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 干法卷曲棉型腈纶油剂JQM-101,是与棉型腈纶干法卷曲工艺配套的油剂,已由上海石化总厂研究院研制成功,并于84年6月26日由有关使用单位通过技术鉴定。 干法卷曲棉型腈纶卷曲度高,集束性好。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油剂配套,还存在纤维手感粗糙、分纤性差、卷曲时会产生并丝和油剂耗量高等问题,不利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研究了国外同类油剂的基础上,经过几十个配方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考核,研制出较为理想的干法腈纶纺丝纺纱油剂,经实践验证其性能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3种不同油剂的组成、性能,分析了油剂对干法腈纶丝束上油率及加工性能的影响。A- 60日本复合油剂的附着性、丝束上油效果、丝束加工性能最好,17-20油剂次之,100国产复合油剂最差。丝束含油率为0.25%~0.45%时,丝束的加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在批林整风运动为强大政治动力的推动下,1973年3月初组成了腈纶纺纱卷油剂一条龙试验协作组,针对腈纶棉型纤维纯纺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成卷困难、花卷蓬松、棉条粗抱合力差、可纺性差、不能纯纺等问题进行了试验,各单位“大力协同”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成功地配制了棉型腈纶油剂,使腈纶棉型短纤维能顺利地进行纯纺加工。  相似文献   

5.
腈纶干法纺丝油剂的国产化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斌 《沈阳化工》1998,27(3):31-33
提出了干法腈纶纺丝油应具备的使用性能标准,通过实验应用性能对比,验证了国产油剂良好的使用性能,为进一步开展工业应用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棉型腈纶油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阳离子季铵盐为抗静电柔软剂 ,与其它醚型、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出棉型腈纶油剂YH -2 0 2。经工业应用 ,该油剂乳液稳定性好、泡沫少 ,纺丝、纺纱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我国腈纶油剂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腈纶的生产及其油剂发展过程和的近况。列出了早期和近期使用的腈纶油剂配方和轮廓配方。对90年代新的引进腈纶油剂国产化进程做了叙述。提出今后油剂发展应用创新之路的作者观点。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干法腈纶纺丝油剂应具备的使用性能标准,通过实验室应用性能对比,验证了国产油剂良好的使用性能,为进一步开展工业应用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7月初,齐鲁石化腈纶厂新产品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微细旦腈纶在小批量生产后,首次成功用于成衣试纺。微细旦腈纶短纤维是应用该厂2012年研发的高倍拉伸干法工艺技术生产的新产品。该产品兼具棉型纤维柔软性和常规腈纶柔韧性的优点,其织物具有更加柔软的手感、良好的保暖性与吸湿性,同时克服了  相似文献   

10.
许杰文 《当代化工》2002,31(3):142-144
与湿法腈纶纺丝成形工艺相比 ,干法腈纶纺丝成形条件严格 ,成形过程复杂。因此 ,干法腈纶差别化产品远少于湿法腈纶。国内科研单位及干法腈纶生产企业都正在进行干法腈纶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本文在工业装置进行探索开发实验基础上 ,对干法异形腈纶纤维的纺丝成形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分析了纺丝成形规律 ,对进一步开发实验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远红外丙纶高速纺丝油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远红外丙纶的性能特点 ,以聚醚为油剂的主体 ,结合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醚、特殊磷酸酯、具有 C8~ C10 和支链结构引发剂的聚醚和其它类型平滑剂 ,研制出具有良好集束、抗静电、润湿、平滑和耐磨等性能的远红外丙纶高速纺丝油剂 ,应用于纺丝中 ,POY,DTY一等品率分别高于 95%和 85%。  相似文献   

12.
远红外细旦丙纶高速纺丝及变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远红外细旦丙纶高速纺丝工艺对其可纺性、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远红外 PP-POY的变形工艺。结果表明 ,研制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最佳的纺丝工艺条件为 :纺丝温度 2 5 8℃ ,纺丝速度小于或等于 2 5 0 0 m /min,侧吹风温度 18℃ ,速度 0 .4m/s,集束上油位置距喷丝板 92 0 m m ;最佳的变形工艺条件为 :第一热箱温度 14 5~ 14 8℃ ,第二热箱温度 12 5~ 130℃ ,拉伸比 1.5 6~ 1.5 8,D /Y比1.66~ 1.69,变形速度 42 0~ 45 0 m/m in。  相似文献   

13.
对国产 POY油剂 T&K-112 8与德国进口油剂 K10 5在 POY,DTY的生产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 ,探讨了油剂耐热性和 DTY加工过程中的白粉情况。试验证明 ,T&K-112 8涤纶高速纺油剂与 K10 5油剂性能相似 ,且可纺性好 ,产品满卷率及一等品率均较高 ,能满足高速纺丝的要求 ,且价格低廉 ,能大大降低涤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高速纺丝油剂用聚醚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高速纺丝油剂用聚醚的合成方法。微量水分是聚合过程中产生副产物并影响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因素,高沸点和中等沸点引发剂可采用升温结合抽真空的办法除水;低沸点引发剂则采用先合成R-xEO/yPO结构的中间体,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在400左右,使其“沸点”升高,然后再脱水、聚合的分步合成工艺。为了减少油剂在热板上的结焦,聚醚应选用碳链长度较短的饱和C4~C12的醇或酸为引发剂,并采用共结晶工艺除去聚醚中残留的钾离子  相似文献   

15.
张汇 《合成纤维工业》2001,24(6):405-407
探讨锦纶 6POY油剂特性 ,并用相关理论分析了 POY含油率对 DTY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 :只有当 POY含油率适中时 ,才能有效控制 DTY加工中的“雪花”量 ,减少 DTY断头率且 POY含油率与上油均匀性均对 DTY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用 F -5 82油剂生产 90 dtex/2 4f锦纶 6POY的最佳上油条件为含油率 0 .45 %± 0 .0 5 %。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FDY油剂的性能和使用条件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国产FDY油剂的耐热性能接近同类进口油剂,且纺丝过程中可纺性、上染率、产品质量比进口油剂略好。使用油剂时,必须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严格控制水质质量,合理调配油剂浓度为10%~12%,FDY的含油率为0.6%~0.85%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高速纺丝油剂用无规聚醚的起始端基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聚醚 ( EPO)是高速纺丝油剂的重要组分。引发体系中的微量水分影响EPO相对分子质量和起始端基结构 ,进一步影响其使用性能。通过研究真空蒸馏方式、三元共沸反应精馏方式、二元共沸反应精馏方式对不同沸点醇类无规聚醚引发体系水分含量的影响 ,提出了适用于以醇类物质为起始剂的 EPO的起始端基结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涤纶三异丝的结构、性能及生产,从异收缩原理、超喂、空气压力、纺丝速度等方面对三异丝的生产进行了探讨。FDY 与DTY 混纤是三异丝生产的关键工艺,采用最简化的丝路,灵活的上丝方式和不同于常规产品的合网方式可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涤纶三异丝。  相似文献   

19.
合成出了两个系列嵌段聚醚酯热塑性弹性体 4GP-PTMO、2 GT-PTMO。应用 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它们的流变性能 ,结果表明 ,2 GT-PTMO聚合物的表观粘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幅度大于 4GT-PTMO聚合物。结合纺丝试验 ,确定了适合作为弹性纤维原料的聚醚酯的最佳组成为 4GT-PTMO。研究了纤维的力学性能 ,弹性回复 ,发现聚合物的组成、PTMO相对分子质量、纺丝速度、单丝线密度等都是影响弹性回复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以磷酸为活化剂制备粘胶基活性炭纤维 (ACF)的工艺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产品得率、比表面积及柔软性等的影响 ,并对所制样品的吸附和脱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控制合适的磷酸浓度、固液比、浸泡时间、碳化活化温度、碳化活化时间等工艺参数 ,可制得碳化活化得率、比表面积、柔软性和吸附脱附性能等综合性能良好的活性炭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