研究实验室和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组成的一研究组正在进行日本工程试验卫星(ETS-VI)和美国地面站之间的激光通信试验。预计跨越整个1996年的该试验,其目的是检验空间一空间激光通信和地面一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最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新的通信手段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入。空间激光通信正以其通信容量大、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保密性强和不受干扰等其它通信手段无法实现的特点,作为一种比现在使用的微波通信更先进的未来新的空间通信技术,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一、空间激光通信的基本技术 所谓空间激光通信,就是在卫星与卫星之间、空间站与卫星之间、地球站与卫星之间、地球与其它行星之间以及卫星与航天飞机之间等宇宙空间的两个点之间,利用激光进行信息传递。最适合于空间激光通信用的激光,是半导体激光(激光二极管)以及激励激光二极管的钇铝石榴石激  相似文献   

12.
无线激光通信技术根据应用场合分为近地无线激光通信和星际激光通信.近地无线激光通信在地面架设,具有适合在特殊地形、地貌工作,带宽大,无电磁辐射,抗电磁干扰,机动灵活等特点,成为无法敷设光缆场合的有效补充手段.星际激光通信用于卫星之间,卫星与地面之间的信号传输,通信容量大,弥补了微波传输容量的不足,是未来星际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无线激光通信技术根据应用场合分为近地无线激光通信和星际激光通信.近地无线激光通信在地面架设,具有适合在特殊地形、地貌工作,带宽大,无电磁辐射,抗电磁干扰,机动灵活等特点,成为无法敷设光缆场合的有效补充手段.星际激光通信用于卫星之间,卫星与地面之间的信号传输,通信容量大,弥补了微波传输容量的不足,是未来星际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卫星激光通信Ⅱ地面检测和验证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立人 《中国激光》2007,34(2):47-155
星间激光通信终端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运行性能必须事先在地面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模拟检验,因此在研制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的同时必须发展相应的系统性检测和验证平台,主要包括激光通信性能检验、光跟瞄性能检验和光束质量检验。本文综述了卫星激光通信终端检验技术的国外进展,介绍了我们全物理模拟的地面检测验证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卫星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高速和有效,而激光通信设备能满足其需求,因此被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卫星激光通信的在国内外的现状,并且阐述了与之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0523655智能光网络的多域生存性技术研究[刊,中]/崔延军//量子电子学报.—2006,23(3).—420-423(L)自动交换光网络是传送网的发展趋势,而快速高效的生存性是其重要特点。介绍了光网络生存性,重点分析了多域网络和域间路由问题,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实现多域网络的生成性方法。参7 0623656卫星激光通信技术殃状及应用展望[刊,中]/程惠珍//电光系统.—2006,(116).—33-36(D)简单介绍了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迫切需求。总体上构建了一个卫星激光通信的系统,并详细分析了卫星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卫星激光通信性能的因素。最后结合国内外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水平。提出了我国大力发展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和应用系统的建议。参6 0623657光纤系统的使用、维护和测试[刊,中]/程小平//西部广播电视.—2006,(4).—55-56(C2) 0623658 1550nm光传输在“村村通”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刊,中]/魏鸣皋//西部广播电视.—2006,(5).—27-30(C)  相似文献   

17.
星地光通信发展状况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地之间日益增长的高数据率和大通信容量的通信需求,必须用光通信来实现。否则卫星光网与光纤光网之间将形成传输“瓶颈”,限制通信的发展。美国的激光通信演示系统、光通信演示和高速率链路设备、空间技术研究卫星2实验、同步轨道轻量技术实验、火星激光通信演示系统,日本的激光通信实验装置等均对星地光通信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中国也在跟瞄(APT)、光相控阵和新型星地通信等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如何提高跟瞄系统的性能,如何克服空同大气影响,如何将数据传输率提高到每桫吉比特并实现低误码率,如何使卫星与地面光纤网相连将是未来星地光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李锐  林宝军  刘迎春  沈苑  董明佶  赵帅  孔陈杰  刘恩权  林夏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3,52(3):20220393-1-20220393-15
由于激光通信在空间传输中波长短且方向性强,已成为下一代卫星通信与导航的重要手段。激光星间链路的高速率、高带宽、高安全性等特点,可以提供高质量卫星空间通信,同时其还可以提高星间测距的精度,因此,构建激光星间链路成为下一代卫星网络的研究重点之一。文中首先从技术层面介绍激光星间链路的基本组成,主要介绍了卫星激光建链模式、卫星激光信号调制模式及卫星激光载波波长三个重要技术点。从技术到现象,根据不同轨道高度和不同的任务需求,按照发射时间顺序综合调研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典型中高轨和低轨卫星激光通信成果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计划。通过调研,进一步从宏观角度分析出卫星激光通信发展标准化、兼容化、网络化和商业化四个趋势,并从微观角度总结了卫星激光终端弹性化和模块化的发展方向。最后,除了作为通讯手段,展望了星间激光链路用于卫星激光测距的良好前景。通过对激光星间链路的现状、趋势和展望的综合分析,旨在为未来激光星间链路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并为我国未来星间激光通信和测距技术的发展及研究提供方向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卫星激光通信复合轴光跟瞄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卫星激光通信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国际上已实现高码率、小型化、轻量化和低功耗激光通信终端,其中光学跟瞄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是关键技术之一。由粗跟踪系统和精跟踪系统组成的复合轴系统能实现光跟瞄系统的大范围、高精度跟踪任务。对卫星激光通信光学跟瞄系统的特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光跟瞄技术中的扫描、捕获、指向、跟踪过程,综述了复合轴光跟瞄控制系统的国外研究进展。最后对卫星激光通信复合轴光跟瞄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卫星激光通信的特点,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用于卫星激光通信光发射系统的高功率光纤放大器、用于光接收系统的前置光纤放大器的性能参数。给出了高功率光纤放大器和低噪声前置光纤放大器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